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0)
- 2023(11954)
- 2022(10347)
- 2021(9671)
- 2020(8728)
- 2019(20318)
- 2018(20091)
- 2017(40417)
- 2016(22026)
- 2015(25020)
- 2014(25351)
- 2013(25506)
- 2012(23899)
- 2011(21432)
- 2010(21793)
- 2009(20715)
- 2008(21647)
- 2007(19371)
- 2006(16992)
- 2005(15707)
- 学科
- 济(94059)
- 经济(93950)
- 业(71774)
- 管理(70581)
- 企(60327)
- 企业(60327)
- 方法(49754)
- 数学(44359)
- 数学方法(43989)
- 财(34003)
- 务(24833)
- 财务(24801)
- 财务管理(24746)
- 企业财务(23632)
- 中国(23502)
- 农(23296)
- 制(21362)
- 学(18888)
- 业经(18606)
- 贸(17992)
- 贸易(17983)
- 易(17531)
- 银(17106)
- 银行(17064)
- 融(16012)
- 金融(16010)
- 行(15897)
- 农业(15472)
- 地方(14411)
- 体(13825)
- 机构
- 大学(331562)
- 学院(327785)
- 济(137392)
- 经济(134467)
- 管理(128747)
- 理学(110351)
- 理学院(109216)
- 管理学(107564)
- 管理学院(106925)
- 研究(105029)
- 中国(84249)
- 财(72639)
- 京(69201)
- 科学(61948)
- 财经(57006)
- 所(54364)
- 农(52809)
- 经(51567)
- 中心(49704)
- 江(48352)
- 研究所(48251)
- 业大(46407)
- 北京(44016)
- 经济学(42620)
- 财经大学(42292)
- 农业(41817)
- 范(39204)
- 州(39140)
- 经济学院(38897)
- 师范(38785)
- 基金
- 项目(206238)
- 科学(162095)
- 基金(152525)
- 研究(148214)
- 家(132417)
- 国家(131365)
- 科学基金(112593)
- 社会(94383)
- 社会科(89620)
- 社会科学(89594)
- 基金项目(80289)
- 省(78154)
- 自然(73873)
- 自然科(72197)
- 自然科学(72175)
- 自然科学基金(70986)
- 教育(68964)
- 划(66426)
- 资助(64910)
- 编号(60271)
- 成果(50677)
- 部(47823)
- 重点(45979)
- 发(42249)
- 创(41897)
- 教育部(41197)
- 科研(40488)
- 课题(39923)
- 人文(39822)
- 性(39691)
- 期刊
- 济(146118)
- 经济(146118)
- 研究(95114)
- 财(62388)
- 中国(59120)
- 学报(51358)
- 农(45859)
- 管理(45353)
- 科学(44867)
- 大学(38239)
- 学学(36108)
- 融(35495)
- 金融(35495)
- 农业(30535)
- 财经(29478)
- 教育(26647)
- 技术(25401)
- 经(25013)
- 经济研究(24332)
- 业经(22435)
- 会计(20307)
- 问题(20069)
- 财会(18713)
- 贸(18030)
- 理论(17692)
- 统计(17230)
- 业(17178)
- 技术经济(16798)
- 图书(16405)
- 实践(15900)
共检索到489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劲博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企业样本,以及王小鲁、余静文和樊纲(2013)所做的中国分省经营环境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治理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提高了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进一步发现公司所在地的政府治理会强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上述效应仅在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的公司和民营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在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和提高政府效率的背景下,政府治理行为对微观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以及会计盈余信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波 高升好 关馨姣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行为会影响公司业绩和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探讨机构投资者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较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而言,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更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机构投资者年度间的增持行为,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会促使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暂时性盈余,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可见,现阶段我国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实质的积极作用,反而使上市公司增加了更多的短期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颜恩点 李上智 孙安其
基于产能过剩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考察了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能过剩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更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有政商关联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稳健性部分,检验了产能过剩的作用路径;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结论依然稳健。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推动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监管部门加强产能过剩企业的外部治理,分析师警惕产能过剩企业特有的信息风险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分析师盈余预测 信息成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罗进辉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应用Vuong检验研究利润表中列报综合收益是否提高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收益和价格更多地包含净利润信息,综合收益并未有效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1)在大规模以及中、高账面市值比的公司中,股票价格所含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信息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小规模公司中,随着账面市值比增大,综合收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账面市值比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分类监管,重点降低小规模公司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而投资者投资于预期净利润比较高且账面市值比较低的小规模公司能够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刚
以前文献较少涉及审计师、分析师与市场效率的研究。在研究考察审计质量和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高的审计质量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其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结论。继而采用制度环境的分组,发现分析结果在市场化高的地区显著,在市场化低的地区不显著。研究表明,在提高市场信息中介职能发挥的同时,不能忽视更为基础的地区制度环境改善。
关键词:
审计质量 分析师 盈余预测 股价信息含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侃 仝自强
遵循Sloan的经典研究思路,从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差异区分的角度,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的财务分析师高估了所有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其发布的盈余预测虽然能够反映出应计利润的低持续性和现金流量的高持续性,但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操控性应计利润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之间的持续性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高估会显著影响其整体盈余预测准确度,这意味着我国财务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但在应对复杂会计信息时仍显不足。
关键词:
财务分析师 盈余预测 盈余构成 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光国 郭睿
知识经济浪潮中,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无形资产收益存在内在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入手,以2007~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此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显著降低盈余的持续性。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借鉴,并为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等领域提供了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曹思宇 安家鹏
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ESG表现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机制检验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提高信息质量和降低经营风险,进而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积极作用在媒体关注度较低和非明星分析师预测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还能够为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分析师如何完善与利用ESG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玉 李卓
本文以我国2001~200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利用状况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相对较早地解读会计盈余信息,其持股比例越高,盈余宣告后的市场反应越小,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越低。在会计盈余宣告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高低与市场的累计超额回报正相关;而在盈余宣告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市场累计超额回报出现反转。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会计盈余 信息含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书强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2000~2003年沪市A股为样本,经过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及时性与机构持股比例正相关。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盈余信息及时性强,是吸引机构投资的动因。机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操纵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增强盈余信息真实性,说明机构持股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上市公司的经营更加规范、有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媛媛 刘斌
自1995年我国实行房屋预售制度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预收账款占比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种与其他非房地产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预收账款是否有业绩预示作用?是否有投资决策价值?是否被证券投资者所发现和利用?本文首先构造了预收账款所隐含盈余储备指标的计算公式,其次运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995—2010年的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本文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关联交易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较低;相对于交易规模小的公司,关联交易规模越大的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抑制作用。高质量审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盈余持续性。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在关联交易与高质量审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共同作用下,其增量盈余持续性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盈余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资本与盈余持续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监督型基金与盈余质量——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来自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流动性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盈利结构质量、核心盈利能力与盈利持续性——来自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小样本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