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2)
2023(5550)
2022(4730)
2021(4425)
2020(3827)
2019(8513)
2018(8293)
2017(16173)
2016(8237)
2015(9072)
2014(8293)
2013(8172)
2012(7369)
2011(6494)
2010(6685)
2009(6389)
2008(6628)
2007(6089)
2006(5358)
2005(4738)
作者
(20694)
(17384)
(17308)
(16222)
(11244)
(8188)
(7766)
(6447)
(6326)
(6193)
(5753)
(5737)
(5502)
(5492)
(5217)
(5214)
(5116)
(5094)
(5015)
(4908)
(4115)
(4016)
(4002)
(3984)
(3910)
(3852)
(3850)
(3696)
(3374)
(3286)
学科
(42043)
(40675)
企业(40675)
管理(38854)
(31693)
经济(31653)
(16207)
方法(15536)
技术(14546)
(13787)
财务(13784)
财务管理(13770)
企业财务(13385)
数学(12932)
数学方法(12860)
技术管理(11833)
(8393)
业经(8338)
中国(7695)
(6003)
(6000)
银行(5998)
(5917)
金融(5917)
(5899)
理论(5890)
(5664)
(5515)
(5435)
体制(5346)
机构
大学(112684)
学院(112080)
管理(51755)
(49140)
经济(48251)
理学(45117)
理学院(44782)
管理学(44364)
管理学院(44123)
研究(30376)
中国(26661)
(26158)
(21852)
财经(20506)
(18650)
商学(16606)
商学院(16474)
(16459)
财经大学(15418)
中心(14782)
科学(14557)
经济学(13996)
北京(13804)
(13508)
(13413)
经济管理(12656)
经济学院(12482)
业大(11560)
工商(11483)
研究所(11432)
基金
项目(71376)
科学(59400)
基金(54205)
研究(54192)
(45224)
国家(44819)
科学基金(41645)
社会(36822)
社会科(35154)
社会科学(35146)
基金项目(29427)
(28067)
自然(26947)
自然科(26494)
自然科学(26491)
自然科学基金(26101)
教育(25438)
(22572)
(22011)
资助(20847)
编号(20679)
创新(19313)
成果(16475)
(16409)
(15645)
人文(15311)
教育部(15175)
重点(15173)
(14993)
国家社会(14964)
期刊
(54096)
经济(54096)
研究(34286)
中国(24750)
管理(24044)
(24021)
(13544)
金融(13544)
科学(12340)
教育(11446)
学报(10745)
财经(10716)
技术(10420)
大学(9493)
(9079)
学学(8922)
经济研究(8906)
会计(8835)
业经(8294)
财会(8110)
技术经济(7421)
科技(7414)
(7394)
问题(6072)
(6055)
国际(6018)
商业(5720)
(5566)
现代(5526)
通讯(5406)
共检索到17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丰  代明  
外源冲击导致机构投资者部分持仓公司的股价发生大幅波动,致使其对该类公司关注增加并相应减少对其他公司的关注,进而对关注度降低的公司形成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本文以200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通过减少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削弱减持股份的威慑,进而抑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度下滑公司的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实质性创新上,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该负向影响在公司治理较差、国有产权、顺周期行业以及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抑制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对优化公司创新以及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晗  朱红军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期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以投资者的立即反应和滞后反应为标杆,考察了投资者关注程度对其解读信息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投资者关注程度不足时,对信息的即时解读效率降低,解读滞后增加;反之,当关注程度增加时,即时解读效率提高,解读滞后减少。投资者关注程度所影响的仅仅是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率,从长期来看,不会影响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果。另外,投资者关注在股市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出现有差异的波动,与熊市阶段相比,关注程度对于信息解读的影响作用在牛市阶段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同时,新准则的采用增强了投资者对于信息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速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威  宁博  
企业通过交叉上市引入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可能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少有研究从该视角切入。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探究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相比仅在A股上市的企业,交叉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在区分了交叉上市类型后发现,交叉上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A+H股交叉上市公司;(3)以境内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测度投资者关注的异质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志强  杨高飞  熊海芳  
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关注公司的创新战略方向对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融资活动举足轻重。文章基于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分类号数据,构造衡量公司创新战略差异的创新专注度指标,研究公司创新专注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创新专注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家数越多、持股比例越高。机制分析表明,公司创新专注度越高,其盈利能力越强、破产风险越低,也更易被市场低估,具有更高的盈余意外和超额预期收益以及较低的波动率风险。进一步,使用开放式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股票持仓数据构造了基金持股组合的创新专注度变量和基金业绩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基金组合创新专注度越高基金未来业绩表现越好,说明“聪明钱效应”是机构投资者偏好持有创新专注度较高公司的主要动机。文章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公司创新战略差异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关系,对公司调整创新战略吸引资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向诚  陈逢文  
本文从盈余公告漂移现象出发,检验了公司自身业务的复杂程度对投资者信息处理与投资决策过程的影响。以2002—2015年的A股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当面临注意力约束时,公司业务复杂度显著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盈余信息的关注程度,进而显著影响公司的盈余惯性。较之单一行业公司,业务涉及行业越多、业务收入集中度越低的跨行业公司盈余惯性更强,其盈余滞后反应率显著高出单一行业公司10%以上,且业务复杂度对盈余惯性的这一影响至少将持续两个月;当单一行业公司转变为跨行业公司时,公司盈余惯性显著增强;公司各行业收入增长率离散度越高的跨行业公司盈余惯性越强。本文为完善公司跨行业经营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宏  
