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3)
- 2023(14622)
- 2022(12803)
- 2021(12034)
- 2020(10117)
- 2019(23102)
- 2018(22771)
- 2017(44685)
- 2016(23871)
- 2015(26419)
- 2014(25498)
- 2013(25107)
- 2012(22735)
- 2011(20356)
- 2010(20285)
- 2009(18558)
- 2008(18259)
- 2007(16178)
- 2006(14086)
- 2005(12362)
- 学科
- 济(93235)
- 经济(93137)
- 管理(78456)
- 业(77509)
- 企(68859)
- 企业(68859)
- 方法(44385)
- 数学(37935)
- 数学方法(37557)
- 财(29297)
- 中国(23513)
- 农(22825)
- 业经(22360)
- 务(20572)
- 财务(20508)
- 财务管理(20478)
- 制(20069)
- 技术(19988)
- 企业财务(19671)
- 学(18638)
- 地方(17628)
- 理论(16322)
- 贸(16177)
- 贸易(16164)
- 易(15681)
- 农业(15106)
- 和(14866)
- 体(14661)
- 银(14435)
- 银行(14394)
- 机构
- 大学(332569)
- 学院(329332)
- 管理(138388)
- 济(132328)
- 经济(129559)
- 理学(120778)
- 理学院(119539)
- 管理学(117712)
- 管理学院(117103)
- 研究(103995)
- 中国(78129)
- 京(69535)
- 科学(62645)
- 财(62428)
- 财经(50625)
- 所(50093)
- 中心(47490)
- 江(46472)
- 业大(46250)
- 经(46193)
- 农(45807)
- 研究所(45514)
- 北京(43733)
- 范(41777)
- 师范(41404)
- 经济学(39363)
- 院(38347)
- 州(38192)
- 财经大学(38091)
- 商学(37623)
- 基金
- 项目(228409)
- 科学(182185)
- 基金(168159)
- 研究(168149)
- 家(145318)
- 国家(144116)
- 科学基金(126288)
- 社会(107905)
- 社会科(102394)
- 社会科学(102367)
- 基金项目(90001)
- 省(88599)
- 自然(82425)
- 自然科(80630)
- 自然科学(80615)
- 自然科学基金(79207)
- 教育(77019)
- 划(73821)
- 资助(68292)
- 编号(67699)
- 成果(54095)
- 创(51241)
- 部(50681)
- 重点(50270)
- 创新(47090)
- 发(47086)
- 课题(45619)
- 教育部(44244)
- 国家社会(44236)
- 人文(43653)
- 期刊
- 济(141142)
- 经济(141142)
- 研究(96370)
- 中国(60365)
- 管理(52574)
- 学报(49066)
- 财(48972)
- 科学(46080)
- 农(40169)
- 大学(37957)
- 教育(35893)
- 学学(35599)
- 融(28489)
- 金融(28489)
- 农业(28134)
- 技术(28101)
- 财经(24620)
- 业经(23170)
- 经济研究(23098)
- 经(20978)
- 图书(17988)
- 问题(17707)
- 科技(17180)
- 技术经济(16968)
- 理论(16184)
- 商业(15148)
- 业(15140)
- 现代(15104)
- 实践(14771)
- 践(14771)
共检索到473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荣华 王良 赵鹭
机构投资者如何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基金网络结构特征的理性预期交易模型,对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证明,非持股基金能够从基金网络中获取上市公司关于创新活动的信息,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和公司进行信息互动。非持股基金的这一活动能够缓解公司经理对创新活动可能拉低股价的担忧,进而激励公司选择高水平创新,也即非持股基金通过“潜在购买”机制发挥了公司治理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创新数据和基金网络结构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预测的非持股基金的“潜在购买”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拥有更高的购买能力和意愿时,“潜在购买”治理效应对公司创新活动有更强的激励效果。基于基金网络结构的增长规律,本文还发现,在“潜在购买”效应背景下,基金网络规模和公司创新活动水平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调整后的持股基金网络规模超过2.4%这一临界值时,公司的创新投入反而下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慧 顾云峰 樊雪迎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IPO抑价 机构投资者 网络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芳 李琴 崔伟
文章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能够缓解公司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并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进而促进公司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制度环境较高的地区、管理层短视程度较低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公司之中。文章深入挖掘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情境,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网络经济后果及公司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积极推动机构投资者利用网络嵌入优势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凡林 吕佳宁 宋云玲
以200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抑制基于签字审计师变更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这种抑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良好的内外部治理环境,因机构投资者类型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因机构投资者稳定性或专注性而发生显著变动。此外,在控制持股比例后,机构投资者数量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上述结果为机构投资者治理成效提供了积极证据,也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培育中长期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歌
