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8)
- 2023(3926)
- 2022(3365)
- 2021(3064)
- 2020(2601)
- 2019(5789)
- 2018(5648)
- 2017(11137)
- 2016(5608)
- 2015(5909)
- 2014(5592)
- 2013(5537)
- 2012(5023)
- 2011(4369)
- 2010(4320)
- 2009(4154)
- 2008(4319)
- 2007(3779)
- 2006(3375)
- 2005(3165)
- 学科
- 济(26742)
- 经济(26716)
- 业(21671)
- 管理(21124)
- 企(20080)
- 企业(20080)
- 方法(15110)
- 数学(13888)
- 数学方法(13831)
- 财(11244)
- 务(9445)
- 财务(9444)
- 财务管理(9441)
- 企业财务(9259)
- 制(6050)
- 业经(4960)
- 融(4724)
- 金融(4724)
- 农(4584)
- 贸(4559)
- 贸易(4558)
- 易(4446)
- 中国(4419)
- 银(4181)
- 银行(4179)
- 体(4148)
- 行(3935)
- 关系(3843)
- 体制(3677)
- 技术(3527)
- 机构
- 大学(81187)
- 学院(80462)
- 济(37293)
- 经济(36667)
- 管理(34549)
- 理学(30244)
- 理学院(30035)
- 管理学(29703)
- 管理学院(29562)
- 研究(22797)
- 财(19320)
- 中国(18918)
- 财经(15811)
- 京(15526)
- 经(14478)
- 财经大学(12041)
- 经济学(11323)
- 商学(11195)
- 商学院(11120)
- 中心(10835)
- 科学(10793)
- 所(10411)
- 经济学院(10308)
- 江(10293)
- 北京(9843)
- 融(9171)
- 研究所(9076)
- 业大(9028)
- 经济管理(8996)
- 金融(8991)
- 基金
- 项目(51701)
- 科学(42373)
- 基金(40172)
- 研究(37751)
- 家(33797)
- 国家(33537)
- 科学基金(30516)
- 社会(25920)
- 社会科(24862)
- 社会科学(24855)
- 基金项目(21636)
- 自然(20198)
- 自然科(19845)
- 自然科学(19841)
- 自然科学基金(19534)
- 省(18954)
- 教育(17721)
- 资助(16439)
- 划(15667)
- 编号(14704)
- 部(12241)
- 人文(11245)
- 教育部(11229)
- 创(10969)
- 重点(10883)
- 国家社会(10728)
- 成果(10687)
- 大学(10442)
- 创新(10256)
- 科研(10171)
共检索到11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林圣越 高亮亮
本文在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对投资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基金持股期限和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现金富余公司过度投资和现金短缺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基金,基金持股可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相比于短线型基金,长线型基金既可抑制现金富余公司的过度投资,又可减缓现金不足公司的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长线型基金可抑制现金富余公司的过度投资,非基金、基金(包括长线型基金和短线型基金)都可减缓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监管层引导机构持股结构优化、机构持股长期化和公司持股机构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现金股利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爱玲 陈金龙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壮大,逐渐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有效地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在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基金持股,基金持股能更有效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并能通过自由现金流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爱玲 陈金龙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壮大,逐渐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从自由现金流视角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有效地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在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基金持股,基金持股能更有效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并能通过自由现金流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鲁光 韩传模
上市公司不分红或少分红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将管理权力理论纳入现金分红治理研究框架,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权力集中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究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力集中公司现金分红的可能性小、支付的现金红利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高管权力集中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抑制高管权力集中产生的代理问题。该研究拓展了我国资本市场现金分红治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股利理论的研究文献。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发挥外部治理作用、逐步完善高管权力制衡机制以及将现金分红水平纳入高管绩效评价体系或写进高管薪酬契约将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以“国家队”为代表的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颖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持股是否会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被投资公司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将机构持股比例三等分,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越可能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进一步验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于信息对称性较好的公司而言,机构持股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公司会更显著。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的治理,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获取,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审计意见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永坚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数据为样本,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与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表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其积极治理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孟庆玺 墨沈微
本文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经营环境、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短期价值显著正相关,与长期价值负相关,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短期价值,但损害了其长期价值;经营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放弃短期价值,更加关注长期价值;相对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的这种角色转变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关键词:
经营环境 机构投资者 公司价值 产权性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远 李海英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遭受利益损失的重要原因,本文以会计盈余质量作为衡量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指标,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机构持股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持股降低了会计盈余质量,没有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机构持股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持股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条件,也为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机构持股 投资者保护 会计盈余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