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0)
- 2023(6439)
- 2022(5398)
- 2021(4973)
- 2020(4290)
- 2019(9708)
- 2018(9212)
- 2017(18505)
- 2016(9983)
- 2015(10936)
- 2014(10668)
- 2013(10430)
- 2012(9763)
- 2011(8651)
- 2010(8780)
- 2009(8280)
- 2008(9008)
- 2007(8112)
- 2006(7181)
- 2005(6612)
- 学科
- 济(42892)
- 经济(42828)
- 管理(41083)
- 业(40374)
- 企(37874)
- 企业(37874)
- 方法(22774)
- 财(21589)
- 数学(20044)
- 数学方法(19874)
- 务(17995)
- 财务(17989)
- 财务管理(17964)
- 企业财务(17445)
- 制(10594)
- 业经(8853)
- 农(8351)
- 体(7779)
- 中国(7744)
- 融(7378)
- 金融(7377)
- 学(7102)
- 银(6937)
- 银行(6922)
- 划(6907)
- 体制(6654)
- 行(6409)
- 贸(5963)
- 贸易(5959)
- 易(5788)
- 机构
- 大学(150618)
- 学院(146997)
- 济(61882)
- 经济(60722)
- 管理(60329)
- 理学(52716)
- 理学院(52219)
- 管理学(51450)
- 管理学院(51179)
- 研究(45207)
- 中国(37160)
- 财(35050)
- 京(30177)
- 财经(28230)
- 经(25850)
- 科学(24926)
- 所(22511)
- 财经大学(21551)
- 中心(20919)
- 江(20721)
- 农(20588)
- 研究所(19945)
- 经济学(19229)
- 商学(18829)
- 业大(18822)
- 北京(18777)
- 商学院(18687)
- 经济学院(17516)
- 州(16588)
- 范(16341)
- 基金
- 项目(95609)
- 科学(77511)
- 基金(74636)
- 研究(67239)
- 家(64843)
- 国家(64340)
- 科学基金(56716)
- 社会(45970)
- 社会科(43822)
- 社会科学(43807)
- 基金项目(39737)
- 自然(37935)
- 自然科(37184)
- 自然科学(37173)
- 自然科学基金(36546)
- 省(34373)
- 教育(31200)
- 资助(30746)
- 划(29626)
- 编号(25177)
- 部(22930)
- 重点(21076)
- 成果(20926)
- 教育部(20408)
- 人文(19694)
- 国家社会(19689)
- 创(19584)
- 制(19006)
- 科研(18831)
- 大学(18408)
共检索到215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艺升 罗荣华 朱菲菲
机构投资者在深化我国金融领域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既有文献对其能否在不同情境下进行相机抉择从而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却鲜有探讨。借助我国A股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这一场景,本文发现,在当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偏负面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监督渠道和交易渠道发挥作用,总体上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而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经营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背书效应促进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质押场景以及不同性质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渠道的运用顺序和偏好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股权质押市场良性发展、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权质押 监督渠道 交易渠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张文霞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尚不完善,重融资、轻回报现象严重。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但提高了股票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进一步地,在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之后,检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影响股利政策中起到不同的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资本市场监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金曦 向思琴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质押规模不断增长,质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股权质押问题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越大且送转比例也越高;投资者非理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关系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可能通过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方式迎合非理性炒作者以提升公司股价;高送转监管政策实施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和投资者非理性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减弱,表明政府监管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部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不良动机,还能让投资者在面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时更加谨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行为,而投资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视角,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致使控制权杠杆增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引起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增加,也表明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当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机制较弱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柯艳蓉 李玉敏
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公司期权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利于公司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抑制了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仅加剧了企业过度投资,尤其是面临较差投资机会企业的过度投资,也恶化了企业投资不足,尤其是面临较好投资机会企业的投资不足;对于投资机会较好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增长期权价值影响不显著,而对于投资机会较差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市场化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之间关系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勇 王超 张梓靖
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融资约束 信息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股权质押 控股股东 私利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预测
[作者]
程晨 陈青
为适应新时代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经济政策经历着不断的调整以寻求高质量增长的实现路径。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怎样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微观行为?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制度的有效运行取决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即企业、银行、投资者三者博弈的结果;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并且与其质押程度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资产专用程度和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作为中介变量,解释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股权质押行为影响的传导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霞 魏邓茜 程晨
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避税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国有企业股权质押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在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避税程度更高。研究结论为理解股权质押这一融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避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