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6)
2023(9438)
2022(8354)
2021(7959)
2020(6961)
2019(16150)
2018(16085)
2017(32144)
2016(17862)
2015(20398)
2014(20867)
2013(20767)
2012(19929)
2011(17934)
2010(18557)
2009(17581)
2008(18157)
2007(16815)
2006(14933)
2005(13766)
作者
(52755)
(44313)
(44033)
(42634)
(28399)
(21216)
(20434)
(17152)
(16573)
(16282)
(14938)
(14869)
(14115)
(14103)
(14088)
(13803)
(13726)
(13134)
(12895)
(12845)
(11090)
(10998)
(10884)
(10088)
(10045)
(10006)
(9981)
(9884)
(9058)
(8981)
学科
(74627)
经济(74542)
管理(54342)
(52841)
(43256)
企业(43256)
方法(34698)
数学(30475)
数学方法(30003)
(23358)
(21779)
中国(19779)
(17248)
(15778)
贸易(15771)
(15346)
(15058)
(14874)
财务(14836)
财务管理(14795)
业经(14700)
(14578)
银行(14552)
地方(14130)
企业财务(14029)
农业(13893)
(13803)
(13189)
金融(13187)
(12754)
机构
大学(264202)
学院(262886)
(110722)
经济(108137)
管理(100145)
研究(89475)
理学(84622)
理学院(83709)
管理学(82154)
管理学院(81654)
中国(72085)
(56080)
(55475)
科学(53151)
(47037)
(44723)
财经(42509)
中心(42251)
(42002)
研究所(41768)
(38236)
业大(37215)
北京(36205)
农业(35119)
(34362)
师范(34056)
(33480)
经济学(33340)
(31278)
财经大学(30999)
基金
项目(160203)
科学(125154)
研究(118344)
基金(115428)
(99151)
国家(98269)
科学基金(83613)
社会(73091)
社会科(69200)
社会科学(69175)
(61941)
基金项目(60112)
教育(55427)
自然(54132)
自然科(52882)
自然科学(52865)
(52491)
自然科学基金(51930)
资助(49790)
编号(49613)
成果(42626)
(36604)
重点(35720)
课题(34325)
(33981)
(32121)
教育部(31415)
(31013)
科研(30819)
大学(30580)
期刊
(128671)
经济(128671)
研究(82044)
中国(53314)
(44932)
(41007)
学报(39209)
管理(36948)
科学(35606)
(31698)
金融(31698)
大学(29696)
教育(28697)
学学(27767)
农业(26977)
技术(22731)
财经(21717)
业经(20359)
经济研究(20135)
(18670)
问题(17341)
(15885)
国际(14241)
(14143)
技术经济(13877)
理论(13627)
统计(13282)
图书(12735)
(12395)
实践(12160)
共检索到41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涛  胡华  
随着2005年“股改”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全面“股改”的开始,以及股市行情的转好和今后不断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从而能使各种证券分析理论和方法在证券投资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2003年是证券市场投资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因为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对行业经济的巨大影响得以显现,这使得机构投资者真正开始认识到行业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重大作用。但由于行业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是第一次这么大比例地被机构投资者吸收和运用到证券投资的策略中,免不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对完善和发展行业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取得良好的证券投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英军  
文章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未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并非天生就能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只有在与机构投资者获取利益的行为目标相一致且其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的稳定者。机构投资者所处的环境也对他们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如对机构行为绩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构成等。最后,文章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马国旗  
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两者在信息搜寻和信息解读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融入市场过程的行为不同。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晓洁  王丹丹  王安华  
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调研,进行数据统计与现象分析,总结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选择主要考虑公司基本面,而个人投资者一般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国家政策指向。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分析选定划分长期投资者的标准,以更好地理解长期投资者的特征和投资偏好,为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划分长短期投资者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奕  
自2003年正式建立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以来,QFII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日趋活跃。随着交易体量的扩大和交易频次的增加,QFII逐渐暴露出与我国既有交易制度不适应的问题,如MOC单尾盘冲击、同一账户自我交易、短线交易、跨境交易套利等问题,并发生了多次造成股价异动的异常交易行为。本文拟以QFII交易行为分析为基础,结合异常交易案例的研究,深入剖析我国交易制度存在的不适应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制度性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的解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涛  王广乾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吴俏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借鉴日、美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构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决策问题,利用股数效应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于集中投资的单个公司是否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辉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机构投资者规模在不断扩大。机构股东的兴起与发展,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权力制衡,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文中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最后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动机,目的是为了关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与中小股东发挥良性互动的作用,达到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又维护机构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愿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促进市场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证券市场有望在将来进入不可逆转的机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构投资的相对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不到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份额、监督成本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并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毕子男  孙珏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地1996~2006年A股市场IPO样本的研究发现:IPO抑价率与IPO政策变量及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和发行配售,对IPO抑价率的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发行定价效率。总体上看,现阶段中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东霞  姚琴  
通过对西安创业投资机构实际运作中的历史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创业投资机构在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与创业投资业较发达的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必须从拓宽融资渠道、拓展投资区域、政府引导、人才培养、扩大投资规模、建立项目数据库等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曹嫣红  王新华  
社会各界对我国银行业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一直存有争议。政府将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随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过不良贷款剥离、政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王兴春  贾中正  廖静池  
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作为融资产品的"卖方"代表,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它所构建的投资者关系网络,但现有文献对于投行—投资者关系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机构投资者在中国IPO新股发行中的完整询价记录,基于报价参与和报价水平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关系强度测算方法,并由此细致刻画了投行—机构关系对股票发行、定价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投行可以驱动关系机构主动认购其承销的IPO新股,并引导关系机构给出与投行估值水平保持一致的高位报价,进而有效缓解了IPO拍卖制下的"投资者参与不确定性问题"。(2)关系机构的捧场报价显著提高了股票发行价格、增加了投行的承销收入;但是当新股交易价格在长期内逐渐向其内在价值水平收敛时,受到关系机构捧场支持越多的IPO新股,其长期回报率相对越低。(3)投行与机构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互惠的,一旦投行被赋予新股分配权力,它明显倾向于将新股抑价发行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给在前期捧场的关系机构,二者的关系越强,机构报价被认定为"有效报价"的概率越高,而一旦被认定为有效报价,关系机构的新股需求更是将被优先满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熹真  郭凌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公司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合谋偏好”、“股权分置”状态严重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着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文章指出,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关键人主导型”公司结构进行治理,构建一种使各方利益主体均等,权力相互制衡,多方博弈的机制,使“合谋”的动机和“关键人”滥用权力的机会减少或消除,使弱势群体———小股东的利益切实得到保护。为此,应尽快实施“全流通”和“国有股、法人股减持”;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建立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监督委托人机制,强化决策与监督职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波  张金坛  
结合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制度顶层设计变化,分析当前投资者结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改善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实行浮动利率制度、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准确定位储蓄国债的受众群体、扩大承销机构,实现储蓄国债市场交易、调整储蓄国债持有者结构,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确保发行信息畅通无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