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1)
2023(6328)
2022(5096)
2021(5005)
2020(4232)
2019(10060)
2018(9761)
2017(20044)
2016(10532)
2015(11935)
2014(11811)
2013(11346)
2012(10033)
2011(8874)
2010(9100)
2009(8655)
2008(8604)
2007(7624)
2006(6696)
2005(6118)
作者
(28180)
(23229)
(23208)
(22293)
(14991)
(11059)
(10668)
(8904)
(8704)
(8395)
(7922)
(7758)
(7445)
(7321)
(7132)
(7099)
(6973)
(6895)
(6675)
(6658)
(5805)
(5571)
(5567)
(5407)
(5235)
(5231)
(5088)
(4897)
(4622)
(4479)
学科
(45951)
经济(45896)
管理(39240)
(39062)
(36552)
企业(36552)
方法(26773)
数学(24115)
数学方法(23625)
(17197)
(14192)
财务(14159)
财务管理(14139)
企业财务(13712)
业经(9418)
(9387)
中国(9055)
(8977)
理论(8142)
(6878)
(6761)
(6647)
贸易(6642)
技术(6491)
(6457)
(6438)
金融(6437)
(6316)
(6289)
银行(6287)
机构
大学(149416)
学院(149131)
管理(64897)
(61696)
经济(60456)
理学(56871)
理学院(56441)
管理学(55367)
管理学院(55111)
研究(42103)
中国(34474)
(30942)
(30104)
财经(25048)
(22805)
科学(22576)
(20080)
中心(19984)
(19806)
北京(19122)
财经大学(18935)
商学(18407)
商学院(18257)
业大(18058)
经济学(17962)
研究所(17539)
(16694)
(16487)
师范(16360)
(16260)
基金
项目(97823)
科学(78916)
基金(73608)
研究(71270)
(62704)
国家(62225)
科学基金(55861)
社会(46683)
社会科(44487)
社会科学(44473)
基金项目(38312)
自然(37119)
(36775)
自然科(36383)
自然科学(36379)
自然科学基金(35724)
教育(34488)
资助(31556)
(30967)
编号(28758)
成果(23004)
(22488)
重点(21486)
(20622)
教育部(20208)
人文(19794)
创新(19220)
国家社会(19139)
课题(19042)
大学(18930)
期刊
(64408)
经济(64408)
研究(41302)
(26992)
管理(25947)
中国(25540)
科学(18205)
学报(17821)
大学(15083)
(14563)
金融(14563)
学学(14318)
教育(14243)
技术(14223)
(13927)
财经(12684)
经济研究(10992)
(10651)
业经(10006)
农业(9583)
统计(9338)
财会(9092)
(8667)
技术经济(8081)
决策(7759)
问题(7699)
会计(7515)
商业(7291)
国际(7044)
(6982)
共检索到21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严清华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型到投资者主导型的演变过程。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两种典型的模式。以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与在推动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投资人资本主义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近年来,围绕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学者从制度竞争的角度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趋同于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式;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公司治理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制度互补性和政治寻租等原因将使得公司治理全球趋同难以实现。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均不全面。从现实来看,全球公司治理将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趋同,但路径依赖、制度互补性等原因,决定这一趋同只能是相对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李洋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导促进其积极介入公司治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连福  
公司治理不仅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而且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最优选择又是公司治理理论的热点之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两种典型的英美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不断现露出其不足之处,公司治理的相应变革方向也呈现为相互补充的趋同化,其结果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的诱因、迹象以及带来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作伟  田也壮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不仅决定于该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角度,可能最主要决定于其传统文化价值和国家政治制度。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基于“私权力”价值观念和与“私权力”价值观念相对应权力制度传统,同时提倡和追求“公权力”价值和相应的制度机制,以实现公司的“联合性”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李滨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市值比例越来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计量方法研究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专业、信息和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基于CCGINK 2004-2006沪深两市3470家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涛  王广乾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海峰  
文章对影响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司是否有业务联系以及受行政干预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大因素。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对其受行政干预程度的影响,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并为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国力  
通过对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历史考察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目际比较,人们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在公司外部治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和逻辑的过程。中国金融改革应强调发展资本市场,而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将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童卫华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参与途径及经济后果共三个维度对相关国内外理论和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评价。该领域研究进展和新趋势可概括为"三新",即关注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外资、险资等新投资者、通过机构调研影响公司治理的新行为和以公司代理咨询机构的出现为代表的新现象。相比国外研究,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经济后果,今后围绕以上三个新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特别是研究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是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海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显现其内在弊端 ,开始吸取其他模式的有效因素 ,逐渐显现国际趋同和协调发展的趋势。这给中国企业改革带来有益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解秋  陈洁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 ,公司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近年以来上市公司完善其治理结构的行动力度也开始加大。国有股减持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 ,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决策水平开始受到重视 ,一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薪酬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已开始制定并披露。但与此同时 ,我们至今仍没有足够重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市场对公司企业的约束指导作用尚未发挥。因此 ,本文试图从美国机构投资者 90年代以来的公司治理导向的投资策略这一事实出发 ,研讨我国投资机构在未来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应有地位与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