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2)
2023(10643)
2022(9519)
2021(8933)
2020(7459)
2019(17545)
2018(17401)
2017(34330)
2016(18398)
2015(20565)
2014(20645)
2013(20611)
2012(18559)
2011(16636)
2010(16328)
2009(15013)
2008(14685)
2007(12809)
2006(11159)
2005(9809)
作者
(52751)
(43571)
(43354)
(41118)
(27827)
(20943)
(19758)
(17117)
(16604)
(15536)
(15077)
(14526)
(13664)
(13622)
(13431)
(13163)
(12970)
(12888)
(12410)
(12404)
(10712)
(10463)
(10408)
(9877)
(9674)
(9638)
(9596)
(9503)
(8766)
(8408)
学科
(76508)
经济(76429)
管理(56390)
(53800)
(46240)
企业(46240)
方法(38626)
数学(33788)
数学方法(33486)
(20085)
(17981)
中国(17636)
业经(16016)
(15261)
(14053)
财务(13995)
财务管理(13978)
地方(13872)
(13405)
企业财务(13386)
(13384)
贸易(13375)
(12945)
理论(12361)
(11998)
金融(11997)
技术(11885)
(11850)
环境(11782)
农业(11736)
机构
大学(265266)
学院(261426)
管理(111215)
(106764)
经济(104477)
理学(96971)
理学院(96017)
管理学(94578)
管理学院(94120)
研究(83403)
中国(63030)
(55705)
科学(49823)
(48668)
(40686)
财经(40059)
中心(38128)
业大(38072)
(37749)
研究所(36934)
(36503)
(35727)
北京(35334)
(32584)
师范(32324)
经济学(31428)
(30217)
财经大学(30107)
(29728)
农业(29548)
基金
项目(181385)
科学(143461)
基金(133464)
研究(132957)
(115096)
国家(114171)
科学基金(99506)
社会(83727)
社会科(79489)
社会科学(79465)
基金项目(71993)
(69370)
自然(66042)
自然科(64540)
自然科学(64528)
自然科学基金(63383)
教育(60388)
(58386)
资助(55195)
编号(54275)
成果(42898)
(40558)
重点(39393)
(37826)
(37222)
课题(35838)
教育部(35224)
创新(35190)
人文(34816)
科研(34746)
期刊
(113767)
经济(113767)
研究(77764)
中国(44291)
管理(40456)
学报(38668)
科学(36584)
(36454)
(32790)
大学(29542)
学学(27823)
教育(25370)
(24405)
金融(24405)
农业(23153)
技术(21856)
财经(19770)
业经(18171)
经济研究(17932)
(16689)
问题(14717)
理论(14628)
图书(13751)
实践(13505)
(13505)
技术经济(13446)
科技(12468)
现代(12048)
商业(12007)
(11682)
共检索到37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磊  陈国进  
本文从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复合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基金在市场下跌时表现为动量交易者,在市场上涨时表现为反转交易者;基金的动量交易行为加重了股票收益惯性,动量交易程度越高的股票经历越剧烈的收益惯性长期反转;动量交易只是基金交易行为的一个方面,基金整体交易行为能引导信息传播。因此,投资基金的动量交易行为阻碍了市场效率,但投资基金在总体上发挥着提高价格发现能力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海燕  王平心  
文章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的关系。以股票市价与内涵价值之差定义了股票定价错误,以大笔交易表示机构投资者交易,采用分组比较及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未表现出买入股价被低估的股票及抛售股价被高估股票的交易偏好;在控制了流通盘规模、市场状态等影响因素后,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不仅未能修正股票定价错误,反而加剧了市价偏离其价值的程度,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宁炜   庄园   姜富伟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本文以2006—2023年A股非金融与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公募基金申购赎回数据构建代理变量,分析机构投资者非基本面交易对实体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基于非基本面动机的交易行为会显著降低企业经营效率,并且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微观机制看,机构投资者非基本面交易向股价中引入噪声,会降低股价信息含量,并通过市场学习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融资限制机制影响企业经营效率。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策略和薪酬激励较少受股价影响,且国有企业面临更低的融资约束,因此在抵御外部非基本面冲击方面具有制度优势。本文对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实体经济效应的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对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彬   蒋宇翔   肖钰   杨粲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日度交易数据,构建以订单流为基础的交易指标,通过包含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的债券定价模型以及时间序列聚类的投资组合分析和多种模型分析,对各类机构投资者预测债券收益率变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境外机构的交易能够预测债券收益率的变化,但在交易券种(国债、政策性银行债)、预测期限、预测能力来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对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在境内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具备更强的交易预测能力和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宏观货币政策信息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有助于促进价格发现,增加债券收益率的信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有效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In this paper,we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o study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ecurity marke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firm value from 2000 to 2004.We fi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hel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firm value within the same and following period;besides,in state-owned public holding companies,the entry of institution alinvestors increase the market premium remarkably.This paper provides new idea on decreasing of state-owned shares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阳  李能飞  张萍萍  
