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4)
2023(10866)
2022(9254)
2021(8326)
2020(7398)
2019(16778)
2018(16352)
2017(32017)
2016(17610)
2015(19493)
2014(19390)
2013(19485)
2012(18110)
2011(16275)
2010(16195)
2009(15263)
2008(15545)
2007(13935)
2006(11869)
2005(10478)
作者
(53558)
(45124)
(45067)
(42771)
(28702)
(21944)
(20514)
(17663)
(16731)
(15889)
(15256)
(14983)
(14230)
(14190)
(14187)
(14035)
(13989)
(13349)
(13102)
(13068)
(11400)
(11150)
(10782)
(10279)
(10121)
(10006)
(9940)
(9917)
(9026)
(8967)
学科
(77768)
经济(77676)
(55665)
管理(54726)
(46532)
企业(46532)
方法(42919)
数学(39044)
数学方法(38809)
(24841)
(18547)
(17686)
财务(17673)
财务管理(17641)
企业财务(16987)
中国(16786)
(15823)
贸易(15823)
(15388)
业经(14833)
(14546)
(14523)
农业(12625)
地方(12402)
(12135)
金融(12133)
(11769)
银行(11717)
技术(11070)
(10982)
机构
大学(264789)
学院(260834)
(110985)
经济(108938)
管理(103244)
理学(90739)
理学院(89782)
管理学(88434)
管理学院(87957)
研究(84591)
中国(63853)
(53389)
科学(52439)
(51846)
(50283)
(43595)
业大(42925)
财经(42696)
农业(40383)
中心(39858)
研究所(39804)
(39029)
(37110)
经济学(34881)
北京(33023)
财经大学(32115)
经济学院(32093)
(30352)
师范(29890)
(29646)
基金
项目(178546)
科学(140641)
基金(133465)
研究(121701)
(118519)
国家(117575)
科学基金(100553)
社会(79708)
社会科(75897)
社会科学(75868)
基金项目(71576)
(68414)
自然(68041)
自然科(66595)
自然科学(66571)
自然科学基金(65482)
(58655)
教育(56410)
资助(54944)
编号(46626)
(40663)
重点(40077)
(37356)
(36654)
成果(36463)
科研(35820)
创新(34990)
教育部(34855)
计划(34240)
大学(33647)
期刊
(110814)
经济(110814)
研究(69540)
学报(47461)
(42925)
(42304)
中国(41866)
科学(40454)
大学(34694)
管理(34646)
学学(33353)
农业(28364)
(25562)
金融(25562)
财经(22077)
技术(19262)
经济研究(18948)
(18729)
教育(17602)
业经(17377)
(15998)
问题(15470)
(13775)
技术经济(13747)
(13396)
统计(13031)
商业(12959)
理论(12266)
(12119)
财会(11857)
共检索到36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被认为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功能,但现有文献缺乏对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关系的分析。利用2001—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信息披露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正面影响,而个人投资者数量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负面影响,说明机构投资者有股利偏好行为,信息披露有强化股利信号的传递功能。实证结果还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比所有权对现金股利有更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曼舒  齐寅峰  
2004年Baker和W 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并进行了经验验证。迎合理论放宽了MM股利无关论中“市场有效性”的假设,提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现金股利政策就应由企业特征决定;如果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就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本文运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采用我国股市1994—2003年数据,计算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并非由企业特征决定,也并不受反映投资者偏好的市场反应的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周青妍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2年我国沪深108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QFII、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影响越显著;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不产生影响。这表明,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只有独立的机构投资才能积极监督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本文从社会网络算法出发,使用Louvain算法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提取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构投资者抱团通过增强其“用手投票”和集体“用脚投票”的能力迫使公司发放红利,还会通过“信号理论”吸引外部资金,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促进股利发放;此现象在代理成本大的公司更明显,两权分离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小青  阮秀云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发放越多的现金股利,且机构投资者越稳定,影响程度越大。半强制分红政策政策实施以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力度变小,但是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稳定性高的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干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减少公司的代理问题,这为相关部门缓解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鹏  
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会引来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文章选取2010—2018年147家"白马股"企业和147家"绩差股"上市企业,利用事件分析法、均值T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短期和长期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企业现金股利上升能提高短期"白马股"股价收益率,同时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绩差股",但未能推动"绩差股"股价上升,长期上现金股利上升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白马股"股票,推动股价上涨,但会导致个人投资者抛售高股利"白马股"和"绩差股"。可见,机构投资者注重价值投资,而个人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带来的盈利模式,更加看重股票价差所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唐现杰  任松涛  
(一)理论简述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对红利的偏好引导了上市公司的红利政策。Baker和Wurgler通过放松MM股利无关论的有效市场假设,构建了红利迎合理论,丰富了行为财务学的研究。迎合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由于心理和制度的原因,某些投资者具有对支付股票股利未知的、随时间变动的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朱凯  沈纯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李亮  李子扬  
本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和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倾向于"用手投票",更有可能向上市公司索取现金股利;(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索取现金红利作为回报的动机越强;(3)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不仅增加现金红利发放的概率,也提高了现金红利发放水平;(4)上市公司可能利用股利政策吸引机构投资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桂兰  许欢  杨亦民  
基于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关系,以及限售股解禁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影响公司股利分配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即衡量机构投资者投机性指标的股票加权流失率每提高1个单位,促使公司实施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的概率对数相应增加86.1%和85.4%;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上市公司选择混合股利的影响相较于股票股利没有显著性差异;限售股解禁事项的发生会加剧投机型机构者通过混合股利和高比例股票股利谋取自身利益的现象,即限售股解禁发挥了调节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桂兰  许欢  杨亦民  
基于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关系,以及限售股解禁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影响公司股利分配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即衡量机构投资者投机性指标的股票加权流失率每提高1个单位,促使公司实施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的概率对数相应增加86.1%和85.4%;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上市公司选择混合股利的影响相较于股票股利没有显著性差异;限售股解禁事项的发生会加剧投机型机构者通过混合股利和高比例股票股利谋取自身利益的现象,即限售股解禁发挥了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