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7)
2023(16143)
2022(14159)
2021(13355)
2020(11220)
2019(25758)
2018(25372)
2017(50131)
2016(27007)
2015(29982)
2014(29839)
2013(28953)
2012(26433)
2011(23435)
2010(23293)
2009(21318)
2008(20785)
2007(17857)
2006(15650)
2005(13474)
作者
(73206)
(61010)
(60271)
(57655)
(38965)
(29043)
(27651)
(23938)
(23134)
(21682)
(20693)
(20243)
(19206)
(18992)
(18805)
(18745)
(18175)
(18111)
(17476)
(17339)
(14821)
(14803)
(14697)
(13996)
(13512)
(13511)
(13396)
(13255)
(12100)
(11839)
学科
(103783)
经济(103662)
管理(84239)
(80867)
(69165)
企业(69165)
方法(50665)
数学(44273)
数学方法(43691)
(32399)
(28546)
中国(25772)
业经(23424)
(22486)
财务(22413)
财务管理(22370)
企业财务(21381)
(19807)
(19726)
地方(19451)
(18956)
贸易(18949)
农业(18812)
(18435)
理论(17377)
技术(16568)
(16274)
环境(16142)
(15786)
(15523)
机构
大学(371104)
学院(370697)
管理(153966)
(149434)
经济(146241)
理学(134212)
理学院(132873)
管理学(130682)
管理学院(129991)
研究(116700)
中国(88309)
(76748)
(71036)
科学(69320)
财经(57224)
(55793)
中心(54367)
(53277)
业大(52511)
(52433)
(52215)
研究所(50580)
北京(48017)
(47484)
师范(47109)
经济学(44190)
(43269)
财经大学(42884)
(42701)
农业(41274)
基金
项目(256909)
科学(203685)
研究(191056)
基金(188154)
(161853)
国家(160468)
科学基金(140100)
社会(120854)
社会科(114541)
社会科学(114510)
基金项目(99975)
(98775)
自然(91292)
自然科(89179)
自然科学(89160)
教育(88455)
自然科学基金(87542)
(83027)
编号(78895)
资助(77402)
成果(63354)
(57735)
重点(56495)
(53429)
(53409)
课题(52818)
教育部(50371)
创新(49725)
人文(49603)
国家社会(49243)
期刊
(159234)
经济(159234)
研究(107604)
中国(63516)
管理(55992)
(55715)
学报(52857)
科学(49869)
(47709)
大学(41719)
教育(39737)
学学(39338)
农业(33256)
(33167)
金融(33167)
技术(32730)
财经(27434)
业经(26950)
经济研究(25291)
(23338)
问题(20463)
技术经济(17971)
图书(17898)
理论(17776)
科技(16842)
现代(16758)
(16596)
(16516)
财会(16429)
商业(16327)
共检索到52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李世宗  
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采用监督绝对净收益的标准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情况。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监督绝对净收益大于零,就会参与到公司治理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瑜  
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公司的治理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都比较分散,主要是靠赚取股票买卖的差价等传统盈利方式来赚取收益,机构投资者的角色一般比较被动,很少参与公司的治理,但是80年代以后,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摆脱以前"用脚投票"来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更多参与到了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露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并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投资策略、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而采取短期投资策略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当存在若干个持股比例相当的机构投资者时,则不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本文首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得出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监督绝对净收益和相对监督收益。接着笔者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如果存在若干持股数相当的机构投资者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吴俏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借鉴日、美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构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决策问题,利用股数效应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于集中投资的单个公司是否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华  张颜颜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在调节市场、促进市场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引导着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的深刻改革。但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股权大多集中于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所持股权较小,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其参与企业治理的动机和重视程度不强。如何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效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从博弈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对积极发挥他们的治理效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莉  
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是投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产物,也是金融信托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势单力薄的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规模优势、科学客观的决策体系、系统的交易方法以及严格的风控手段等特征,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分散投资风险,较为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更为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朱冠东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英文缩写QFII)自2003年引入中国以来,其投资风格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不少中小投资者更是将QFII的投资行为奉为圭臬。但由于QFII信息披露的稀缺性和滞后性,使得QFII和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这有意无意中误导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本文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7~2009年连续10个季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静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和QFII持股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上市公司无法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动态研究设置全样本组、QFII增仓组和QFII减仓组,研究结果表明,QFII增仓上市公司产生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星  胡伟  
以2006—2008年的上证180指数中的15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关联方占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净额为正时,关联方占用与各个解释变量之间表现为不显著的关系。当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净额为负时,关联方占用与大部分解释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关系,此时短期机构投资者与关联方占用仍然表现出不显著的关系,但是长期机构投资者和国外机构投资者与关联方占用表现出显著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天童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实业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时,即企业金融化投资意愿越强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探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补位的行为能够降低公司债权人与管理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当公司股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采取股权制衡的行为能够缓解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以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不断增大,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更加积极参与企业长期研发投入活动。基于此,文章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投入活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活动没有相关性;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投资者能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德球  马连福  钟昀珈  
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自主性治理机制,通过合理地配置信息权,不仅能够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且能够监督上市公司或管理层,解决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通过公司投资行为这一中介变量,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为理解公司治理影响经济后果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促进市场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证券市场有望在将来进入不可逆转的机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构投资的相对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不到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份额、监督成本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并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