投资者有限关注作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非理性偏差,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及经济后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有限关注角度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行为,分析投资者关注与业绩预告以及管理层业绩预告择机之间的关系,探讨管理层如何利用投资者某一特定非理性行为来最终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研究发现投资者有限关注确实会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造成影响。管理层基于此种影响的认识,其业绩预告行为存在择机偏好。公司管理层倾向在投资者关注比较低的时候公布利好预测,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扩大利好业绩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胡奕明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冰  潘琰  
从新媒体披露这一视角研究公司自愿披露及其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梳理了主要新媒体渠道,通过对几十万条信息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对网站、互动平台、微博和微信的接受程度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司分为新媒体接受程度不同的高低两类,发现接受程度高的公司在新媒体上披露了更多信息,获得了更多投资者关注。最后,为公司新媒体披露提供以下启示:公司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披露信息,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应扩大信息披露渠道,丰富披露形式,鼓励和引导公司新媒体披露,增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公平性,提升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效率;还应运用新技术并制定相应披露制度,规范公司新媒体披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春新  赵宇  孙萌  汪博  
有限关注是行为金融学的前沿理论,认为在海量信息情况下,散户投资者的决策是有限理性的,倾向于购买引起自己关注的股票。本文选择中国的限售非流通股解禁这一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事件,同时选择谷歌历史资讯数量这一更准确的投资者有限关注度量指标,发现投资者关注确实会引起股票的正的回报。同时,投资者情绪这一市场范围变量,会通过有限关注这一机制对不同个股的回报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玲   景昕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动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深交所“互动易”平台2011—2021年管理层与投资者问答记录数据,探究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明显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程度高、低碳试点城市的企业,投资者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更易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发明创新。同时,政府补助对投资者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芳  李琴  崔伟  
文章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能够缓解公司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并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进而促进公司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对公司创新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制度环境较高的地区、管理层短视程度较低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公司之中。文章深入挖掘机构投资者网络嵌入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情境,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网络经济后果及公司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积极推动机构投资者利用网络嵌入优势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荣华  王良  赵鹭  
机构投资者如何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基金网络结构特征的理性预期交易模型,对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证明,非持股基金能够从基金网络中获取上市公司关于创新活动的信息,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和公司进行信息互动。非持股基金的这一活动能够缓解公司经理对创新活动可能拉低股价的担忧,进而激励公司选择高水平创新,也即非持股基金通过“潜在购买”机制发挥了公司治理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创新数据和基金网络结构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预测的非持股基金的“潜在购买”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拥有更高的购买能力和意愿时,“潜在购买”治理效应对公司创新活动有更强的激励效果。基于基金网络结构的增长规律,本文还发现,在“潜在购买”效应背景下,基金网络规模和公司创新活动水平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调整后的持股基金网络规模超过2.4%这一临界值时,公司的创新投入反而下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海峰  郭葆春  
从退出威胁视角,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出威胁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在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公司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另外,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局限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在使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理方面,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财富业绩敏感性在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发挥显著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既可为我国机构投资者优化对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新的依据,也为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洪江  夏晖  
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对公司创新投入的解释作用不显著。在考察不同机构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时,发现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公司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对公司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当检验企业创新行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反向影响时,联立回归方程显示公司创新投入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公司创新行为吸引了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的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淑娟  黄晓莺  
笔者以2006年~2008年在深圳上市的1119家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的换手率高、交易量大,机构投资者关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流通市值小的公司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