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0)
2023(3478)
2022(2747)
2021(2402)
2020(2120)
2019(4891)
2018(4731)
2017(9704)
2016(5111)
2015(5540)
2014(5491)
2013(5709)
2012(5242)
2011(4380)
2010(4365)
2009(4331)
2008(4730)
2007(4195)
2006(3770)
2005(3488)
作者
(13648)
(11387)
(11203)
(10786)
(7521)
(5571)
(5251)
(4256)
(4253)
(4101)
(3890)
(3865)
(3643)
(3530)
(3487)
(3412)
(3411)
(3399)
(3336)
(3198)
(2795)
(2757)
(2705)
(2630)
(2614)
(2496)
(2494)
(2490)
(2261)
(2258)
学科
(23860)
经济(23821)
(23596)
(22780)
企业(22780)
管理(22365)
方法(13292)
(13110)
数学(11896)
数学方法(11858)
(11586)
财务(11581)
财务管理(11575)
企业财务(11377)
(6177)
业经(4523)
(4315)
金融(4312)
(4105)
(3986)
银行(3986)
(3654)
体制(3574)
中国(3550)
(3506)
(3216)
(3020)
贸易(3016)
(2953)
(2931)
机构
大学(76223)
学院(74016)
(33270)
管理(32723)
经济(32632)
理学(28272)
理学院(28065)
管理学(27812)
管理学院(27661)
研究(19900)
(19855)
中国(18367)
财经(15695)
(15042)
(14345)
财经大学(12003)
商学(10584)
商学院(10519)
(10173)
经济学(9949)
中心(9898)
北京(9694)
(9355)
经济学院(8973)
(8790)
金融(8595)
科学(8569)
(8535)
经济管理(7987)
研究所(7695)
基金
项目(44360)
科学(36309)
基金(35209)
研究(32271)
(29290)
国家(29023)
科学基金(26602)
社会(22198)
社会科(21216)
社会科学(21206)
基金项目(18516)
自然(17771)
自然科(17476)
自然科学(17471)
自然科学基金(17210)
教育(15120)
(15080)
资助(14970)
(12830)
编号(12653)
(10951)
成果(10402)
教育部(10129)
人文(10018)
(9395)
大学(9161)
国家社会(9129)
重点(9041)
(8973)
(8891)
期刊
(36108)
经济(36108)
研究(22691)
(19582)
中国(13912)
管理(13176)
(11330)
金融(11330)
财经(8674)
学报(7995)
科学(7905)
(7238)
财会(7048)
大学(6982)
学学(6719)
会计(6149)
经济研究(5769)
(5449)
技术(5355)
通讯(4764)
会通(4759)
业经(4729)
问题(4546)
国际(4542)
(4393)
技术经济(4303)
教育(3758)
统计(3690)
理论(3673)
(3637)
共检索到11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俊瑞   张龙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对内部人交易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人员信息优势、强化外部监督以及降低股价波动风险对企业内部人交易行为产生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投资者关注度较低以及内部人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当中,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对内部人交易收益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姚振晔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与难点,内部人交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有效监督内部人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与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一个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文章探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的影响,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会提高内部人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会抑制内部人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2)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在卖出样本中存在截面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两职合一样本组更显著;(3)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发现,基金投资者会提升内部人买入交易的获利能力,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会抑制内部人交易的总体获利能力,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会促进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一方面会抑制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4)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卖出交易的抑制作用存在提高公司盈余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水平三种机制路径。总之,文章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影响内部人交易的研究推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岳琳川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本文对我国市场内部人交易获取超额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监管政策下,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可以获取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而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由于更严重的内部人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交易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投资者关注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信息优势,减少内部人交易的异常收益水平。并且,投资者关注可以减弱内部人由于研发行为的信息优势带来的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本文的发现,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加强内幕信息管理,建立防控打击内部交易综合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倩茹  刘志远  
以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为样本,从股票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视角,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收益不足的成因和缓解机制。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收益不足,且股票流动性低会加剧员工持股计划收益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缓解员工持股计划收益不足;进一步细分机构投资者类型发现,私募、券商、境外合格投资者和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更能缓解员工持股计划收益不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阳瑞  曾爱婷  
近几年来,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希望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和信息优势稳定股票市场、降低投资风险。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仍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本文以1999年至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率波动负相关,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票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汝娟  何新  
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投资期限与权益资本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进一步区分投资期限后,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正相关,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短期机构占优势的上市公司,不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占优势的上市公司,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汝娟  何新  
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投资期限与权益资本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进一步区分投资期限后,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正相关,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短期机构占优势的上市公司,不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占优势的上市公司,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卉娜  何芹  
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都能显著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但它们对重大缺陷的抑制作用并没有强于非重大缺陷;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形,且仅对非重大缺陷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持股比例低于1%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远  花贵如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群  黄谦  
通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来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少勤  任汝娟  曹丹婷  
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及其持股比例提升均可以缓解环境不确定性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一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少勤  任汝娟  曹丹婷  
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及其持股比例提升均可以缓解环境不确定性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一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文章以沪深证券市场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小。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还发现,BETA系数和公司财务风险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盈利水平和独立董事占比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颖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持股是否会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被投资公司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将机构持股比例三等分,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越可能获取标准无保留意见,进一步验证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于信息对称性较好的公司而言,机构持股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公司会更显著。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公司的治理,进而影响审计意见的获取,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永坚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数据为样本,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与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表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其积极治理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