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4)
2023(14481)
2022(12132)
2021(11183)
2020(9546)
2019(21674)
2018(21207)
2017(41399)
2016(21894)
2015(24242)
2014(23988)
2013(23813)
2012(22303)
2011(19956)
2010(19892)
2009(18196)
2008(17964)
2007(15661)
2006(13624)
2005(12395)
作者
(60944)
(51079)
(50512)
(48050)
(32688)
(24438)
(23411)
(19942)
(19497)
(18074)
(17406)
(17346)
(16072)
(15947)
(15942)
(15761)
(15164)
(14787)
(14711)
(14616)
(12537)
(12523)
(12385)
(11623)
(11501)
(11464)
(11158)
(11107)
(10297)
(9838)
学科
(99907)
经济(99811)
(67148)
管理(64817)
(54057)
企业(54057)
方法(47407)
数学(42847)
数学方法(42440)
中国(28260)
(26626)
(24486)
地方(23198)
业经(20911)
(20214)
(18340)
银行(18325)
(18258)
金融(18257)
(18228)
财务(18183)
财务管理(18142)
企业财务(17507)
(17483)
(17380)
贸易(17370)
(16803)
农业(16800)
技术(14638)
(14151)
机构
大学(309631)
学院(307441)
(133456)
经济(130739)
管理(124889)
理学(107512)
理学院(106426)
管理学(104672)
管理学院(104086)
研究(99958)
中国(80426)
(64490)
(63925)
科学(55682)
财经(51362)
中心(47843)
(47374)
(46908)
(45406)
(45280)
研究所(42301)
业大(41681)
经济学(41369)
北京(40435)
财经大学(38611)
(37839)
经济学院(37468)
师范(37458)
(36739)
(36687)
基金
项目(205551)
科学(164753)
基金(152790)
研究(150927)
(130952)
国家(129846)
科学基金(114582)
社会(99068)
社会科(94243)
社会科学(94221)
基金项目(80464)
(79207)
自然(73928)
自然科(72392)
自然科学(72375)
自然科学基金(71123)
教育(70837)
(66380)
资助(63909)
编号(59950)
成果(47040)
(46968)
(46852)
重点(45560)
(43235)
国家社会(41455)
教育部(41358)
课题(41118)
人文(40419)
创新(40374)
期刊
(144586)
经济(144586)
研究(94735)
中国(62161)
(50266)
管理(47244)
学报(41410)
科学(40228)
(40144)
(38247)
金融(38247)
大学(33651)
学学(31772)
教育(31498)
技术(27809)
农业(27411)
财经(25676)
业经(23550)
经济研究(23440)
(21810)
问题(18512)
统计(16047)
技术经济(15637)
(15438)
理论(15221)
(14841)
商业(14823)
(14494)
国际(13790)
实践(13669)
共检索到46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秋平  
机构投资者能否改善并提高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股价暴跌关系的研究视角,以2001-2012年沪、深A股为样本,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能否发生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持股稳定性与股价暴跌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持股稳定性越高,价值投资动机越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暴跌风险呈倒"U"型关系,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短期交易动机越强;依据"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观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提高,降低和化解管理层因窖藏坏消息而导致的股价暴跌风险,提升股价稳定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杨晓光  叶彦艺  
本文利用2006年至2015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在抑制股价暴涨、暴跌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增加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的发生,而且抑制作用对于暴跌现象更为显著,在股权结构更集中、信息透明度更高及市场波动率更大的股票中更为显著。实证结果丰富了对机构投资者通过发挥监管作用稳定市场的相关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杨晓光  叶彦艺  
本文利用2006年至2015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在抑制股价暴涨、暴跌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增加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暴涨、暴跌的发生,而且抑制作用对于暴跌现象更为显著,在股权结构更集中、信息透明度更高及市场波动率更大的股票中更为显著。实证结果丰富了对机构投资者通过发挥监管作用稳定市场的相关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肖鹏  
本文选择2013~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与过度投资;过度投资中介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能够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对于防范股市崩盘,稳定市场金融秩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冰彬  
本文选取2004~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时期会计稳健性对个股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会计稳健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股暴跌风险,而在货币宽松时期,则恰恰相反。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并非越高越好,公司的会计政策应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高义  
本文研究了在市场和个股不同风险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价暴跌的影响。运用2007-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个股和市场不同风险暴露状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包含的个股信息含量越低、融资融券条件下以及牛市状态中会显著增强投资者情绪与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均衡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因面临信息不对称、股价信息含量少、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缺陷与市场交易状态带来的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异质情绪对未来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鹏程  徐祥兵  
扩大金融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如何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选择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抑制会计稳健性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较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弱。我国机构投资者中,价值投资理念尚未成型,套利投资成为风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刘淳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稳定的影响日益壮大和深远。本文基于2007年6月到2008年12月"赢富"数据库机构投资者的日持仓数据,从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对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暴涨暴跌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是股市暴涨暴跌的助推器。机构投资者的助推行为是由于基金持有人不断申购或赎回带来的被动行为和机构投资者利用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偏差进行主动理性投资行为的叠加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霆  韩淑婷  王龙  
本文以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股市崩盘冲击与个股暴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利用2008年的A股市场崩盘事件以及国内特殊的IPO暂停制度作为自然实验的设计机会,本文发现:(1)在股市崩盘中上市的新股相比较于市场逐渐恢复后上市的新股具有显著更低的暴跌风险;(2)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再次发生股市崩盘时,上述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强化。稳健的研究结果证明股市崩盘冲击会显著降低个股暴跌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股价信息是中小投资者股票市场交易时机选择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沪市A股的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的样本期间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并且在机构高持股组,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论文研究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含量,促进中小投资者实现其投资利益的深入证据,并且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发挥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件,同时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从实体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视角,建立了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传统的单纯使用货币政策的"单支柱调控"与近年来加入宏观审慎管理的"双支柱调控"的宏观经济调节框架下,主要经济变量对资本流动、利率、技术等相关冲击下的反应程度,并进行福利损失比较,以此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引入宏观审慎管理实施"双支柱调控"后,对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效应相对温和,既能够达到一定的宏观政策目标,又能够平抑政策传导波动,显示出宏观审慎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单纯使用货币政策的"单支柱调控"背景下,在宏观经济过快上行方面,往往容易发挥比较显著的政策作用,但同时也非常猛烈;但应对经济下行则政策效应非常有限,甚至在一个相对长的区间趋于无效。福利损失分析结果显示,从发展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双支柱调控"下的福利损失也显著低于单纯货币政策条件下的福利损失,体现了宏观审慎"稳定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消费者因经济波动而损失的福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林超群  
本文以我国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公司信息透明度与个股暴跌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证券分析师关注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低,其个股发生暴跌的风险越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旨在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的新法规的出台,并没有显著减弱信息不透明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环境尚不理想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外替代机制,其对股票的关注大大降低了信息不透明对个股暴跌风险的影响。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股市个股暴跌频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思考如何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透明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代冰彬  岳衡  
本文以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货币政策是否影响个股暴跌风险,以及基金和个股流动性不足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紧缩会显著增加个股的暴跌风险;(2)基金流动性不足和个股流动性不足会显著增加紧缩货币政策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3)其他机构投资者能够缓解紧缩货币政策以及基金流动性不足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本文丰富了股价暴跌风险研究,同时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及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