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8)
- 2023(6061)
- 2022(5080)
- 2021(4573)
- 2020(3845)
- 2019(8560)
- 2018(8262)
- 2017(15815)
- 2016(8607)
- 2015(8969)
- 2014(8681)
- 2013(8586)
- 2012(7681)
- 2011(6887)
- 2010(6606)
- 2009(6100)
- 2008(6002)
- 2007(5189)
- 2006(4474)
- 2005(3840)
- 学科
- 济(35840)
- 经济(35804)
- 管理(27014)
- 业(26869)
- 企(22013)
- 企业(22013)
- 方法(18897)
- 数学(17331)
- 数学方法(17255)
- 财(11182)
- 农(9645)
- 贸(8345)
- 贸易(8345)
- 易(8156)
- 务(8036)
- 财务(8035)
- 财务管理(8029)
- 企业财务(7783)
- 中国(7285)
- 业经(7102)
- 制(6081)
- 学(6060)
- 农业(5921)
- 技术(5585)
- 融(5561)
- 金融(5561)
- 银(5319)
- 银行(5288)
- 环境(5151)
- 行(4954)
- 机构
- 大学(122793)
- 学院(120705)
- 济(53766)
- 经济(52920)
- 管理(49771)
- 理学(44609)
- 理学院(44177)
- 管理学(43534)
- 管理学院(43336)
- 研究(39138)
- 中国(29917)
- 农(26228)
- 科学(24327)
- 京(24049)
- 财(23371)
- 业大(22350)
- 农业(21185)
- 所(19882)
- 财经(19669)
- 中心(18523)
- 研究所(18390)
- 经(18139)
- 经济学(16512)
- 江(16110)
- 经济学院(15250)
- 财经大学(15006)
- 商学(14628)
- 农业大学(14609)
- 北京(14588)
- 商学院(14510)
- 基金
- 项目(88079)
- 科学(69748)
- 基金(67612)
- 家(61525)
- 国家(61035)
- 研究(56617)
- 科学基金(52275)
- 社会(38907)
- 社会科(37188)
- 社会科学(37175)
- 基金项目(36717)
- 自然(36461)
- 自然科(35721)
- 自然科学(35707)
- 自然科学基金(35134)
- 省(32854)
- 划(28468)
- 资助(27058)
- 教育(25355)
- 编号(20325)
- 部(19692)
- 重点(19386)
- 创(18836)
- 科研(17909)
- 创新(17639)
- 计划(17634)
- 发(17445)
- 业(16956)
- 国家社会(16948)
- 教育部(16780)
共检索到164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善存 林千惠 宋殿宇 高雅琴
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串谋对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的影响,通过对中国IPO市场中两阶段询价制度的分析,构建了存在信息更新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报价策略模型以及发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串谋行为会影响IPO价格;配售比例、市场信息质量、参与申购人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人信息质量等因素亦会影响IPO价格,从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存在串谋情况下首次公开发行成败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结果。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IPO抑价 串谋 串谋比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毕子男 孙珏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地1996~2006年A股市场IPO样本的研究发现:IPO抑价率与IPO政策变量及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和发行配售,对IPO抑价率的降低起到了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发行定价效率。总体上看,现阶段中国A股发行市场定价效率仍然偏低。高抑价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制使股票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议价能力发挥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不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定价效率 IPO抑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罗政东 张文琪
共同机构投资者存在合谋观和治理观,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相较于无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有共同机构投资者企业的审计费用平均高3.30%个标准差。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为了使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化,会与组合内企业形成合谋,增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提高组合内企业信息壁垒。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析师跟踪数量较多时,共同机构投资者导致审计费用增加更明显;而行业竞争程度低、高管持股以及短期偿债压力较小则会削弱两者的正向关系。研究的对象不再仅局限于单一企业和单一机构投资者,而是聚焦于投资组合整体,拓展了共同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后果以及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慧 顾云峰 樊雪迎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IPO抑价 机构投资者 网络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成 关晓林 黄少安
在CARA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构建IPO超募模型和IPO超募-抑价关系模型,研究了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机构投资者行为对IPO超募以及IPO超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表明,IPO超募与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价值评估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乐观,IPO超募越高,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悲观,可能会导致IPO募集资金不足甚至IPO失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风险中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导致更高的IPO超募;在机构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条件下,风险规避系数及风险与IPO超募资金负相关,但它们对IPO超募资金的影响不大。此外,IPO超募金额也与新股配售比例负相关;IPO超募与I...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投资者行为 超募 IPO抑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刘霞
本文以科创板I P O公司为样本,基于地缘关系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合谋报价行为。研究发现,科创板I P O过程中,存在地缘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一致报价概率显著更高;在考虑了信息相似性、锚点报价问题、羊群效应及其他关系类型的替代性解释后,该研究结果依然成立,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涉嫌实施基于地缘关系的合谋报价行为。拓展性分析显示,监管加强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随之改变,存在地缘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一致报价频率降低,微小差异报价频率提升,从而降低了合谋报价嫌疑与被监管机构关注的风险;I PO公司信息环境较好时,机构投资者基于地缘关系的合谋报价嫌疑较低。本文不仅丰富了I PO领域的理论研究,也为舆论关切的机构投资者合谋报价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机理解释。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顺武 孟则
