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1)
2023(12230)
2022(10085)
2021(9153)
2020(7875)
2019(17320)
2018(16989)
2017(32617)
2016(17773)
2015(19186)
2014(18198)
2013(18214)
2012(16319)
2011(14290)
2010(14377)
2009(13777)
2008(14170)
2007(12731)
2006(11282)
2005(10219)
作者
(50727)
(42640)
(42314)
(39694)
(27091)
(20467)
(18815)
(16361)
(15921)
(15094)
(14490)
(14079)
(13597)
(13474)
(13217)
(12763)
(12526)
(12521)
(12312)
(12252)
(10626)
(10357)
(10140)
(9662)
(9482)
(9454)
(9411)
(9354)
(8419)
(8341)
学科
(88932)
(82700)
企业(82700)
(78970)
经济(78887)
管理(71100)
方法(37097)
(28926)
数学(28843)
业经(28750)
数学方法(28701)
(24960)
(23254)
财务(23250)
财务管理(23238)
企业财务(22218)
技术(19413)
农业(18477)
(16986)
中国(16653)
(14834)
(14505)
(14349)
贸易(14339)
(13973)
理论(13495)
技术管理(13113)
(13042)
(12947)
企业经济(12571)
机构
学院(255678)
大学(249607)
(112454)
经济(110692)
管理(107678)
理学(93340)
理学院(92513)
管理学(91433)
管理学院(90971)
研究(77925)
中国(63272)
(52361)
(50622)
(48286)
科学(45979)
财经(41971)
业大(39539)
(39176)
(38377)
(38319)
农业(38255)
中心(35789)
研究所(35206)
经济学(33474)
商学(32127)
商学院(31869)
财经大学(31156)
北京(31150)
经济学院(30393)
(30008)
基金
项目(168000)
科学(134789)
基金(125550)
研究(118659)
(110195)
国家(109190)
科学基金(95911)
社会(79390)
社会科(75607)
社会科学(75587)
基金项目(67135)
(66613)
自然(63655)
自然科(62373)
自然科学(62355)
自然科学基金(61397)
(54582)
教育(52927)
资助(50166)
编号(44975)
(41000)
(40693)
创新(37216)
重点(37068)
(36946)
(35474)
国家社会(33300)
成果(33207)
科研(32341)
(32140)
期刊
(123778)
经济(123778)
研究(70318)
中国(46515)
管理(46288)
(45577)
(44118)
学报(38368)
科学(36897)
农业(30157)
大学(29521)
学学(28684)
(25742)
金融(25742)
业经(22605)
技术(22605)
财经(21857)
经济研究(19921)
(19819)
(18841)
教育(16461)
技术经济(16354)
问题(16135)
财会(14090)
商业(13779)
现代(13256)
(13091)
科技(12839)
世界(12587)
(11956)
共检索到37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红阳   刘金莲   李志军   耿末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也可能与管理层同谋获取短期利益,不利于企业发展。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减少管理层短视行为,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相较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帆   张美玲  
实体投资与社会产能息息相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提升效果优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从激励、监督和纾困的角度进行影响渠道分析发现,加大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会计稳健性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渠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陈镜西   苏春  
机构投资者认可企业创新价值是资本市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是创新产出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大、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时,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企业创新产出对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结论揭示了企业创新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内在机制,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决策、监管部门调控投资者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磊  王曼  王春燕  刘丽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体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中未能体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此外,分样本研究发现,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情境因素:在非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绿色创新决策与实践有效施行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钰桓  郭茂蕾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对企业进行积极监督,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国鼎  鲁桐  
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不同类型企业价值的影响。文章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普遍有正向影响。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民营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要大于国有企业,而区分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程度,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竞争性行业中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比对非竞争性行业要大。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治理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全晶晶  李志远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产生影响,取决于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中能否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及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能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价值。本文区分产权性质,分析不同的产权性质下机构投资者持股给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却并不影响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此外,机构投资者秉持投资回报最大化的理念,更倾向于促进企业的经济责任类项目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以“国家队”为代表的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牟绍波   袁红霞   周凌  
机构投资者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高管薪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提升高管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使用Heckman两阶段法、更换变量衡量方式以及滞后两期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企业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颖  陈晔婷  
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着外部监管者的角色,但其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受到诸如机构投资者特性、企业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究竟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一直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Meta分析法对57篇相互独立的中英文实证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促进企业创新行为,并且对于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投入;(2)机构投资者类型、产权属性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国家发达程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并且,国家发达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存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中则不显著。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丰富和细化了资本市场作用于企业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尽可能呈现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行为作用的全貌,得到了相对可靠的结论,对后续研究的深入有启发作用,同时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艾力扎提·吐尔洪  郑惠  
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是衡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有助于理解企业的经济行为。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数据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ESG绩效在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ESG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积极性更高,对ESG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更显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企业规模中,机构投资者、ESG绩效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就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提高企业绿色治理意识、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根明  邓诗雅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QFII持股表明其更看好该企业的前景,分析师为获取收益将跟进该企业;分析师报告减少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QFII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的薪酬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管理者行为,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本文建立QFII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回归模型,并运用bootstrap中介变量检验法验证了分析师跟进和高管薪酬在QFII持股影响企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公司前十大股东中QFII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QFII持股通过增加公司分析师跟进的数量和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鉴于此,上市公司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以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国家应继续积极实施QFII制度,充分发挥QFII提高企业绩效、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伟艳  胡士集  
“国家队”机构投资者不仅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微观企业经营决策行为。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抑制了企业避税。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高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透明度是“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企业避税的重要渠道“。国家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审计质量较差的样本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1—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在整体上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角度来看,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相较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有着更为显著和一致的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