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1)
2023(7685)
2022(6681)
2021(6176)
2020(5150)
2019(11414)
2018(11312)
2017(22033)
2016(11592)
2015(12618)
2014(12115)
2013(11686)
2012(10501)
2011(9452)
2010(9718)
2009(9236)
2008(9047)
2007(8180)
2006(7561)
2005(6836)
作者
(29987)
(24906)
(24746)
(23802)
(16099)
(11768)
(11310)
(9427)
(9292)
(9107)
(8286)
(8119)
(7907)
(7831)
(7758)
(7669)
(7506)
(7382)
(7264)
(7083)
(6047)
(5989)
(5961)
(5704)
(5650)
(5578)
(5531)
(5455)
(4901)
(4841)
学科
(43570)
经济(43527)
管理(38684)
(38161)
(33114)
企业(33114)
方法(16542)
(14974)
数学(13925)
数学方法(13725)
(13285)
中国(11932)
(11185)
业经(10924)
(10642)
(10614)
贸易(10609)
(10353)
(10140)
财务(10118)
财务管理(10107)
企业财务(9568)
地方(8636)
农业(8536)
(8247)
银行(8246)
(7906)
(7586)
(7508)
金融(7507)
机构
学院(158690)
大学(153955)
(68147)
经济(66654)
管理(64122)
理学(54633)
理学院(54148)
管理学(53418)
管理学院(53090)
研究(50354)
中国(40452)
(34501)
(30968)
科学(26477)
财经(26455)
(24354)
(23893)
(23857)
中心(23758)
研究所(20979)
(19760)
(19721)
师范(19600)
(19590)
经济学(19577)
北京(19571)
财经大学(19315)
(18514)
商学(18194)
业大(18015)
基金
项目(98503)
科学(79202)
研究(77470)
基金(71579)
(59974)
国家(59424)
科学基金(52496)
社会(49344)
社会科(46892)
社会科学(46884)
(38384)
基金项目(36785)
教育(36098)
编号(33377)
自然(32820)
自然科(32117)
自然科学(32111)
(31794)
自然科学基金(31539)
资助(29470)
成果(27362)
课题(22791)
(22191)
(21630)
重点(21494)
(21147)
项目编号(20935)
(20576)
人文(19940)
教育部(19816)
期刊
(82290)
经济(82290)
研究(50307)
中国(30255)
(27073)
管理(26078)
(19572)
金融(19572)
(18420)
教育(18218)
科学(17885)
学报(16263)
业经(15420)
经济研究(14268)
技术(13387)
大学(13367)
财经(12799)
学学(12569)
农业(12510)
(11003)
(10317)
问题(9777)
国际(9676)
商业(9118)
现代(8222)
技术经济(7557)
(7471)
论坛(7471)
世界(7274)
理论(7143)
共检索到245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孙川  陈鹏程  
本文运用机制设计理论研究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下IPO配售策略。研究表明:在承销商具有自主配售权的条件下,存在一个门槛值,当所有机构投资者揭示的私人信息小于这一门槛值时,将不能获配,新股全部配售给散户投资者;当机构投资者揭示的私人信息大于这一门槛值时,机构投资者获配的数量随私人信息的增强即报价的提高而增加,具体配售数量为满足特定方程的解。同时发现当机构投资者同质预期时,门槛值大于异质预期下的门槛值,说明承销商通过提高获配门槛值对机构投资者合谋进行惩罚,配售方案为机构投资者之间同比例配售。最后,结合中国新股发行实践,分析了IPO配售策略的适用性,说明了自主配售权受限的缺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新建  巫和懋  
国外研究认为在IPO的询价发行机制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生产和价格发现的功能,首日抑价程度可由此被降低,且机构的持股有利于稳定IPO股票的后市运行。但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现:当锁定到期时,机构投资者的短期交易行为活跃;当法人配售IPO股份数量较大时,市场在上市初期和锁定到期时都会对解禁事件做出持续缓慢的负向反应。这意味着法人配售对IPO股票的后市运行没有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在承销商缺乏IPO股票分配权力且发行价格实际受到核准控制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发现功能受到限制,截面回归进一步证实中国IPO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而锁定制度限制了上市初期可交易资产的数量,这将导致更高的上市初期交易...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琦  薛爽  
2014年初,券商被赋予了IPO网下配售的自主权。本文以投资者参加定向增发申购的积极程度来衡量投资者—券商关系,利用自主配售期间投资者参加IPO网下申购和入围数据,研究了券商对支持自己承销业务的关系投资者如何给予"关照"。研究发现,投资者在2013年参加券商承销定向增发申购的次数越多,在2014年初该券商承销的IPO网下配售中,该投资者入围的概率越大。这种正相关关系的存在与券商IPO资源的相对多寡及投资者在定向增发申购中报价积极程度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对关系投资者关照的手段是在网下申购快结束时,将可能的价格区间泄露给关系投资者。本文的实证结果说明,券商自主配售权已成为其对关系投资者投桃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真凤  周孝华  
针对IPO抑价中的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问题,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以机构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推导出机构投资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同质和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抑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时,IPO抑价中只有有意抑价,而无无意抑价;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而抑价中的有意抑价不变、无意抑价增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朱冠东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英文缩写QFII)自2003年引入中国以来,其投资风格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不少中小投资者更是将QFII的投资行为奉为圭臬。但由于QFII信息披露的稀缺性和滞后性,使得QFII和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这有意无意中误导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本文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7~2009年连续10个季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静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和QFII持股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上市公司无法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动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QFII增仓组和QFII减仓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增仓上市公司产生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崇林  张小芹  刘杰  唐殷琪  
