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8)
- 2023(15037)
- 2022(13181)
- 2021(12334)
- 2020(10458)
- 2019(24228)
- 2018(23858)
- 2017(46482)
- 2016(24829)
- 2015(27936)
- 2014(27693)
- 2013(27377)
- 2012(24784)
- 2011(21927)
- 2010(21470)
- 2009(19688)
- 2008(19415)
- 2007(16739)
- 2006(14478)
- 2005(12389)
- 学科
- 济(98810)
- 经济(98704)
- 管理(82623)
- 业(75498)
- 企(65684)
- 企业(65684)
- 方法(52457)
- 数学(45913)
- 数学方法(45362)
- 财(30226)
- 农(23996)
- 中国(23131)
- 业经(21659)
- 务(21104)
- 财务(21025)
- 财务管理(20982)
- 企业财务(20025)
- 学(18819)
- 制(18058)
- 地方(17762)
- 理论(16917)
- 贸(16886)
- 贸易(16877)
- 易(16350)
- 农业(16205)
- 技术(15657)
- 和(15548)
- 划(15226)
- 银(15195)
- 银行(15162)
- 机构
- 大学(347335)
- 学院(343826)
- 管理(146463)
- 济(137789)
- 经济(134794)
- 理学(126912)
- 理学院(125627)
- 管理学(123557)
- 管理学院(122890)
- 研究(104471)
- 中国(80846)
- 京(72124)
- 财(65683)
- 科学(63119)
- 财经(53172)
- 中心(50154)
- 业大(49567)
- 所(49528)
- 农(48988)
- 江(48843)
- 经(48645)
- 研究所(45137)
- 北京(44925)
- 范(42987)
- 师范(42598)
- 经济学(41418)
- 财经大学(40155)
- 州(39841)
- 院(38590)
- 商学(38519)
- 基金
- 项目(241091)
- 科学(191144)
- 基金(177708)
- 研究(176253)
- 家(153361)
- 国家(152118)
- 科学基金(133287)
- 社会(111931)
- 社会科(106276)
- 社会科学(106246)
- 基金项目(94721)
- 省(92506)
- 自然(87949)
- 自然科(85978)
- 自然科学(85960)
- 自然科学基金(84424)
- 教育(81809)
- 划(77766)
- 资助(73868)
- 编号(71615)
- 成果(56183)
- 部(54030)
- 重点(52751)
- 创(50202)
- 发(49096)
- 课题(47657)
- 教育部(47256)
- 创新(46795)
- 科研(46564)
- 人文(46355)
- 期刊
- 济(142867)
- 经济(142867)
- 研究(97354)
- 中国(59976)
- 管理(55007)
- 财(52717)
- 学报(50985)
- 科学(47397)
- 农(42007)
- 大学(40134)
- 学学(37762)
- 教育(34981)
- 技术(31219)
- 融(30580)
- 金融(30580)
- 农业(29109)
- 财经(26109)
- 业经(22791)
- 经济研究(22351)
- 经(22225)
- 问题(18148)
- 图书(18012)
- 技术经济(17199)
- 理论(17187)
- 业(16373)
- 财会(15779)
- 实践(15759)
- 践(15759)
- 统计(15712)
- 科技(15694)
共检索到490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玉 吴战篪 廖佳
以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的极端收益率事件作为引发其关注程度变化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会加大年报异常积极语调,而强化管理层语调操纵动机、弱化监督效应、损害信息环境是潜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证实异常积极语调是管理层趁机构投资者分心时操纵的结果;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年报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在向上操纵语调动机较强的公司中更显著;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更可能加剧语调操纵;除年报外,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分心时也提高了业绩说明会上文本语调的异常乐观程度;而其他外部机制能发挥相应的替代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乐 谢德仁
我国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管理层语调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净正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正向反应,尤其是对负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负向反应。这表明在我国强调"意会"的语境文化背景下,投资者会听话听音,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含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文章的研究结果还意味着,"词袋"方法及其构建的管理层语调用词列表在我国儒家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张龙平
本文以我国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文本语料,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视角考察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年报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为弥补风险溢价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收费,且上述关系仅在民企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中显著;事务所行业专长及其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强化异常语调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性;当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且这一关系仅在高审计费用溢价的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师会关注到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并识别出其背后潜在的经营风险问题,出于职业谨慎的考虑,审计师会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异常语调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在做出决策时考虑了语调操纵对审计实践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文本信息视角丰富了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还对信息使用者深入认识年报中的语调信息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于翔
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语调操纵为研究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有效抑制了管理层语调操纵。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进而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性质、分析师跟踪人数多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共同机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滕丹妮 杨杨
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应对气候风险有关作为的重要渠道,提高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气候风险治理水平,对推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制造业重污染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WinGo财经文本数据平台,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和测算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中介因子;外部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从异质性来看,在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度、媒体报道强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和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张启浩
以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实地调研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投资者实地调研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其中投资者情绪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调研纪要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管理层语调呈积极状态的实地调研次数越多,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区分不同类型的实地调研后发现,持股型实地调研会削弱调研行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本文基于过度投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作用,拓宽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经济后果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志芳 魏嘉晨 张婷 郭婧
