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8)
- 2023(13099)
- 2022(11464)
- 2021(10657)
- 2020(9131)
- 2019(20800)
- 2018(20542)
- 2017(39653)
- 2016(21720)
- 2015(23852)
- 2014(23482)
- 2013(23419)
- 2012(21192)
- 2011(18795)
- 2010(18809)
- 2009(17318)
- 2008(16631)
- 2007(14173)
- 2006(12304)
- 2005(10646)
- 学科
- 济(82361)
- 经济(82266)
- 管理(63678)
- 业(62460)
- 企(53318)
- 企业(53318)
- 方法(42236)
- 数学(36538)
- 数学方法(36216)
- 财(24521)
- 农(20549)
- 中国(20015)
- 学(18315)
- 业经(17984)
- 务(17368)
- 财务(17307)
- 财务管理(17238)
- 企业财务(16533)
- 贸(15225)
- 贸易(15215)
- 地方(15169)
- 制(15068)
- 易(14770)
- 农业(14083)
- 技术(14049)
- 环境(12869)
- 理论(12668)
- 和(12562)
- 审计(12164)
- 融(11959)
- 机构
- 大学(304848)
- 学院(301685)
- 管理(123318)
- 济(116686)
- 经济(114198)
- 理学(108491)
- 理学院(107343)
- 管理学(105513)
- 管理学院(105003)
- 研究(97369)
- 中国(71668)
- 京(64701)
- 科学(62918)
- 财(54082)
- 农(53290)
- 业大(49753)
- 所(49529)
- 研究所(45214)
- 财经(44696)
- 中心(44241)
- 农业(42305)
- 江(41840)
- 经(40798)
- 北京(40044)
- 范(36829)
- 师范(36357)
- 院(35199)
- 州(34305)
- 经济学(33837)
- 财经大学(33657)
- 基金
- 项目(215212)
- 科学(167982)
- 基金(157274)
- 研究(150517)
- 家(139367)
- 国家(138233)
- 科学基金(118400)
- 社会(94442)
- 社会科(89644)
- 社会科学(89616)
- 基金项目(85215)
- 省(83456)
- 自然(80797)
- 自然科(78913)
- 自然科学(78889)
- 自然科学基金(77480)
- 划(70873)
- 教育(68438)
- 资助(64528)
- 编号(60364)
- 重点(47731)
- 成果(46975)
- 部(46921)
- 创(44959)
- 发(43917)
- 科研(42292)
- 创新(41905)
- 计划(40485)
- 课题(40377)
- 教育部(39891)
- 期刊
- 济(119618)
- 经济(119618)
- 研究(84363)
- 中国(54469)
- 学报(54255)
- 科学(46724)
- 农(46368)
- 管理(42510)
- 财(42094)
- 大学(39979)
- 学学(38154)
- 农业(32124)
- 教育(26786)
- 融(24097)
- 金融(24097)
- 技术(22860)
- 财经(21185)
- 经济研究(19947)
- 业经(19640)
- 经(17835)
- 业(16470)
- 科技(15751)
- 问题(15673)
- 版(14828)
- 理论(14744)
- 业大(14364)
- 图书(14303)
- 技术经济(14218)
- 实践(13644)
- 践(13644)
共检索到422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育军 杨昕怡
一、引言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其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通过制衡大股东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通过提名董事和提议罢免董事等方式影响董事会治理;通过提议更换经理人、变更管理层薪酬等方式影响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式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李维安2013)。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育军 杨昕怡
一、引言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其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通过制衡大股东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通过提名董事和提议罢免董事等方式影响董事会治理;通过提议更换经理人、变更管理层薪酬等方式影响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式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李维安2013)。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朝晖
文章以沪深两市2005~200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出发点,根据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特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收费呈U形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审计收费,但当机构投资者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又会导致企业审计收费的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审计收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洁 蒋尧明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5590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会税差异和审计收费的相关性,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税差异和审计收费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会税差异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而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考虑后,会税差异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者持股比例升高而降低;进一步根据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进行区分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关系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
会税差异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审计收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洁 蒋尧明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5590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会税差异和审计收费的相关性,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税差异和审计收费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会税差异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而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考虑后,会税差异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者持股比例升高而降低;进一步根据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进行区分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会税差异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关系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
会税差异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审计收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颖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持股是否会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被投资公司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将机构持股比例三等分,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越可能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进一步验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于信息对称性较好的公司而言,机构持股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公司会更显著。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的治理,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获取,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审计意见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圻 王聪聪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IPO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公司,考虑样本自选择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和声誉越高,IPO审计收费越高;风险投资是否为联合投资,对IPO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在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过程中,盈余管理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不仅拓展了风险投资与审计市场的相关研究,而且验证了风险投资"逐名"动机在审计市场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 审计收费 盈余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文章选取2013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分析、分类回归、截面多元回归等分析了不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总体、基金、其他机构、券商和社保对股价的影响有较高的显著性;基金、券商、保险持股越高越有利于降低价格冲击指数,缩小有效价差,但降低了市场深度,社保和信托作用则正好相反;基金、社保和QFII持股增加使股价波动率增加,不稳定性增加,其他机构、券商、保险与信托则作用相反。国家监管机构须引导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业务创新和开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 证券投资 金融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帆 张美玲
实体投资与社会产能息息相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提升效果优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从激励、监督和纾困的角度进行影响渠道分析发现,加大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会计稳健性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渠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勇
以2005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50强中的3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来检验机构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一期机构持股比例与当期投资者关系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高水平的投资者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其下一期机构持股比例将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关系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旭旦
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且起到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但是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晓莉 刘井建
文章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持股集中度、持股稳定性三个方面归纳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采用Log-it回归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上市后股票购买并持有异常回报率(BHAR),即IPOs长期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稳定性越强,股票上市后的长期绩效越好;而持股比例低、持股集中度高、持股稳定性差的机构投资者也导致了股票长期表现较差。积极型机构投资者对股票长期绩效具有正面的影响。因此,引入积极型机构投资者符合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文章以沪深证券市场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小。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还发现,BETA系数和公司财务风险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盈利水平和独立董事占比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权益资本成本 持股比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根明 邓诗雅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QFII持股表明其更看好该企业的前景,分析师为获取收益将跟进该企业;分析师报告减少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QFII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的薪酬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管理者行为,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本文建立QFII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回归模型,并运用bootstrap中介变量检验法验证了分析师跟进和高管薪酬在QFII持股影响企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公司前十大股东中QFII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QFII持股通过增加公司分析师跟进的数量和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鉴于此,上市公司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以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国家应继续积极实施QFII制度,充分发挥QFII提高企业绩效、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章林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为重要的特征和惯例之一。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在实务中的应用应不断加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以200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越稳健。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稳健性 股权制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