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6)
- 2023(7575)
- 2022(5985)
- 2021(5311)
- 2020(4708)
- 2019(10343)
- 2018(10151)
- 2017(20327)
- 2016(10651)
- 2015(11742)
- 2014(11646)
- 2013(11970)
- 2012(10942)
- 2011(9400)
- 2010(10168)
- 2009(10359)
- 2008(9938)
- 2007(8874)
- 2006(7892)
- 2005(7626)
- 学科
- 业(76532)
- 企(73991)
- 企业(73991)
- 济(56818)
- 经济(56751)
- 管理(55869)
- 方法(26518)
- 财(24842)
- 业经(24707)
- 务(21669)
- 财务(21666)
- 财务管理(21659)
- 企业财务(20716)
- 数学(19075)
- 数学方法(19020)
- 农(18374)
- 技术(14945)
- 农业(14373)
- 制(13200)
- 策(12801)
- 企业经济(12115)
- 划(12046)
- 经营(11360)
- 体(10935)
- 和(10601)
- 理论(10260)
- 技术管理(10234)
- 体制(9960)
- 中国(9662)
- 决策(9106)
- 机构
- 学院(165552)
- 大学(159106)
- 济(76989)
- 经济(75841)
- 管理(74597)
- 理学(63923)
- 理学院(63498)
- 管理学(63018)
- 管理学院(62711)
- 研究(44568)
- 中国(39887)
- 财(39289)
- 京(31655)
- 财经(30972)
- 经(28149)
- 江(25296)
- 商学(23815)
- 农(23733)
- 商学院(23629)
- 财经大学(22864)
- 经济学(22284)
- 科学(21835)
- 所(21312)
- 中心(20764)
- 经济学院(20272)
- 经济管理(20216)
- 业大(19962)
- 北京(19860)
- 州(19852)
- 农业(18486)
- 基金
- 项目(98891)
- 科学(81463)
- 基金(75521)
- 研究(74669)
- 家(62696)
- 国家(62057)
- 科学基金(57384)
- 社会(50772)
- 社会科(48402)
- 社会科学(48390)
- 基金项目(40098)
- 省(38719)
- 自然(36990)
- 自然科(36302)
- 自然科学(36294)
- 自然科学基金(35765)
- 教育(33248)
- 资助(30680)
- 划(30225)
- 编号(29222)
- 业(29127)
- 创(24479)
- 部(22752)
- 成果(21908)
- 创新(21749)
- 制(21569)
- 人文(20995)
- 国家社会(20866)
- 重点(20746)
- 教育部(20489)
共检索到25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庆 李亚茹 童雯雯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利益相关者支持对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至关重要。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危机企业反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促进了危机企业反转,并且这种促进效应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两条路径的作用而实现的。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属性机构投资者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国有及境内机构投资者对危机企业反转可能性的提升效果更好;在信息传递效率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中,机构投资者对危机企业反转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良 彭子峰
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组成要素,能够凭借其股东身份对企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能对这一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竞争度企业、中西部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仅在高竞争度企业与东部企业中显著;压力抵制型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发挥正向治理效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产生了负面作用,而数字化转型能强化前者的积极效应,弱化后者的消极影响;机构投资者可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实业投资水平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共同持股能够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这一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国鼎 鲁桐
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不同类型企业价值的影响。文章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普遍有正向影响。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民营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要大于国有企业,而区分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程度,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竞争性行业中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比对非竞争性行业要大。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治理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类型 企业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芳 王满
以2013-2018年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会显著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单独调研,联合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联合调研中,相比于关系型调研,常规型调研更有利于推进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和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高管、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限制性股票。文章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至股权激励,并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性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全晶晶 李志远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产生影响,取决于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中能否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及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能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价值。本文区分产权性质,分析不同的产权性质下机构投资者持股给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却并不影响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此外,机构投资者秉持投资回报最大化的理念,更倾向于促进企业的经济责任类项目投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社会责任 产权性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以“国家队”为代表的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帆 张美玲
实体投资与社会产能息息相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提升效果优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从激励、监督和纾困的角度进行影响渠道分析发现,加大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会计稳健性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渠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伟艳 胡士集
“国家队”机构投资者不仅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微观企业经营决策行为。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抑制了企业避税。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高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透明度是“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企业避税的重要渠道“。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审计质量较差的样本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1—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在整体上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角度来看,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相较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有着更为显著和一致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风险承担 异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十根 陈昕彤
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可为缩小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可以识别这一经济后果并仅对实体企业过度影子银行化发挥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影响在产权性质为国有、股权激励强度较大、聘请“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渠道测试显示,降低代理成本,无论是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是第二类代理成本,都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磊 王曼 王春燕 刘丽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体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中未能体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此外,分样本研究发现,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情境因素:在非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绿色创新决策与实践有效施行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红阳 刘金莲 李志军 耿末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也可能与管理层同谋获取短期利益,不利于企业发展。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减少管理层短视行为,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相较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全晶晶
机构股东基于作出进一步投资决策及获取监督收益的动机,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越高,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概率越大,质量越好;分类来看,与企业存在业务依赖关系的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治理表现低于与企业只存在投资关系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可能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其积极治理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文君 李黎
以2012~2021年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影响机制以及经济后果分析。主回归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且在替换变量及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高管理者能力、低融资能力以及高分析师关注度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发挥信息效应、资源效应以及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即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困境以及降低企业内部代理冲突的方式抑制企业杠杆操纵;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