本文利用手动整理的中国证监会2014年至2019年共计6年间披露的235例洗售交易案例,实证检验了洗售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洗售交易与股票流动性关系之间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洗售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股票流动性;(2)受操纵股票波动性增加是洗售交易降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渠道,股价波动越大,受操纵股票的流动性越低;(3)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短期机构投资者和分散机构投资者增强了洗售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破坏程度,集中机构投资者降低了洗售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破坏程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李风华  
2 0世纪的后 2 0年 ,以基金为代表的各类外部机构投资者在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比重迅速增大 ,不仅使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导致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保持距离”向“控制导向”的转变。这种转变深刻地变革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使“内部人控制”有所改观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收益。对于我国目前仍存在诸多缺陷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说 ,国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变动及上市公司治理领域的新变化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笔者认为 ,为了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特征 ,需要在坚持实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善存  林千惠  宋殿宇  高雅琴  
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串谋对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的影响,通过对中国IPO市场中两阶段询价制度的分析,构建了存在信息更新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策略模型以及发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串谋行为会影响IPO价格;配售比例、市场信息质量、参与申购人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人信息质量等因素亦会影响IPO价格,从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存在串谋情况下首次公开发行成败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结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毕子男  孙珏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地1996~2006年A股市场IPO样本的研究发现:IPO抑价率与IPO政策变量及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和发行配售,对IPO抑价率的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发行定价效率。总体上看,现阶段中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冰  丁博  赵骅  
创业投资是一种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我国的创业投资同国外相比还很弱小,但已初具规模。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总数已达400多家,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机构数量分别为64、189和144家;三地创业投资管理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欣荣  
全球实体经济的运行趋势和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并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宏观策略在客观的环境改变和机构投资者主观应对上都引起极大关注。中国机构投资者学习和实践全球宏观投资策略的精神和行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毛磊  王宗军  王玲玲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借助EViews工具,检验中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的关系,以考察机构投资者基于企业社会绩效的持股偏好和筛选策略,选取2005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9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对企业社会绩效的持股偏好,在制定持股决策时会考虑企业社会绩效,尤其是近两年的企业社会绩效。进一步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研究表明,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关系的差异性较大,仅有基金表现出类似的持股偏好。机构投资者整体和基金的持股偏好是源于筛选策略的介入,正面筛选策略比负面筛选策略对持股偏好的影响程度更大,即机构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薛宏立  
一、收益率曲线在升息前后的表现不同的时间段,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可能不同,投资策略的判断也会相应不同。 1.升息前: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由于升预期增强,资金将集中在短期投资品种上,导致短期收益率下跌,中长期收益率上升,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2.升息后: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升息后,短期收益率上升较快,中长期收益率虽然有一定上升空间,但由于已经在升息前消化一部分上涨空间,故上升有限,即短期上升、中长期稳定。二、升息前后的投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压低久期,将资金主要投资于1年期短期债券或者央行票据,虽然回避了市场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智章  
基于2004年6月~2011年6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折价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