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557)
2022(2323)
2021(2309)
2020(2081)
2019(5002)
2018(4865)
2017(10502)
2016(5727)
2015(6603)
2014(6747)
2013(6866)
2012(6322)
2011(5500)
2010(5737)
2009(5696)
2008(6176)
2007(5742)
2006(5385)
2005(5245)
2004(4610)
作者
(15956)
(13222)
(13175)
(12767)
(8617)
(6375)
(6138)
(4976)
(4932)
(4877)
(4476)
(4457)
(4229)
(4170)
(4151)
(3987)
(3970)
(3895)
(3866)
(3841)
(3306)
(3279)
(3116)
(3075)
(3075)
(2953)
(2926)
(2748)
(2667)
(2644)
学科
(28861)
(27440)
企业(27440)
管理(26956)
(25308)
经济(25258)
(15972)
(13669)
财务(13656)
财务管理(13635)
企业财务(13252)
方法(12879)
数学(11106)
数学方法(10976)
(8176)
(5535)
公司(5320)
业经(5310)
中国(5270)
(5197)
体制(4960)
(4841)
银行(4841)
(4555)
金融(4555)
(4461)
(4072)
(3797)
贸易(3793)
(3746)
机构
大学(86692)
学院(85556)
(37174)
管理(36719)
经济(36331)
理学(30951)
理学院(30727)
管理学(30381)
管理学院(30222)
研究(24109)
中国(23049)
(22956)
(17677)
财经(17458)
(15677)
(12951)
财经大学(12924)
(12201)
北京(11989)
中心(11961)
商学(11656)
商学院(11593)
科学(11293)
(10920)
经济学(10362)
研究所(10032)
经济学院(9244)
(8964)
师范(8924)
经济管理(8910)
基金
项目(45318)
科学(36449)
基金(34542)
研究(34191)
(28144)
国家(27869)
科学基金(25325)
社会(22116)
社会科(21018)
社会科学(21011)
基金项目(18379)
自然(16980)
自然科(16632)
自然科学(16630)
教育(16354)
自然科学基金(16346)
(16175)
资助(15452)
编号(14009)
(13528)
成果(12559)
(11218)
教育部(10326)
人文(10308)
(9991)
项目编号(9584)
重点(9448)
大学(9188)
课题(9029)
(9025)
期刊
(46209)
经济(46209)
研究(28893)
(22265)
管理(15740)
中国(15562)
(13539)
金融(13539)
财经(9669)
学报(8543)
科学(8534)
(8082)
财会(7706)
(7535)
大学(7288)
会计(7237)
学学(6841)
业经(6784)
经济研究(6724)
教育(6506)
技术(6266)
(6237)
国际(6207)
问题(6191)
通讯(5197)
会通(5189)
理论(4652)
(4596)
农业(4554)
技术经济(4482)
共检索到14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李洋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导促进其积极介入公司治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增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金分红是否是异质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价值创造作用,使上市公司绩效提升,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导致上市公司绩效降低;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可能对现金资源不充足的上市公司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李滨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市值比例越来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计量方法研究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专业、信息和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基于CCGINK 2004-2006沪深两市3470家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严清华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型到投资者主导型的演变过程。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两种典型的模式。以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与在推动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投资人资本主义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涛  王广乾  
在阐述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参与动因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这一基本框架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决定净收益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最后,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决策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雅洁  
本文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票上市公司资料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本文研究了使得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机构投资者呈现正相关的传导机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致使公司对高管形成约束并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庆丰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即使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无法战胜市场。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问题是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处理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从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探究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补位的行为能够降低公司债权人与管理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当公司股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采取股权制衡的行为能够缓解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治理作用以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奋强  陶蕾花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治理效应日渐凸显。那么,在差异性融资约束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会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公司更倾向于现金股利支付,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企业会进一步提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机构投资者高介入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要高于低介入公司,且机构投资者的高介入又强化了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与强股权制衡公司相比,弱股权制衡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提高更为显著;在弱股权制衡条件下,随着融资约束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放宽了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选择;在强股权制衡条件下,无论融资约束强弱,机构投资者介入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利达  张文霞  
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一个突出的治理问题,激发上市公司自治型分红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揭示机构投资者是否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内生动力,以及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才是现金分红的内生动力。经验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影响不同,只有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才能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产生正向和相对持续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培涛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集中、控股股东普遍存在以及国有股比例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两类代理问题即"大股东掠夺"和国有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广泛存在。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代理问题的特殊性,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大股东要参与公司治理,应从两方面发挥功能:一是对控股股东进行制衡;二是在国有公司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对国有股东进行"补位",代表股东监督"管理者腐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