基于深交所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3—2020年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报告文本语调分析,本文研究了管理层语调操纵与内部人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语调操纵与当年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情况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管理层存在语调操纵嫌疑,会帮助自身或其他内部人减持实现超额收益。机制检验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媒体关注度在管理层语调操纵加剧内部人减持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司所在省份投机文化浓厚、行业竞争程度较低以及信息透明度较差的样本中,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证明,管理层会对文本语调进行调整,以误导投资者、吸引媒体关注,进而高位减持获利。本文结论对投资者加强自身培养、认清文本操纵真相以及监管机构强化文本信息披露管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梅 王存峰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市场投资者对MD&A披露语调的解读。研究发现,投资者对正面语调和负面语调的反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对正面语调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均做出了积极反应,而对于负面语调只有长期做出了消极反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出于私利动机,不希望负面消息被投资者解读,从而降低了负面信息的可读性,这表明语调与可读性的交互作用影响投资者对文本信息的解读。此外,对于异常正面语调,市场投资者短期和长期均做出了积极反应,这表明市场投资者不能识别和解读异常正面语调,而不同模态信息(如盈余信息和文本信息)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异常正面语调。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跟踪分析师较少的公司,在跟踪分析师较多的公司,正面语调的市场反应显著更强烈,而负面语调的市场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师更倾向于"乐观"的解读,并未充分发挥信息中介的功能;分析师也没有帮助投资者识别异常正面语调。本文补充了有关M D&A信息披露和分析师的研究文献,同时提请投资者要从多角度仔细辨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谨防分析师的乐观性偏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慧婷 王昭茜
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验证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超额乐观语调管理的操纵行为“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且在微利公司中更加显著。本文还检验了该结论在微超越与微迎合公司中的稳健性,并通过了整体时间序列检验。在拓展性研究中,发现盈余管理与MD&A超额乐观语调具有互补作用,以更加复杂隐蔽的方式“降低”股价同步性;而财务报告问询函能够抑制这种“蓄意”降低作用,充分验证了非处罚性监管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娟 魏来
为探究年报文本语调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以2009~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年报文本语调积极度越高,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越能得到缓解,且相比于积极语调的正面影响,消极语调的负面影响力度更大。通过替换年报文本语调、融资约束测度指标及控制年份及行业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此外从宏、中、微观角度,选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行业集中度及管理层权力三个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小、行业集中度越大、管理层权力越小的情况下,年报文本语调对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缓解作用越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年报文本语调会影响媒体报道倾向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本研究丰富了年报文本语调对企业信息披露、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对企业、投资者及市场监管者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黎波 尚铎
本文将传统的管理学问题与文本分析方法结合,基于行为金融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6年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并实证检验管理层语调与企业慈善捐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语调促进慈善捐赠,此结论在变换管理层语调和慈善捐赠的度量方式、改变估计方法、考虑样本偏误等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贫困经历以及党员身份均可以加强管理层语调与慈善捐赠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李冰洁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持续升温,催生了巨额的商誉。为了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屡屡招致大额商誉减值的原因,以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加剧了并购决策的后续商誉减值问题。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这一现象并无明显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生 孙红艳
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共同持股极具普遍性,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两个阶段分别对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联合效应,且对利用式创新投资更明显,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持股对企业创新产出则表现为明显的联合失效,经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同时,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受到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为代表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部分通过管理层决策视野机制实现,而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与“管理层权力”也是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所得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效应在企业创新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的结论,为提升二者联合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构建多种机制协同导向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郭晶菁
文章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行为金融学视角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股价崩盘,并探究了内外部监督对其后果的治理机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均能降低其风险,且内外部审计监督在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股价崩盘中发挥了替代效应;且该治理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替代效应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干胜道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在全景网召开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答投资者问的有关文本信息,探究企业管理层语调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及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行为。研究发现,t-1年的管理层语调与企业t年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1年的管理层语调与t年的投资者信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就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业绩说明会中的管理层语调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不仅可以反映与企业未来业绩有关的增量信息,而且使投资者能够根据业绩说明会中的管理层语调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