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3)
2023(12361)
2022(10848)
2021(10113)
2020(8627)
2019(19664)
2018(19451)
2017(37692)
2016(20619)
2015(22686)
2014(22390)
2013(22335)
2012(20118)
2011(18069)
2010(17600)
2009(16069)
2008(15608)
2007(13324)
2006(11488)
2005(9706)
作者
(60870)
(50468)
(50086)
(47540)
(32023)
(24369)
(22620)
(19930)
(19147)
(17749)
(17141)
(16917)
(15900)
(15716)
(15508)
(15455)
(15372)
(15025)
(14385)
(14242)
(12791)
(12213)
(11977)
(11405)
(11266)
(11138)
(11129)
(11026)
(10127)
(10069)
学科
(78685)
经济(78598)
管理(60360)
(58504)
(49123)
企业(49123)
方法(39614)
数学(34667)
数学方法(34346)
(22013)
(20263)
中国(18766)
(17823)
业经(17206)
(15301)
财务(15243)
财务管理(15227)
(15098)
贸易(15094)
地方(14784)
(14652)
企业财务(14564)
农业(13866)
(13281)
技术(13061)
环境(12594)
理论(12424)
(12309)
(11333)
银行(11270)
机构
大学(290800)
学院(287619)
管理(117850)
(111468)
经济(109111)
理学(103857)
理学院(102735)
管理学(100935)
管理学院(100450)
研究(94252)
中国(67992)
科学(61669)
(61027)
(52328)
(49024)
业大(48910)
(47652)
研究所(44152)
中心(42604)
农业(41637)
财经(40705)
(39113)
北京(38084)
(37153)
(36009)
师范(35544)
(34122)
经济学(32329)
(32228)
商学(31077)
基金
项目(208202)
科学(162351)
基金(151789)
研究(145356)
(134753)
国家(133657)
科学基金(114174)
社会(90951)
社会科(86262)
社会科学(86236)
基金项目(82320)
(81013)
自然(77872)
自然科(76072)
自然科学(76049)
自然科学基金(74683)
(68965)
教育(65964)
资助(62042)
编号(58245)
重点(46167)
(45115)
成果(45101)
(43561)
(43062)
科研(40731)
创新(40587)
计划(39552)
课题(39047)
大学(38284)
期刊
(113719)
经济(113719)
研究(78823)
学报(52949)
中国(47433)
(45870)
科学(45728)
管理(40509)
大学(38841)
学学(37024)
(35993)
农业(31916)
教育(26682)
技术(22330)
(21888)
金融(21888)
业经(19098)
财经(18960)
经济研究(18547)
(16327)
(16021)
科技(15637)
问题(15007)
业大(14329)
(14294)
图书(14273)
理论(13959)
技术经济(13717)
商业(13002)
实践(12975)
共检索到395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雅洁  
本文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票上市公司资料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本文研究了使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机构投资者呈现正相关的传导机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致使公司对高管形成约束并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张文霞  
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一个突出的治理问题,激发上市公司自治型分红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揭示机构投资者是否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内生动力,以及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才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经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影响不同,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才能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产生正向和相对持续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鲁光  韩传模  
上市公司不分红或少分红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将管理权力理论纳入现金分红治理研究框架,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权力集中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究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力集中公司现金分红的可能性小、支付的现金红利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高管权力集中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抑制高管权力集中产生的代理问题。该研究拓展了我国资本市场现金分红治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股利理论的研究文献。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发挥外部治理作用、逐步完善高管权力制衡机制以及将现金分红水平纳入高管绩效评价体系或写进高管薪酬契约将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靠华  唐家财  蒋艳辉  
以我国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现金分红的影响,并分析检验真实盈余管理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现金分红;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考虑真实盈余管理中介作用的分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在大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以及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分红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金分红是否是异质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价值创造作用,使上市公司绩效提升,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导致上市公司绩效降低;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可能对现金资源不充足的上市公司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从海外资本市场30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现金分红一直是股权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近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并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应有之义"。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与投资者的关注度高度相关,连续高分红上市公司的股票总是会获得较多投资者的青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勇  干胜道  孙宋芝  
本文手工收集了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3年公司在职消费相关数据,构建具体模型实证研究自由现金流量、机构投资者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是引起在职消费的重要因素,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在职消费可能性越大;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对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有适当的制约作用;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在职消费的约束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券商和QFII都与在职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各类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在职消费产生制约作用,但显著性不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被认为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功能,但现有文献缺乏对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关系的分析。利用2001—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信息披露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正面影响,而个人投资者数量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负面影响,说明机构投资者有股利偏好行为,信息披露有强化股利信号的传递功能。实证结果还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比所有权对现金股利有更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勇  干胜道  孙宋芝  
本文手工收集了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3年公司在职消费相关数据,构建具体模型实证研究自由现金流量、机构投资者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是引起在职消费的重要因素,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在职消费可能性越大;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对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有适当的制约作用;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在职消费的约束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券商和QFII都与在职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各类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在职消费产生制约作用,但显著性不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跃文  杨志平  
在短期炒作盛行的中国股市,现金分红政策能否增强投资者的长期信心?利用200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事件和相应的二级市场交易数据,运用时间日历组合法和配对法,我们发现了现金分红可以在长期意义上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证据,在考虑了重大事件影响和变换了基准组合以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为了继续扩大现金分红对于稳定股市的正面影响,促进上市公司制定和执行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鼓励投资者全面认识持续分红股票的投资价值,需要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制定强有力监管规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华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9年~2012年股票市场中机构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偏好有分红的上市公司超过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在分红的上市公司当中,机构投资者对现金分红水平低的公司偏好超过现金分红水平高的公司,但QFII例外偏好现金分红水平高的公司偏好超过现金分红水平低的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和现金分红水平之间负相关;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量的增加,机构偏向于让公司下一期少支付红利;上市公司如果进行恶意分红,机构投资者将减持这些公司的股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