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6)
- 2023(3755)
- 2022(3364)
- 2021(3174)
- 2020(2814)
- 2019(6802)
- 2018(6461)
- 2017(13711)
- 2016(7046)
- 2015(7836)
- 2014(7756)
- 2013(7908)
- 2012(7198)
- 2011(6119)
- 2010(6262)
- 2009(5984)
- 2008(6142)
- 2007(5681)
- 2006(5068)
- 2005(4661)
- 学科
- 济(34073)
- 经济(34030)
- 业(32951)
- 企(30744)
- 企业(30744)
- 管理(30721)
- 方法(18655)
- 财(17514)
- 数学(16853)
- 数学方法(16809)
- 务(14412)
- 财务(14411)
- 财务管理(14396)
- 企业财务(14000)
- 制(9408)
- 银(7103)
- 银行(7092)
- 融(7082)
- 金融(7082)
- 体(6907)
- 行(6701)
- 体制(6408)
- 中国(6213)
- 业经(6196)
- 税(5563)
- 税收(5355)
- 收(5325)
- 公司(5319)
- 农(5100)
- 划(4982)
- 机构
- 大学(101557)
- 学院(99373)
- 济(47244)
- 经济(46466)
- 管理(43651)
- 理学(37798)
- 理学院(37519)
- 管理学(37178)
- 管理学院(36993)
- 研究(28789)
- 财(26647)
- 中国(26532)
- 财经(20983)
- 京(20016)
- 经(19225)
- 财经大学(15943)
- 经济学(14482)
- 商学(14327)
- 商学院(14251)
- 中心(13957)
- 江(13825)
- 所(13642)
- 科学(13594)
- 经济学院(13229)
- 北京(12698)
- 研究所(11783)
- 业大(11101)
- 融(11058)
- 州(11049)
- 经济管理(11049)
- 基金
- 项目(61143)
- 科学(49865)
- 基金(48569)
- 研究(43146)
- 家(41150)
- 国家(40843)
- 科学基金(36925)
- 社会(29950)
- 社会科(28681)
- 社会科学(28676)
- 基金项目(25886)
- 自然(24920)
- 自然科(24450)
- 自然科学(24448)
- 自然科学基金(24076)
- 省(21288)
- 资助(20752)
- 教育(20201)
- 划(17985)
- 编号(15978)
- 部(15189)
- 教育部(13900)
- 人文(13705)
- 重点(13102)
- 成果(12872)
- 创(12712)
- 国家社会(12642)
- 科研(12107)
- 性(12106)
- 大学(12083)
共检索到152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勇 刘龙峰 鄢波
笔者选取沪深两市2003—2014年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对亏损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差异,以及高管激励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影响亏损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对亏损公司未来业绩的正面影响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更强;相对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而言,高管激励会更加明显地减弱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对亏损公司未来业绩的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识别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增持股票动机、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体系、增强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蕙
本文以201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相互作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高管股权激励程度越大,会显著提高企业业绩;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可显著提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业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超 蔡庆丰 陈娇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公司高管的巨额薪酬成为众矢之的。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崛起,市场对机构投资者改进上市公司治理寄予了厚望。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产生积极影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度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线性概率模型、Probit、Logit、Tobit以及OLS等回归方法对机构持股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特别是股权激励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并未有效限制高管股权激励和固定薪酬的增长,对于薪酬设计的改善作用也有待加强,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在中国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高管薪酬 股权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牟绍波 袁红霞 周凌
机构投资者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高管薪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提升高管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使用Heckman两阶段法、更换变量衡量方式以及滞后两期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企业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勇
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2004-2011年(实际的财务数据区间涵盖了2004年到2014年共11年)发生亏损的96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日益频繁出现的政府补助企业的现实背景,结合亏损上市公司特征对高管政治资本、政府补助与亏损公司未来价值三者的关系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亏损公司而言,政府补助行为很普遍,但是获得政府补助(高政府补助金额)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具有抑制作用,亏损公司并未对政府补助这一资源加以正确有效地利用,整体配置效率偏低;高管政治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政府补助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高管政治资本 政府补助 亏损公司未来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勇
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2004-2011年(实际的财务数据区间涵盖了2004年到2014年共11年)发生亏损的96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日益频繁出现的政府补助企业的现实背景,结合亏损上市公司特征对高管政治资本、政府补助与亏损公司未来价值三者的关系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亏损公司而言,政府补助行为很普遍,但是获得政府补助(高政府补助金额)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具有抑制作用,亏损公司并未对政府补助这一资源加以正确有效地利用,整体配置效率偏低;高管政治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政府补助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
关键词:
高管政治资本 政府补助 亏损公司未来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军 陈建英 杜勇
本文首先结合公司价值评估理论和投资者市场情绪理论,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质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演,然后以2003年至2011年九年间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亏损逆转质量、投资者信心与上市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相比,市场化进程较慢地区的上市公司亏损逆转质量对投资者信心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投资者信心对上市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但亏损逆转质量对投资者信心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原 龙瀚
随着薪酬管制办法的陆续出台,高管的薪酬激励效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质疑,高薪是否未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为高管追逐私利的目标值得深入研究。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结合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在职消费三种激励方式,研究高管激励对机会主义效应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加入投资者情绪为调节变量,研究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变化。实证研究发现:显性激励可以显著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真实盈余管理,而在职消费与机会主义效应的真实盈余管理呈U型关系。在投资者情绪偏差的影响下,薪酬的激励效应减弱,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高管迎合投资者期望操纵盈余的程度加大。这表明薪酬契约可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然而,外部投资者的错误定价会使得激励函数发生反向偏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国宇 翟秋玲
激励和监督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重要手段,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管激励对大股东掏空抑制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不仅可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还可以增强高管激励的力度;此外,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抑制大股东掏空的路径,即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高管激励中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丰富公司治理的研究问题,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大股东掏空行为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暄 宋玉
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制约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一个理性的管理者必然会要求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相关,从而弥补自身薪酬的损失。为了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也越高,而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光辉
投资者情绪通过迎合渠道影响公司投资的隐含前提是高管利益与资本市场股价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管薪酬结构中对股价较为敏感的高管持股以及股权激励计划中授予高管的股票期权,并考虑权益激励相对强度,研究权益激励对高管迎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股权激励计划中是否授予股票期权,并不显著影响迎合作用的发挥,而高管持股激励强度对迎合行为存在显著为正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高成长性公司表现更为显著。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计、薪酬结构制度安排以及证券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规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尽量降低投资者情绪及其与权益激励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高管权益激励 公司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勇 干胜道 杜军
以2003~2006年642家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亏损上市公司股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卖壳的可能性、预期重构收益、预期关联方交易收益、预期重组收益、预期政府补贴或税收优惠、债务展期或债务和解、大股东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等题材面因素均与亏损公司股票价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这些"表外信息"是影响亏损上市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亏损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清算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折线(分段线性)相关关系,这证实了"清算期权(或放弃期权)会增加亏损上市公司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
卖壳预期 亏损逆转 盈余反应系数 非线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彭建霞 万可人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