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1)
- 2023(11950)
- 2022(10112)
- 2021(9394)
- 2020(8210)
- 2019(18352)
- 2018(17881)
- 2017(34432)
- 2016(18058)
- 2015(19709)
- 2014(19051)
- 2013(18688)
- 2012(16511)
- 2011(14355)
- 2010(13805)
- 2009(12563)
- 2008(12206)
- 2007(10133)
- 2006(8404)
- 2005(6907)
- 学科
- 济(72312)
- 经济(72233)
- 管理(61398)
- 业(61362)
- 企(54157)
- 企业(54157)
- 方法(41335)
- 数学(37642)
- 数学方法(37270)
- 财(26092)
- 务(19889)
- 财务(19855)
- 财务管理(19826)
- 企业财务(19132)
- 农(16256)
- 业经(15227)
- 中国(14659)
- 制(13458)
- 贸(13206)
- 贸易(13203)
- 易(12913)
- 技术(12323)
- 学(11485)
- 农业(11244)
- 划(10954)
- 环境(10652)
- 融(10049)
- 金融(10048)
- 地方(9955)
- 和(9896)
- 机构
- 大学(250683)
- 学院(248614)
- 管理(106402)
- 济(104234)
- 经济(102517)
- 理学(94559)
- 理学院(93702)
- 管理学(92195)
- 管理学院(91748)
- 研究(72248)
- 中国(55696)
- 京(48932)
- 财(48800)
- 科学(43991)
- 财经(40742)
- 农(40385)
- 业大(39407)
- 经(37483)
- 中心(35648)
- 所(33978)
- 江(32570)
- 农业(32118)
- 经济学(32049)
- 研究所(31216)
- 财经大学(31072)
- 商学(30199)
- 商学院(29959)
- 经济学院(29420)
- 北京(29194)
- 经济管理(28426)
- 基金
- 项目(182454)
- 科学(145894)
- 基金(138654)
- 研究(124984)
- 家(122320)
- 国家(121377)
- 科学基金(106873)
- 社会(83216)
- 社会科(79376)
- 社会科学(79353)
- 基金项目(74967)
- 自然(73404)
- 自然科(71738)
- 自然科学(71713)
- 自然科学基金(70506)
- 省(69460)
- 划(58950)
- 教育(58363)
- 资助(55889)
- 编号(46675)
- 部(41132)
- 重点(40434)
- 创(39147)
- 创新(36616)
- 科研(36584)
- 发(36320)
- 教育部(36018)
- 国家社会(35487)
- 人文(35078)
- 大学(35021)
共检索到330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申璐
本文基于A-H股的自然实验从市场层面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会因为是大股东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督,使公司绩效提升;相反,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股,会导致公司绩效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机构投资者更关心自身短期收益而频繁用脚投票,公司管理层为避免股价下挫会采用短视投资决策,最终损害公司长期利益而导致公司绩效下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公司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汪佩霞 贾敬全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持股数量和持股份额不断增加,其对持股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角度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这一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情况,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这一作用不显著;在国有企业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都不显著。
关键词:
异质型构投资者 投资效率 产权性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劲松 徐晓伟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至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A股上市公司持股情况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总资产报酬率、还是用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越好;机构投资者之间持股越分散,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越好。这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助于发现和提升公司价值,改善公司财务状况,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股权分散,有助于强化股东之间特别是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防范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对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具有一定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傅强 邱建华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通过选取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有一定的正向反馈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露
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可以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类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以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证券公司为样本,分别检验他们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行动 公司绩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柯剑 谢易颖
选取2009—201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及其持股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还可能产生不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但是,当机构投资者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时,或者在没有重仓持股情况下的相对长期持股行为,反而表现出不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倾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勇
以2005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50强中的3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来检验机构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一期机构持股比例与当期投资者关系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高水平的投资者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其下一期机构持股比例将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关系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现金股利 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晓萍
基于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异质的视角,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否、持股高低和持股期限等多个方面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资本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持股比例较高时机构投资者能有效降低资本成本,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持股比例较低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期限影响其降低资本成本的程度,持股期限越长,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越显著。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投资行为的研究为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角色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证券市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行为 异质 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童明荣 王宗军 王山慧
本文以2012~2014年浙江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影响,同时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浙江省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保障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基金和信托公司并不会影响公司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持股制衡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褚晓瑛 李玉兰 任莉莉
文章以2007—2012年派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利迎合理论对机构投资者偏好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派现力度大的公司对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又导致上市公司较高的股利支付倾向,即股利迎合理论能够解释机构投资者偏好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卢贡珍 吴楠
本文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盈余意外市场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盈余意外能够引起制造业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异常反应现象非但没有抑制,反而会促进这种现象提前发生。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盈余意外 市场反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善民 王媛媛 王彩萍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住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同样发现,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依然显著。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还发现,消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积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微弱负相关。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邬烈岚 徐雯
以A股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存在黏性特征,同时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薪酬黏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上市公司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高于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黏性特征;第二,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黏性,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在完善高管薪酬契约机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抑制高管薪酬黏性方面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优化薪酬契约机制、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一是要优化高管的薪酬结构,提高绩效薪酬所占比重,增强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尤其是长期业绩的敏感性;二是要完善对高管业绩的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考核方式,避免高管短视行为;三是要完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四是要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保障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权利,充分发挥其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桂丽 李小健
自2006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市值日益增加,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治理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选取2007~2011年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存在内生性问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影响力的大小受第一大股东制约,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加强股权制约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农业上市公司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