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8)
2023(11115)
2022(9923)
2021(9236)
2020(7900)
2019(18362)
2018(18149)
2017(36122)
2016(19243)
2015(21440)
2014(21302)
2013(21331)
2012(19344)
2011(17290)
2010(16951)
2009(15517)
2008(15220)
2007(13075)
2006(11342)
2005(9859)
作者
(54153)
(44808)
(44513)
(42480)
(28876)
(21498)
(20296)
(17620)
(16984)
(16017)
(15558)
(14959)
(14050)
(13991)
(13838)
(13555)
(13360)
(13287)
(12870)
(12729)
(11078)
(10777)
(10772)
(10137)
(9941)
(9885)
(9852)
(9765)
(8954)
(8716)
学科
(80998)
经济(80904)
管理(59939)
(58703)
(50793)
企业(50793)
方法(43429)
数学(38588)
数学方法(38265)
(23395)
(18510)
中国(18105)
(16841)
财务(16783)
业经(16761)
财务管理(16759)
企业财务(16125)
(14969)
地方(14840)
(13960)
(13852)
贸易(13847)
(13392)
农业(12669)
理论(12393)
技术(12386)
(11883)
(11775)
金融(11774)
环境(11528)
机构
大学(276102)
学院(272227)
管理(116031)
(110802)
经济(108513)
理学(102004)
理学院(101009)
管理学(99502)
管理学院(99011)
研究(83804)
中国(62182)
(57048)
(51707)
科学(50211)
财经(42891)
(40253)
(39189)
业大(39110)
中心(38363)
(38008)
(36705)
研究所(36615)
北京(35984)
(33599)
师范(33320)
经济学(33114)
财经大学(32368)
商学(31418)
商学院(31110)
(30558)
基金
项目(191139)
科学(151635)
基金(141485)
研究(139889)
(121629)
国家(120656)
科学基金(105781)
社会(89052)
社会科(84625)
社会科学(84602)
基金项目(76084)
(72820)
自然(69938)
自然科(68374)
自然科学(68361)
自然科学基金(67154)
教育(64141)
(61307)
资助(59015)
编号(56667)
成果(44826)
(43116)
重点(41418)
(39784)
(38717)
教育部(37747)
课题(37385)
人文(37344)
创新(36974)
科研(36813)
期刊
(113105)
经济(113105)
研究(78607)
中国(43362)
管理(41129)
学报(40166)
(39384)
科学(36989)
(32665)
大学(30916)
学学(29166)
教育(26091)
(24126)
金融(24126)
农业(23007)
技术(22492)
财经(21084)
经济研究(18215)
业经(17816)
(17679)
问题(14723)
理论(14507)
图书(13947)
技术经济(13690)
实践(13347)
(13347)
科技(12520)
商业(12197)
现代(12118)
(11598)
共检索到379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琨  肖星  
近年来,一系列财务危机和舞弊事件的出现,使公司治理成为全球范围内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机构投资者持股等更为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开始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被关联方占用的程度。结果表明,前十大股东中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显著少于其它公司,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与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对公司的经营运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星  胡伟  
以2006—2008年的上证180指数中的15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关联方占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净额为正时,关联方占用与各个解释变量之间表现为不显著的关系。当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净额为负时,关联方占用与大部分解释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关系,此时短期机构投资者与关联方占用仍然表现出不显著的关系,但是长期机构投资者和国外机构投资者与关联方占用表现出显著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旭旦  
本文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且起到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但是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晓莉  刘井建  
文章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持股集中度、持股稳定性三个方面归纳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采用Log-it回归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上市后股票购买并持有异常回报率(BHAR),即IPOs长期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稳定性越强,股票上市后的长期绩效越好;而持股比例低、持股集中度高、持股稳定性差的机构投资者也导致了股票长期表现较差。积极型机构投资者对股票长期绩效具有正面的影响。因此,引入积极型机构投资者符合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章林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为重要的特征和惯例之一。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在实务中的应用应不断加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以200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越稳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钰桓  郭茂蕾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对企业进行积极监督,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志洋  杨万成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稳定市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0年一季度至2012年四季度的样本,从持股比例及其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核心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基金持股比例会增加下一期的股票波动,而基金的增持则会减小下一期股票波动。此外,本文发现基金持股比例及其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本研究为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海峰  胡玉明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是独立的机构投资者并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中占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降低公司代理成本,两者持股比例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和BETA高度显著负相关。而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由于不是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无法发挥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两者持股比例与股权融资成本和BETA系数关系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俊飚  刘明  王志诚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价的影响,探讨机构投资者是否可以减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减少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从而降低增发折价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延喜  杜瑞  高锐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中的作用。首先通过管理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分析发现,当机构持股比例很低时,机构不存在监管意愿,只有当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才会积极地监管盈余管理。其次,以2004-2006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持股比例13.07%是机构投资者是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临界值;盈余管理程度与机构股东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上市公司中机构股东数量的增加,机构的监管效率会下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嘉琳  王满仓  任晓燕  谷婕  杨水利  
选取2003-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QFII持股周期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QFII不同持股周期对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FII短期持股时,奉行财务投资理念,通过买卖价差获取投资收益,不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QFII中期持股时,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但影响作用较微弱;QFII长期持股时,主要奉行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公司治理绩效,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可以为我国引入QFII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嘉贺  刘可  杨竹清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书强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2000~2003年沪市A股为样本,经过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及时性与机构持股比例正相关。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盈余信息及时性强,是吸引机构投资的动因。机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操纵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增强盈余信息真实性,说明机构持股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上市公司的经营更加规范、有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瑶  朱玉杰  胡晓元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