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45)
- 2023(19974)
- 2022(16889)
- 2021(15722)
- 2020(13129)
- 2019(30128)
- 2018(29639)
- 2017(57355)
- 2016(30905)
- 2015(34338)
- 2014(33979)
- 2013(33569)
- 2012(30737)
- 2011(27465)
- 2010(27463)
- 2009(25383)
- 2008(25281)
- 2007(22392)
- 2006(19963)
- 2005(17931)
- 学科
- 济(132994)
- 经济(132856)
- 业(112334)
- 管理(104021)
- 企(100168)
- 企业(100168)
- 方法(58401)
- 数学(47892)
- 数学方法(47330)
- 财(40747)
- 农(37764)
- 业经(37314)
- 中国(34427)
- 务(30114)
- 财务(30036)
- 财务管理(29990)
- 企业财务(28628)
- 地方(28165)
- 农业(26204)
- 制(25818)
- 技术(23261)
- 学(22669)
- 理论(22643)
- 和(22320)
- 贸(22147)
- 贸易(22130)
- 易(21444)
- 划(20341)
- 环境(19699)
- 银(19627)
- 机构
- 学院(437658)
- 大学(434903)
- 管理(179157)
- 济(179080)
- 经济(175387)
- 理学(154086)
- 理学院(152514)
- 管理学(150125)
- 管理学院(149310)
- 研究(140931)
- 中国(109680)
- 京(92430)
- 财(85301)
- 科学(83699)
- 所(69260)
- 财经(67949)
- 农(67610)
- 江(64881)
- 中心(64750)
- 研究所(62199)
- 经(61851)
- 业大(61648)
- 北京(58431)
- 范(55267)
- 师范(54775)
- 经济学(52956)
- 州(52764)
- 农业(52418)
- 院(51590)
- 财经大学(50503)
- 基金
- 项目(290970)
- 科学(231117)
- 研究(215845)
- 基金(212428)
- 家(183084)
- 国家(181448)
- 科学基金(158568)
- 社会(137523)
- 社会科(130397)
- 社会科学(130364)
- 省(113387)
- 基金项目(112537)
- 自然(102617)
- 自然科(100328)
- 自然科学(100307)
- 教育(99116)
- 自然科学基金(98516)
- 划(94353)
- 编号(88326)
- 资助(87209)
- 成果(70579)
- 部(64482)
- 重点(64202)
- 发(63702)
- 创(61940)
- 课题(59831)
- 创新(57280)
- 国家社会(56334)
- 教育部(56045)
- 人文(55299)
- 期刊
- 济(202915)
- 经济(202915)
- 研究(129467)
- 中国(83395)
- 管理(71363)
- 财(69786)
- 农(62210)
- 学报(61974)
- 科学(59803)
- 大学(48736)
- 教育(46567)
- 学学(46073)
- 农业(43077)
- 融(41758)
- 金融(41758)
- 技术(40618)
- 业经(35385)
- 财经(33789)
- 经济研究(31299)
- 经(28993)
- 问题(26067)
- 业(24166)
- 技术经济(23202)
- 现代(21134)
- 财会(20634)
- 商业(20597)
- 理论(20205)
- 图书(19995)
- 科技(19891)
- 版(19506)
共检索到65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鲜华 赵建琴 张扬
机构投资者能否有效监督并参与公司治理,进而有效促进持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选取2010—2021年3526家A股上市公司的25625个年度观测值,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持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展开大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优化内部控制,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促进持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持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经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持有股份,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洁 李忠海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克服因方程联立和变量遗漏所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机构投资者有助于促进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改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报告的评分。(2)基金和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评级质量,且两者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之下,其他非基金类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评级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加快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推动机构投资者规模不断壮大,是我国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善冲 萧淼方 朱颖楠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不同持股期限的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盈余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对企业盈余的持续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制度环境是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外部因素,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积极的发展长期型机构投资者,改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善冲 萧淼方 朱颖楠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不同持股期限的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盈余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对企业盈余的持续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制度环境是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外部因素,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积极的发展长期型机构投资者,改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钰桓 郭茂蕾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对企业进行积极监督,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良 彭子峰
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组成要素,能够凭借其股东身份对企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能对这一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竞争度企业、中西部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仅在高竞争度企业与东部企业中显著;压力抵制型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发挥正向治理效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产生了负面作用,而数字化转型能强化前者的积极效应,弱化后者的消极影响;机构投资者可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实业投资水平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共同持股能够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这一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嘉贺 刘可 杨竹清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机构持股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内生性;(2)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动态跨期作用,当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滞后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内生性;(2)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动态跨期作用,当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滞后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帆 张美玲
实体投资与社会产能息息相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提升效果优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从激励、监督和纾困的角度进行影响渠道分析发现,加大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会计稳健性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的影响渠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靠华 唐琳璐 唐家财
文章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依据Richardson(2006)划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方法将全部样本划分为投资过度样本组与投资不足样本组,研究发现:在投资过度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投资不足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说明机构投资者并不总是追求更高的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需要考虑企业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琳 林志军 刘衍
本文选取2010-2016年沪深两市46家互联网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来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公司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还考虑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在研究中逐一配对选取了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制造业存在显著差异;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显著相关,且呈倒U型;与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显著的影响互联网企业财务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玲玲 王宗军 毛磊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从政府所得贡献率、员工所得贡献率和社会所得贡献率三个方面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并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9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政府所得贡献率、社会所得贡献率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偏好投资于承担了政府和社会责任的公司;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只有基金表现出偏好投资于政府所得贡献率更高的公司。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机构投资者 持股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