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2411)
- 2022(10491)
- 2021(9642)
- 2020(8154)
- 2019(17991)
- 2018(17454)
- 2017(34296)
- 2016(18443)
- 2015(20078)
- 2014(19978)
- 2013(19574)
- 2012(17851)
- 2011(15852)
- 2010(15701)
- 2009(14868)
- 2008(15329)
- 2007(13724)
- 2006(11918)
- 2005(11129)
- 学科
- 济(70160)
- 经济(70032)
- 管理(65246)
- 业(63519)
- 企(56056)
- 企业(56056)
- 方法(34688)
- 数学(30709)
- 财(30656)
- 数学方法(30478)
- 务(22269)
- 财务(22244)
- 财务管理(22207)
- 企业财务(21468)
- 制(21026)
- 农(16523)
- 中国(16180)
- 业经(15908)
- 体(14407)
- 银(13926)
- 融(13890)
- 金融(13888)
- 银行(13884)
- 贸(13107)
- 贸易(13103)
- 学(13040)
- 行(12973)
- 易(12812)
- 体制(12448)
- 技术(11917)
- 机构
- 大学(269234)
- 学院(265671)
- 济(111143)
- 经济(108999)
- 管理(103042)
- 理学(89603)
- 理学院(88711)
- 管理学(87374)
- 管理学院(86887)
- 研究(86165)
- 中国(68800)
- 财(59386)
- 京(54321)
- 科学(50779)
- 农(47311)
- 财经(46848)
- 所(43672)
- 经(42800)
- 业大(41021)
- 中心(39957)
- 研究所(39197)
- 江(38732)
- 农业(37430)
- 财经大学(35434)
- 经济学(35088)
- 北京(33645)
- 经济学院(31852)
- 院(30845)
- 州(30434)
- 商学(30330)
- 基金
- 项目(178413)
- 科学(141248)
- 基金(134801)
- 研究(122460)
- 家(119596)
- 国家(118679)
- 科学基金(102289)
- 社会(81444)
- 社会科(77573)
- 社会科学(77550)
- 基金项目(71541)
- 自然(68815)
- 自然科(67351)
- 自然科学(67327)
- 省(67217)
- 自然科学基金(66240)
- 划(57546)
- 教育(56708)
- 资助(55363)
- 编号(45324)
- 部(40841)
- 重点(40046)
- 创(37748)
- 制(36941)
- 成果(36352)
- 创新(35469)
- 科研(35427)
- 教育部(35404)
- 发(35121)
- 国家社会(34941)
- 期刊
- 济(116365)
- 经济(116365)
- 研究(76388)
- 财(51455)
- 中国(49593)
- 学报(47144)
- 农(41122)
- 科学(40354)
- 管理(39889)
- 大学(35843)
- 学学(34625)
- 融(33140)
- 金融(33140)
- 农业(26516)
- 财经(24906)
- 经(21020)
- 经济研究(19584)
- 技术(19432)
- 教育(18926)
- 业经(16954)
- 问题(15262)
- 财会(14788)
- 业(14266)
- 版(14022)
- 贸(13507)
- 国际(12774)
- 会计(12653)
- 理论(12207)
- 业大(12146)
- 技术经济(12052)
共检索到390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彤彤 史永东
以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上市公司债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显著减少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越少;(2)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缓解了债券发行人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从而减少了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3)当机构投资者非独立、持股稳定性较强、机构数量较少以及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对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积极稳定作用,为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王新
以2018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研究发现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力度降低了公司债券契约中包含限制性条款的概率和严格程度,该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通过降低发债公司与外部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成本,对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发挥了降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较低以及社会信任水平较低的制度环境中,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力度对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应用概率和严格程度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刘辰嫣
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研究样本,采用Poisson模型实证检验了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金融发展与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越高,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越多。(2)金融发展越好,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越少。(3)良好的金融发展会削弱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与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4)在两权分离度较高的公司中,管理者不倾向使用约束自身经营决策的限制性条款,而更愿意使用对管理人员经营决策不产生影响,但会减少债券投资者实质损失的限制性条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 王亚琳 邓伟伟
通过选取2013—2015年沪深交易所未到期的半年度公司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验证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要求越小;投资者异质性越大,公司债信用利差也会越大;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债受投资者情绪和异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情绪低落阶段,信用利差对异质性引起的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异质性 信用利差 门槛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戡 刘锦 王素泽
本文基于发行人与投资者博弈视角,研究了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研究表明:(1)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是发行人与投资者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博弈后的结果。(2)在债券发行阶段,发行人设置回售条款的根本目的并非主动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而是为了降低票面利率,控制融资成本;投资者寻求回售条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回售的权利以防范市场利率上行风险。(3)进入回售期,发行人是否上调票面利率主要依据自身财务状况而定,偿债能力弱的发行人一般会上调票面利率,避免投资者行使回售权,从而减轻公司面临的现实偿付压力;投资者是否行使回售权的首要决定因素则是公司的信用风险,而不是票面利率是否低于同期的市场利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陈文鹏
2005年12月,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保险公司购买条件的债券信用级别作出严格限制。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对象仅限于指定的信用级别债券上,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可能因为保险公司能否参与投资导致市场流动性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分析52只发行额度为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市场流动性水平,认为保险公司的参与对提高债券流动性水平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债券投资 市场流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鹏飞 晏艳阳
以2014年1月至12月间信用评级发生调动的27个样本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评级变化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信用评级变化的公司债券会产生显著的负的公告效应,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公司债券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债券剩余期限和无风险利率显著正相关,与股票市场指数、债券流动性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庆保
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上是一个债券和一个转股期权的混合体,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债券性和期权性。可转换债券属于公司债券的一种,可以说是公司债的特殊形式,它的债性体现在它定期支付票息,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郭淑娟
本文研究管理层持股是否对债券投资者有利。通过对2008-2013年证券交易所债券发行数据进行研究,我们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发行担保债券的可能性越低,因为担保债券会对管理层形成监督效应,限制其投机主义的自利行为,导致管理层不倾向于发行担保债券。我们还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债券的发行利差越大,因为管理层持股导致其风险偏好上升,增加了债券投资者的风险。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与管理层持股增加股东利益不同,管理层持股会加剧管理层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持股的管理层会侵犯债券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债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晴
采用2018—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数据,从结论性评价视角探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越积极,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越高。进一步考虑审计能力和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后发现,在被大规模事务所和对客户经济依赖程度较低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更强。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增强了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从而促使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公司债券出具更高的信用评级。从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视角为我国审计报告新准则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其价值由纯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三部分体现,主要由期权价值决定。股价走势决定可转债期权价值,是影响可转债价值的重要因素。可转债具有弱市抗跌、牛市滞后上涨的特性。
关键词:
可转换公司债券 期权价值 投资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李连军
本文从债券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超额控制权对公司债券的影响。通过研究中国2007-2013年交易所上市债券,我们发现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债券的信用评级越低,信用利差越大。而且,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发行人的总体债务水平越高。研究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超额控制权时,发行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对公司融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
关键词:
超额控制权 公司债券 道德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海泉
公司债券的种类繁多,新的券种不断出现,各国债券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这里介绍美国公司债券的主要类型。 1、抵押债券(Mortgage Bonds)。这种债券的债务是用指定的财产来担保的。债券发行后获得的财产也可作为支持债券的抵押物。如果公司有欺诈等行为,债券持有者可以获得这些财产并将它们出卖,以实现对公司债券的要求权。除指定财产外,债券持有者有权对公司未用作抵押的物品提出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