提出为鼓励更多创新成果问世,科研评价体系应增设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从理论上阐述以网络结构为视角的结构洞理论和媒介角色分析在测度评价客体创新潜力方面的适用性。以经济学作者为例,实证结构洞约束系数和媒介角色系数作为创新潜力测度指标的实用性。经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总结这两种指标的特性、关系和使用方式,认为这两种指标对于学科、作者、机构等的创新潜力均可测度,并且应配合使用达成综合评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淑萍 缪晴 甦叶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影响机理检验证实,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通过发挥包容效应、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当管理者任期较短、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差与媒体关注程度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的经济效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设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鹏 王丽丽
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能够显著缓解企业创新投资现金敏感性引致的创新不足、抑制企业创新迎合行为引致的创新过度、提高企业创新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在管理层能力较低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以及加强企业治理实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良杰 姜晨 鲁皓
在考虑创新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运用微观扩散模型研究创新扩散。仿真分析表明,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以及创新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共同决定创新扩散的过程。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扩散的程度和速度,即使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很强,也有可能因为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导致创新扩散最终失败;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弱时,偏好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与之相反,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强时,偏好异质性则会抑制创新扩散,且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也会随着复杂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陈飞 王丽丽
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7—2019年上市公司面板的经验证据,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机构投资者网络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在管理层权力较高组及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组更加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网络对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主要源于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通过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缓解了高管的现金“耗散”行为;机构网络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优化超额持现的再次分配并提升企业价值。本文证实了机构网络提升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源自有效的网络治理效应,丰富了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研究和机构网络的后果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力 崔甜伟
本文以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网络位置、公司治理、财务报告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和网络中介位置关键程度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若整个机构投资者网络中基金类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那么它会披露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公司治理在机构投资者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汤劲松 黄少军
在全球范围内 ,大规模机构投资者正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 ,它们过去被忽略的股东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研究显示 ,股东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虽然促进了企业结构调整和 (不良 )资产的剥离速度 ,但并没有显著推进企业的盈利、资本支出以及企业控制权的变化。但在近年 ,投资者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水平在提高 ,股东积极主义在未来将产生更大的效应。在管理层的推动下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 ,但充分发挥投资基金的上市公司治理职能在我国受到许多现实限制。我国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有更迫切的需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佳刚
设计评估市场机制、社会文化、政策体系和社会网络的18个测量项目,利用分层抽样和拦截访问对19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层次回归方法分析市场机制、社会文化、政策体系和社会网络对消费者住房购买行为的影响。社会文化和社会网络对这种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影响,市场机制对这种行为只能产生较弱的作用,而政策体系对这种行为的作用并不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消费者住房购买行为的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市场机制对东部这种行为的作用要高于对西部这种行为的作用,社会网络对西部这种行为的作用要高于对东部这种行为的作用。
关键词:
市场 制度 网络 住房 购买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华 孙宝凤 林天雪 齐莹 谷海霞
[目的/意义]以传播渠道为调节变量,探究网络口碑的传播者特性和传播内容特性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为图书出版行业相关主体进行口碑营销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以传播渠道为调节变量,构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厘清网络口碑与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的关系,并实证检验相关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传播内容(信息)特性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传播者(信源)特性既存在对购买意愿的直接显著影响,也存在以传播内容特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先聪 刘星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