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0)
2023(2674)
2022(2307)
2021(2040)
2020(1880)
2019(4303)
2018(4185)
2017(8357)
2016(4361)
2015(4783)
2014(4809)
2013(5016)
2012(4599)
2011(3846)
2010(4311)
2009(4237)
2008(4077)
2007(3502)
2006(3213)
2005(3033)
作者
(11755)
(9751)
(9664)
(9556)
(6485)
(4650)
(4602)
(3694)
(3562)
(3536)
(3324)
(3253)
(3125)
(3018)
(2970)
(2891)
(2843)
(2837)
(2806)
(2757)
(2544)
(2459)
(2286)
(2232)
(2226)
(2195)
(2129)
(2077)
(1930)
(1904)
学科
(18311)
经济(18297)
(16051)
管理(15362)
(14572)
企业(14572)
审计(12125)
方法(9738)
(8251)
数学(7895)
数学方法(7855)
(6508)
财务(6501)
财务管理(6436)
企业财务(6296)
各类(5873)
中国(4722)
(4437)
(3677)
金融(3677)
(3438)
业经(3216)
(3099)
银行(3099)
技术(3028)
(2938)
关系(2871)
(2548)
贸易(2538)
地方(2494)
机构
大学(62050)
学院(61014)
(27185)
经济(26619)
管理(26258)
理学(22788)
理学院(22634)
管理学(22410)
管理学院(22296)
研究(17017)
(16441)
中国(15743)
(13324)
财经(13055)
(11844)
财经大学(9839)
(9230)
商学(8581)
中心(8559)
商学院(8535)
(8519)
北京(7888)
科学(7876)
经济学(7803)
会计(7745)
(7342)
经济学院(7004)
经济管理(6785)
研究所(6742)
业大(6423)
基金
项目(37366)
科学(30240)
基金(28798)
研究(27616)
(24398)
国家(24155)
科学基金(21704)
社会(18495)
社会科(17706)
社会科学(17700)
基金项目(15330)
自然(14469)
自然科(14141)
自然科学(14140)
自然科学基金(13890)
(13443)
教育(13185)
资助(12475)
(11037)
编号(11023)
成果(9356)
(9341)
教育部(8542)
人文(8390)
重点(7997)
(7834)
项目编号(7639)
(7559)
大学(7552)
国家社会(7517)
期刊
(29694)
经济(29694)
研究(20621)
中国(16464)
(15414)
管理(9632)
审计(9362)
(7464)
金融(7464)
财经(6516)
学报(6405)
会计(6363)
科学(6251)
财会(5894)
经济研究(5612)
大学(5569)
(5516)
学学(5334)
(4658)
技术(4236)
国际(4002)
(3960)
问题(3840)
通讯(3821)
会通(3818)
业经(3802)
教育(3654)
技术经济(3121)
(3095)
内部(2962)
共检索到98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李月   肖忠意   陈海涛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起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延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抑制了审计延迟,其他条件不变时,受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将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延迟平均降低2.1%。本文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审计师选择是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降低审计延迟的调节机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异质性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广度和调研深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总体而言,本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审计延迟领域的研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田野  陈全  
文章从投资者评价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的经济后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具有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总体正的累计超额回报主要是由晚变更样本的公告信息引起,晚变更公司在变更公告日附近的累计超额回报为正,并且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总体来看,审计师变更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盈利可信度,并且在审计师变更以后,晚变更公司盈利可信度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兵  程六兵  王竹泉  
以2001—2016年中国A股存在逾期借款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延迟披露信息的视角探讨了审计质量问题。结果发现:与企业公开存在逾期借款的前一年相比,审计师更倾向于在逾期当年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提示逾期风险信息,即存在延迟披露行为;分组检验显示该现象只在借款逾期信息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显著; 2006年破产法实施后,审计师延迟披露行为明显减少。这表明在法律风险较低、相关审计准则相对模糊的环境下,审计师并没有及时披露企业的逾期风险信息,降低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是一种低质量审计的体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玄  谢志明  樊雅琦  
国际投资者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其审计信任受何影响,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证检验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更倾向选择国际"四大";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削弱了QFII对国际"四大"的审计信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信任是影响国际客户审计信任的重要因素,高声誉国际"四大"更容易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这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以下启示:国际化不仅要求国内所加强国际声誉建设和品牌管理,也需要会计监管部门加强中国会计制度建设,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参与者的制度认同,帮助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光  陈雨婷  周泽将  
文章以2013—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对审计定价、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海外投资行为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随着企业海外投资程度加大,审计定价越高,审计延迟越长;(2)当企业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海外投资与审计定价的正向关系显著增强,而与审计延迟的正向关系有所缓解;(3)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具有海外投资行为的国有企业面临更高的审计定价,而海外投资与审计延迟的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并无显著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青原  王永海  
