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4)
2023(12767)
2022(11306)
2021(10588)
2020(9028)
2019(20712)
2018(20702)
2017(40209)
2016(21810)
2015(24429)
2014(24489)
2013(24162)
2012(21983)
2011(19822)
2010(19750)
2009(18403)
2008(18352)
2007(16037)
2006(14281)
2005(12853)
作者
(62034)
(51296)
(51144)
(48815)
(32891)
(24681)
(23245)
(20185)
(19531)
(18469)
(17660)
(17284)
(16328)
(16291)
(15851)
(15738)
(15262)
(15179)
(14740)
(14650)
(12647)
(12607)
(12297)
(11690)
(11478)
(11394)
(11368)
(11368)
(10317)
(9965)
学科
(85997)
经济(85869)
管理(71865)
(66693)
(58759)
企业(58759)
方法(39904)
数学(33910)
数学方法(33559)
(27009)
(21198)
(21111)
中国(20890)
业经(20129)
(18106)
财务(18038)
财务管理(18008)
(17282)
企业财务(17225)
地方(15419)
(15035)
贸易(15027)
理论(14814)
(14619)
(14513)
(14320)
银行(14283)
(14109)
技术(13777)
农业(13748)
机构
大学(313522)
学院(309546)
管理(127508)
(123973)
经济(121195)
理学(110467)
理学院(109319)
管理学(107663)
管理学院(107092)
研究(99663)
中国(75068)
(66177)
(60874)
科学(59339)
(48937)
财经(48270)
中心(45164)
(44892)
(44670)
业大(44272)
研究所(44120)
(43758)
北京(41914)
(38985)
师范(38658)
经济学(36594)
(36229)
(36155)
财经大学(35992)
农业(34911)
基金
项目(210305)
科学(166273)
研究(155796)
基金(154157)
(132673)
国家(131599)
科学基金(114359)
社会(98472)
社会科(93333)
社会科学(93309)
基金项目(82446)
(80818)
自然(74458)
自然科(72713)
自然科学(72698)
自然科学基金(71394)
教育(71148)
(67869)
编号(63779)
资助(63233)
成果(52340)
(47087)
重点(46071)
(43762)
课题(42992)
(42971)
(42250)
教育部(40982)
创新(40779)
项目编号(40248)
期刊
(136802)
经济(136802)
研究(93028)
中国(57760)
(48146)
管理(48018)
学报(46178)
科学(43013)
(40618)
大学(35797)
学学(33648)
教育(32805)
(28281)
金融(28281)
农业(27885)
技术(25894)
财经(24003)
业经(21640)
经济研究(20852)
(20302)
问题(17805)
理论(16337)
图书(15667)
实践(14966)
(14966)
技术经济(14816)
科技(14658)
现代(14382)
(13914)
(13744)
共检索到45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奇波  
本文提出了解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模型。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与公司治理,通过形成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减少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吞与掠夺,提高企业的业绩。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效果受到股东持股比例、法制环境与机构投资者竞争力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然  宣国良  
文章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进入问题的可竞争性研究思路,对董事会控制权争夺中投资股东等参与人的非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董事会均衡格局取决于进入障碍和竞争者能力的结论。由于董事会控制权竞争结构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内在联系,因此,文章在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何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等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王慧铭  苏琦  
以万科管理层同宝能系的股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利益冲突与重构视角构建控制权争夺动因、争夺路径与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始人基于利益差别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引发控制权争夺行为的根本动因;为了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控制权竞争双方往往通过同时动用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争取董事会席位以及借助媒体参与等方式展开激烈争夺;而要想维持对企业的控制,还需要通过利益整合机制不断进行利益增量创造,充分发挥利益因素的激励动力作用。其中,经营绩效改善、股价提升和制度安排是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且能够维持企业控制权稳定的有效举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英  刘志远  
本文在产权理论框架下,就机构持股在平衡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终极控制权的制度层面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为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正面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机构持股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持股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条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玲  
一、引言近年来,一些天价高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的薪酬总额高达66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天价高管第一人;伊利股份2007年的股权激励措施则在使得公司管理层获得巨额股权激励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公司亏损2100万元;2009年AIG的"奖金门事件",该公司在亏损高达1000亿美元的同时,却用政府救助的资金向高管支付了1.65亿美元的奖金。在我国,薪酬激励的研究大部分基于最优契约理论,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建宏  封丽萍  汪炜  
本文利用2005~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东权力视角研究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会由于公司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直接对股东控制权存在正向影响,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共同影响股东控制权。在行业竞争度低的公司中,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显著为正,但这种影响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公司中并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孙健  邓路  卢闯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情绪会对证券的定价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控制权转移事件为对象,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通过对2000~2006年股权协议转让样本的研究,本文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宣告的累积超额收益(CAR)与并购市场动能正相关,同时自宣告日后180个交易日开始股价发生反转,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BHAR)与并购市场动能负相关。本文的结论表明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并且投资者对于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事件的乐观程度要高于非ST公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振松  齐鲁骏  
民营上市公司原控制人做出退出控制地位的决定后,到真正退出之前,具有加剧掏空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在控制权转移发生前一年时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述掏空现象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平  高雅  
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控制权竞争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公司长期债务比例;股权竞争性越强,长期债务比例越高。这些结论与理论假设相符,既证实了内外部公司治理的密切联系,也说明控制权竞争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刘星  韩晓宇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与广为诟病的投资者保护体制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两个顽疾,已有文献就这一现实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沿袭控制权配置—公司投资行为及其效率—公司业绩这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逻辑展开,就控制权配置对公司投资决策的治理机制与外部投资者保护机制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述。结果发现:尽管已有文献针对控制权配置、投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三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仍存在研究内容展开不够深入和细致、研究结论存在较大争议等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针对公司内部控制权配置的问题,包括在公司内部决策控制权和管理执行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等高管团队中的均衡分配,从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高管控制权和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高管控制权程度发现:只有在过度的高管控制权样本组中,高管控制权与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低程度的高管控制权样本组,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对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且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对高管控制权和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关系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作用上,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与高管控制权的作用因高管控制权程度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高管控制权和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高管控制权程度发现:只有在过度的高管控制权样本组中,高管控制权与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低程度的高管控制权样本组,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对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且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对高管控制权和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关系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作用上,外部产品市场竞争机制与高管控制权的作用因高管控制权程度不同而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晓洁  
从投资收益率、盈余管理和财务绩效等角度运用熵值法度量社保基金持有企业长期投资者保护水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各控制权配置的度量方式与长期投资者保护关联度最大者,以寻求长期投资者保护水平最高时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模式,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10%~30%之间,董事会类型为制约型董事会,总经理由董事会根据公司制度选举产生时,公司配置权模式为最优模式。通过实证检验最优模式和其他模式在发展能力、风险水平、利润分配和企业价值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最优控制权配置模式有利于提升长期投资者的保护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烨  
控制权私人收益源于代理问题。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人的大股东和管理层极有可能利用掌握的控制权为自己牟取私利,这极大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限制内部人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攫取,而成功的公司治理系统都是依赖于所有权适当集中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