动量现象是目前证券投资领域中最为经典的异常现象之一,文章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投资者季度持股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对股票收益动量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一个季度内,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与股票超额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如果股票收益在前两个季度存在明显的动量现象,那么下一季度的股票收益率仍然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而与投资者的动量策略无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正动量组而言,如果下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大幅度买入投资组合,则股票动量现象持续;反之,发生股票反转现象。负动量组和正动量组存在类似结论。此外,研究还发现动量现象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但由于股票收益无法提前预测,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没有意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该结论支持并补充完善了有效市场假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萌  鲁桂华  张永珅  
本文以我国A股2012—2018年解禁股减持为研究事件,对"大非"和法人股东减持前后机构投资者的异常交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减持之后,机构投资者在减持之前的超常净卖出显著更高;减持规模与机构投资者的超常净卖出显著正相关;相对于小规模减持,机构投资者对大规模减持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择时行为;减持股票的未预期盈余与机构投资者的超常净买入显著正相关;相对于减持后,减持前股票的未预期盈余与机构投资者超常净买入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以上结果说明解禁股减持期间,机构投资者的异常交易是因为具有信息优势。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解禁股减持期间的收益显著为正,且信息优势与其收益显著正相关;当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将更显著。基于上述结果,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信息传递中所扮演的角色,为监管机构制定公平披露准则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旭初  
机构投资者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人,资本的逐利性是其根本本性,其投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总体上,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时,它们之间的博奕会在客观上形成“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增强市场的理性程度,使市场趋于动态稳定。加入WTO的中国、日趋开放的中国不可能再依靠封闭来保护幼稚低效的资本市场,催生高效且公平的资本市场是紧迫的使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瑜  彭龙  刘寅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季华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承担何种的角色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用分笔高频交易数据库中分离出机构投资者交易记录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和管理层激励对其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的直接证据,探讨了我国特殊管理层激励状况对其与机构投资者合谋内幕交易的影响,并计算了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而受到的重大损害,指出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宇  叶冬艳  
2001年之后,我国机构投资者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之前屡屡发生的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Grossman与Stiglitz(198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直接的体现为通过知情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含量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在控制了内生性、噪音等因素影响之后,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交易确实增加了股价中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本文加深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庆丰  宋友勇  
随着近年来中国股市的跨越式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扩大。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2004年第2季度到2007年第4季度基金持股在不同市场周期阶段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国内基金均降低了市场的定价效率,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发展"并没有使市场更为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对西方主流文献的梳理,对机构投资者促进市场定价效率的三个减弱假设进行质疑和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咏梅  王亚平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稳定市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有渠道和交易渠道的差别入手进行分析,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效率越高,市场的稳定性越好;而机构交易频率越高,信息效率越低,市场的稳定性越差。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有利于提高股市的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过度交易行为则有害于股市的信息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斌  
本文选取2003-2011年在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的1103家样本企业,共计12278个观测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作为资本市场知情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其股票价格影响力,形成对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约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定价效率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力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