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1)
2023(18017)
2022(15435)
2021(14184)
2020(12085)
2019(27245)
2018(26883)
2017(51543)
2016(28300)
2015(31012)
2014(30301)
2013(30295)
2012(27436)
2011(24353)
2010(24141)
2009(22567)
2008(22591)
2007(19998)
2006(17570)
2005(15533)
作者
(82209)
(68290)
(67956)
(64407)
(43454)
(32760)
(30624)
(26772)
(25752)
(24424)
(23020)
(22999)
(21795)
(21684)
(21279)
(20798)
(20448)
(20411)
(19610)
(19557)
(17283)
(16564)
(16450)
(15550)
(15236)
(15215)
(15143)
(15091)
(13627)
(13497)
学科
(111583)
经济(111451)
(106388)
管理(96608)
(95522)
企业(95522)
方法(52421)
数学(42190)
数学方法(41813)
(37344)
(33557)
业经(33543)
(28147)
财务(28088)
财务管理(28056)
中国(27175)
企业财务(26778)
农业(23482)
技术(22958)
(22318)
(22211)
理论(20422)
(19782)
(19773)
贸易(19768)
地方(19706)
(19195)
(18796)
(17236)
环境(16982)
机构
学院(399116)
大学(397811)
管理(162257)
(158249)
经济(155064)
理学(140698)
理学院(139220)
管理学(137073)
管理学院(136359)
研究(127999)
中国(97931)
(84045)
科学(81177)
(74266)
(72506)
(64559)
业大(63719)
财经(59725)
研究所(58739)
(58498)
中心(58094)
农业(57287)
(54392)
北京(52318)
(48097)
师范(47502)
(46888)
经济学(46485)
(46324)
商学(44469)
基金
项目(272729)
科学(214851)
基金(199311)
研究(194780)
(175318)
国家(173800)
科学基金(149834)
社会(123598)
社会科(117158)
社会科学(117125)
(107413)
基金项目(106535)
自然(99878)
自然科(97611)
自然科学(97585)
自然科学基金(95907)
(89843)
教育(88039)
资助(80462)
编号(77596)
成果(61279)
重点(60661)
(60610)
(59199)
(57428)
创新(55983)
(52971)
课题(52697)
科研(52578)
国家社会(50622)
期刊
(174069)
经济(174069)
研究(112550)
中国(73454)
学报(67691)
(66295)
管理(63428)
(61359)
科学(60768)
大学(50675)
学学(48403)
农业(45439)
教育(37505)
(34420)
金融(34420)
技术(33386)
业经(30644)
财经(29679)
经济研究(27122)
(26412)
(25378)
问题(22541)
技术经济(21242)
科技(21051)
(20081)
现代(18952)
财会(18881)
商业(18641)
理论(17824)
业大(17585)
共检索到579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闻岳春  马志鹏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和价值的双向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是良性循环,即机构投资者能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价值表现,同时被改善治理水平和价值的上市公司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创业板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进行了肯定,也为我国监管机构如何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岚  刘澄  皇甫玉婷  
以我国2009—2012年创业板市场为样本,在实证检验IPOs长期表现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情绪分别考虑,进一步分解两种情绪中的理性和非理性成分,考察对于新股长期表现的影响,得出个人投资者情绪非理性成分反向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理性成分正向影响新股长期表现的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帆  
笔者通过对2009年~2011年创业板公司535个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创业板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明显强于其他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数量和年内变化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受持股比例、长期性关系型投资和机构积极主义论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翔宇  李玉华  叶提芳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创业板中有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和无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的表现差异,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IPO时抑价率较低,在IPO后股票异常回报率较高,验证我国风险投资发挥"核证"、"筛选"和"增值服务"等功能作用。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所参与企业之间市场表现的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内生性;(2)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动态跨期作用,当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滞后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内生性;(2)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与公司绩效存在动态跨期作用,当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滞后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对当期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能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其退出威胁并没有对企业ESG表现产生显著作用;进一步,对于融资约束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只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才能产生治理协同效应。本文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ESG投资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远志  黄承琰  
2014年IPO重启和证监会的"窗口指导"意见出台后,创业板的高超募问题得到缓解。高超募现象的发生和减弱,是否与投资者和拟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有必然联系?当以投资者情绪和盈余管理测度投资者和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强度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外部监管环境等影响因素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与超募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市场投资者情绪与超募程度显著负相关,且两者的非理性行为交叉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采用2010—2014年创业板公司数据,对投资者调研在公司研发投入与R&D资本化选择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投资者调研能够削弱管理层对研发投入进行资本化处理的程度,并且这种作用在内外部监督较弱或业绩压力较大的公司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这说明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抑制管理层通过研发投入资本化实施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珏蓓  李书锋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1年1月-2015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226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发行中介声誉对于IPO融资超募额的影响,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高艺  
IPO溢价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市场中,IPO溢价过高也是我国创业板市场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我国创业板IPO溢价现状,然后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构造代理变量衡量投资者非理性行为,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创业板市场上,IPO溢价率受到换手率、投资者认知偏差、投资者信心程度和投资者所处环境的显著为正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彤  
文章以我国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特征对高管离职套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离职高管持股数与高管离职套现也呈现显著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与高管离职套现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并且主要通过促进公司绿色创新、培育公司伦理文化和增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这三条路径发挥作用;压力抵制型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而压力敏感型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不发挥作用;公司ESG表现提升会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和未来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智  张飞  周孝华  
选取2009~2012年3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IPO样本,构建适用于中文语境的金融语气词库,应用Java算法模型作为文本分析工具,度量招股说明书文本中的不确定语气和负面语气,并实证检验不确定语气和负面语气对IPO抑价、新股波动性和长期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招股说明书中含有更多的不确定和负面语气会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要求更多的风险补偿,也使承销商进一步压低IPO发行价格,进而导致更高的IPO抑价程度;不确定和负面语气会导致更多的投资者意见分歧,并使得新股产生更大的波动性和更加弱势的长期表现。该结果验证了招股说明书不确定和负面语气可以作为IPO事前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权小锋  尹洪英  吴红军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检验了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发现:(1)不管是IPO股价的即期反应还是滞后反应,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均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2)正面媒体报道越多,上市公司在IPO日越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而没有破发,但在IPO之后,其CAR值下降得也更多,这说明媒体的大肆宣传煽动了投资者的情绪,使得上市公司在IPO日获得较好表现,引发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过度反应,以致CAR值在IPO后开始反转;(3)负面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IPO首日的即期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却对IPO公司上市后10个交易日的滞后反应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在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