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取决于发现和惩罚公司内部人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我们主要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中自利的独立审计师在投资者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即独立审计师负责监督查处公司内部人(企业家)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结果发现,独立审计师因审计失败遭受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企业家因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被查处遭到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公司治理结构越完善,那么项目投资额越高,外部投资者持有的现金流量比例越高,企业家的预期报酬也都越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刘惠  王红建  
本文选用2003-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与股价延迟度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压力抵制型与压力敏感型,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价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与股价延迟度之间呈U型关系,即机构投资者是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还是与公司管理层合谋而被动投票,与其持股比例密切相关;第二,在上市公司两类机构投资者对立共存的情形下,如果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占优时,机构投资者将体现为监督效应,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占优时,机构投资者将体现为被动参与公司治理或者是与管理层合谋的效应。该结果将有利于我们理解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文德  荣莉  
实证研究发现,行业专长机构投资者和行业专长审计师之间存在微妙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证实一方面作为信息中介的行业专长审计师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且行业专长机构投资者有助于强化该治理功效,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行业专长审计师的介入对行业专长机构投资者的治理功能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敏  冯虹茜  张雯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更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机构投资者对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的上述影响在法律保护较差的环境中更加明显。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独立审计的治理环境,进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它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祝小溪  
为了从信息效率的角度考察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分析师跟踪是如何影响审计延迟的,并实证检验两者关系以及信息效率在两者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被分析师跟踪越多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效率越高,审计延迟也就越低。进一步通过对审计质量、产权性质分组发现,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缓解作用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的表现更强。研究结果说明,分析师具备挖掘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专业能力,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越有助于增强该企业特质信息融入股价的程度,从而提高信息效率,而此时,外部审计在被审单位的高信息效率环境下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相对较低,更不易出现审计延迟,同时,在不同的审计质量和产权性质下,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峰  李思成  房振明  
本文以投资者对股票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度与股价延迟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投资者对股票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证明了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水平也是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进入市场参与博弈的知情交易者的数量越多,或非知情交易者数量越少,以及二者同时发生时,股价延迟越严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适当地培育机构投资者及各种中介机构,通过对投资者的合理引导及构建信息环境透明的市场,才能有效缓解价格延迟现象,增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桦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以2008~2012年的违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与影响投资者评价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声誉的审计师不仅能帮助企业减少违规行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劝说客户修改财务报表以避免重大错报的发生;违规程度与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表明违规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负面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对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客户违规产生负面反应,但他们并不关注高声誉审计师客户的违规程度。结论表明,我国大力推行的事务所品牌建设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鹏  宋瑶  樊益中  
资本在市场上的有效配置有赖于公平严格的入市和退市制度,近些年来我国退市制度不断完善,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2012年退市制度变革对审计延迟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退市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审计延迟。机制分析表明,该退市制度有助于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和内部治理水平,降低了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从而说明退市制度从这些途径影响了审计师行为,进而降低了审计延迟。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退市制度对于审计延迟具有更显著的抑制效应。本文从新的角度丰富了审计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提供了审计市场层面的思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尹海员  华亦朴  
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收集整理样本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媒介使用手段和频率,分析其使用新媒介手段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偏好和规律,并分别就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对公司股价延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仍然以传统媒介手段为主,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较低;民营公司以及股权集中度低、规模大、高账面市值比、业务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更偏好使用新媒介手段;投资者关系管理渠道的丰富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股价延迟水平,进一步看,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对股价延迟的影响差异显著,新媒介手段使用水平的提高对降低股价延迟的作用更大。这些结论不仅证明了新媒介手段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