基于2006年之后全流通、保荐制度和放开发行市盈率管制背景下IPO上市的样本,选取了谷歌资讯数量、分析师数量和参与询价的机构数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三个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对于IPO抑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注度越高,IPO抑价则越高;相对于主板而言,由于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具有更高的抑价。
关键词:
IPO 投资者关注 抑价 股票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成 张梦怡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本文构建了投资者拥有私人信息以及情绪异化下的IPO定价模型,研究了投资者结构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占比越大,IPO抑价就越小,但是这种负向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增大而减缓。同时,IPO抑价与投资者情绪异化正相关,但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正向作用越小。并且,当机构投资者占比小于一定的阈值时,投资者结构对IPO抑价的影响会大于投资者情绪异化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异化越大,阈值就越高。基于此,本文认为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培养投资者理性投资对新兴证券市场提高发行效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真凤 周孝华
针对IPO抑价中的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问题,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以机构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推导出机构投资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同质和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抑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时,IPO抑价中只有有意抑价,而无无意抑价;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而抑价中的有意抑价不变、无意抑价增大。
关键词:
IPO抑价 异质预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智章
基于2004年6月~2011年6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折价程度。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 投资者情绪 IPO折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王兴春 贾中正 廖静池
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作为融资产品的"卖方"代表,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它所构建的投资者关系网络,但现有文献对于投行—投资者关系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机构投资者在中国IPO新股发行中的完整询价记录,基于报价参与和报价水平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关系强度测算方法,并由此细致刻画了投行—机构关系对股票发行、定价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投行可以驱动关系机构主动认购其承销的IPO新股,并引导关系机构给出与投行估值水平保持一致的高位报价,进而有效缓解了IPO拍卖制下的"投资者参与不确定性问题"。(2)关系机构的捧场报价显著提高了股票发行价格、增加了投行的承销收入;但是当新股交易价格在长期内逐渐向其内在价值水平收敛时,受到关系机构捧场支持越多的IPO新股,其长期回报率相对越低。(3)投行与机构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互惠的,一旦投行被赋予新股分配权力,它明显倾向于将新股抑价发行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给在前期捧场的关系机构,二者的关系越强,机构报价被认定为"有效报价"的概率越高,而一旦被认定为有效报价,关系机构的新股需求更是将被优先满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仅对机构投资者与股票价格有什么样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兴起是否会改变所谓的"小盘股效应"做一探讨。一、全球范围内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全球范围内机构投资者的崛起,是最近二十多年来世界经济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发展到今天的机构投资者与传统的个人投资者相比,已经达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小可 武迪 高升好
利用中国IPO独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注册制下IPO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谋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注册制下IPO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报价呈现出明显的众数群聚现象,且由部分机构投资者组成的核心团体在多次IPO中报出相同报价,这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系统合谋行为的假设高度一致。从形成原因看,过于严格的高价剔除制度破坏了IPO询价机制下价高者得的竞争机制,是系统合谋的主要推动因素。从经济后果看,合谋报价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报价的信息含量和IPO发行价格,提高了发行抑价,使大量财富转移到机构投资者而非发行人手中,造成了一级市场的资源错配。最后,探讨合谋报价的治理机制,发现雇佣声誉较高的主承销商、加大QFII的参与程度、强化发行人信息披露等方式均可以有效抑制机构投资者合谋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鹏程 周孝华
以百度新闻搜索作为媒体报道数据的来源,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量及报道倾向对IPO发行价的影响,并引入询价机构投资者行为以探究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媒体的非负面报道能够提高IPO发行价,即IPO发行价相对于投资价值进行了向上的调整,而负面报道导致了IPO发行价进行向下的调整。媒体报道对IPO发行价的影响主要通过询价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和报价行为得以实现,研究结果能帮助加深理解"媒体信息—投资者行为—资产价格"的微观机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明
本文通过收集2010年到2015年的IPO企业政抬关联数据、初步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报价数据以及最终IPO发行定价数据,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IPO发行定价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报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报价更高。支持了政府"支持之手"假说;政治关联对于发行方IPO最终发行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机构投资者报价实现的,即机构投资者报价在政治关联影响IPO发行定价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机构投资者报价 IPO发行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