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2)
- 2023(12436)
- 2022(11086)
- 2021(10548)
- 2020(8823)
- 2019(20370)
- 2018(20131)
- 2017(39973)
- 2016(21802)
- 2015(24216)
- 2014(24163)
- 2013(23663)
- 2012(21703)
- 2011(19411)
- 2010(19413)
- 2009(17882)
- 2008(17622)
- 2007(15334)
- 2006(13695)
- 2005(12087)
- 学科
- 济(82917)
- 经济(82815)
- 管理(70042)
- 业(67404)
- 企(58495)
- 企业(58495)
- 方法(39441)
- 数学(34021)
- 数学方法(33628)
- 财(27277)
- 农(22560)
- 中国(20686)
- 务(19430)
- 财务(19367)
- 财务管理(19339)
- 业经(18800)
- 企业财务(18554)
- 制(16708)
- 学(16233)
- 地方(15920)
- 贸(15012)
- 贸易(15006)
- 农业(14682)
- 易(14601)
- 理论(14064)
- 策(13963)
- 和(13515)
- 技术(13292)
- 环境(12956)
- 银(12766)
- 机构
- 大学(303210)
- 学院(301761)
- 管理(126627)
- 济(120505)
- 经济(117788)
- 理学(109913)
- 理学院(108825)
- 管理学(107224)
- 管理学院(106672)
- 研究(96927)
- 中国(73506)
- 京(63680)
- 财(58549)
- 科学(57424)
- 所(47201)
- 财经(46663)
- 中心(44350)
- 江(43015)
- 农(42816)
- 研究所(42588)
- 经(42449)
- 业大(42075)
- 北京(40517)
- 范(38793)
- 师范(38524)
- 院(35593)
- 州(35371)
- 财经大学(34781)
- 经济学(34353)
- 商学(33364)
- 基金
- 项目(204762)
- 科学(161959)
- 研究(153373)
- 基金(149421)
- 家(128023)
- 国家(126900)
- 科学基金(110496)
- 社会(96011)
- 社会科(90944)
- 社会科学(90920)
- 基金项目(79662)
- 省(78426)
- 自然(72170)
- 自然科(70457)
- 自然科学(70443)
- 教育(70396)
- 自然科学基金(69176)
- 划(66053)
- 编号(63888)
- 资助(61743)
- 成果(52426)
- 部(46057)
- 重点(44645)
- 课题(42854)
- 创(42445)
- 发(42192)
- 项目编号(40264)
- 教育部(40052)
- 人文(39565)
- 创新(39411)
- 期刊
- 济(132545)
- 经济(132545)
- 研究(90816)
- 中国(52996)
- 管理(46519)
- 财(45264)
- 学报(42732)
- 科学(40464)
- 农(38622)
- 教育(33313)
- 大学(33232)
- 学学(31205)
- 融(28931)
- 金融(28931)
- 农业(27086)
- 技术(25132)
- 财经(22303)
- 业经(21696)
- 经济研究(20609)
- 经(18791)
- 问题(16827)
- 图书(15680)
- 理论(15531)
- 技术经济(14500)
- 实践(14340)
- 践(14340)
- 现代(14248)
- 科技(13904)
- 贸(13385)
- 业(13333)
共检索到439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露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并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投资策略、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而采取短期投资策略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当存在若干个持股比例相当的机构投资者时,则不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关键词:
机构股东积极行动 决策 监督相对收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李世宗
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采用监督绝对净收益的标准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情况。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监督绝对净收益大于零,就会参与到公司治理中。
关键词:
机构股东积极行动 决策 监督绝对净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吴俏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借鉴日、美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构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决策问题,利用股数效应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于集中投资的单个公司是否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理性决策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华 张颜颜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在调节市场、促进市场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引导着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的深刻改革。但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股权大多集中于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所持股权较小,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其参与企业治理的动机和重视程度不强。如何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效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从博弈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对积极发挥他们的治理效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莉
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是投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产物,也是金融信托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势单力薄的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规模优势、科学客观的决策体系、系统的交易方法以及严格的风控手段等特征,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分散投资风险,较为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更为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本文首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得出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监督绝对净收益和相对监督收益。接着笔者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如果存在若干持股数相当的机构投资者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辉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机构投资者规模在不断扩大。机构股东的兴起与发展,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权力制衡,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文中回顾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最后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动机,目的是为了关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与中小股东发挥良性互动的作用,达到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又维护机构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愿望。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中小股东 公司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促进市场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证券市场有望在将来进入不可逆转的机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构投资的相对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不到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份额、监督成本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并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娴
机构投资者是全球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指将个人投资者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进行专业化管理的金融机构或者组织。到2016年底,全球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60万亿美元。目前,美国上市公司75%的股份由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英国和日本的比例也达到了60%,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娴
机构投资者是全球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是指将个人投资者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进行专业化管理的金融机构或者组织。到2016年底,全球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60万亿美元。目前,美国上市公司75%的股份由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英国和日本的比例也达到了60%,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涛 王广乾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决策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昊 贾海东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实效,但仍存在总体积极性不高、制度不规范、披露不充分、手段有限、质量较低等问题,激励及引导规则的不足是导致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参考境外做法,引进具有软法性质的行为指引制度,构建具有约束力的促进型法制。相应规则的设计应以促进机构投资者有效行使股东权利为核心,着重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激励与引导,培育机构投资者自愿、自主和自觉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推动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先聪 刘星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忠 孙耀吾 龚红
随着资本市场、法律系统等公司环境的变化,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崛起并参与公司治理。在美国, 机构股东从20世纪50年代占所有权结构的6.1% 增长到2002年超过50%,在欧盟由机构拥有的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