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601)
- 2022(3082)
- 2021(2999)
- 2019(6108)
- 2018(6232)
- 2017(12228)
- 2016(6424)
- 2015(6853)
- 2014(6981)
- 2013(6781)
- 2012(6158)
- 2011(5528)
- 2010(5654)
- 2009(5533)
- 2008(5831)
- 2007(5154)
- 2006(4894)
- 2005(4776)
- 2004(4445)
- 2003(4192)
- 学科
- 济(28580)
- 经济(28542)
- 管理(20605)
- 业(19666)
- 企(18660)
- 企业(18660)
- 方法(12886)
- 数学(11576)
- 财(11534)
- 数学方法(11530)
- 制(10387)
- 务(7756)
- 财务(7754)
- 财务管理(7740)
- 融(7734)
- 金融(7734)
- 企业财务(7600)
- 体(7241)
- 银(7050)
- 银行(7050)
- 中国(6805)
- 行(6734)
- 体制(6580)
- 业经(5533)
- 农(5021)
- 市场(4671)
- 贸(4668)
- 贸易(4664)
- 易(4510)
- 制度(4425)
- 机构
- 大学(91569)
- 学院(88863)
- 济(44127)
- 经济(43302)
- 管理(35925)
- 研究(31378)
- 理学(29719)
- 理学院(29477)
- 管理学(29220)
- 管理学院(29020)
- 中国(28470)
- 财(26075)
- 财经(19245)
- 京(19052)
- 经(17560)
- 所(15458)
- 财经大学(14486)
- 中心(14366)
- 经济学(13986)
- 科学(13670)
- 江(13432)
- 研究所(13105)
- 北京(12999)
- 融(12509)
- 经济学院(12451)
- 金融(12280)
- 商学(11145)
- 商学院(11057)
- 银(10954)
- 院(10944)
- 基金
- 项目(49469)
- 科学(40088)
- 基金(38119)
- 研究(38115)
- 家(31980)
- 国家(31692)
- 科学基金(28177)
- 社会(25336)
- 社会科(24191)
- 社会科学(24179)
- 基金项目(19486)
- 教育(18286)
- 自然(17829)
- 自然科(17453)
- 自然科学(17450)
- 自然科学基金(17166)
- 省(16684)
- 资助(16585)
- 编号(15025)
- 划(14449)
- 成果(12928)
- 部(12561)
- 教育部(11632)
- 人文(10918)
- 制(10901)
- 性(10851)
- 国家社会(10636)
- 重点(10607)
- 大学(10423)
- 课题(10241)
共检索到15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大楷 周成跃 杨大力 彭晓播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政府债券的主要持有人都经历了由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的转变。我国国债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表现出极大的偏向性和垄断性。我国应大力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推进国债市场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周成跃 杨大力 彭晓播
机构投资者是一国国债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努力培养机构投资者,对于深化中国的国债金融市场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地位。 机构投资者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各种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银行和外国投资机构等。从理论上讲,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应是政府证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一般地,政府债券的持有者结构应和资金流量及金融资产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明
本文在梳理美国国债市场若干特征事实的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描述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国债市场的投资行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美元汇率是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行为的影响因素,而美国国债收益率并非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债行为的长期决定因素;尽管中国投资者从投资行为来看似乎在美国国债市场与外汇市场同时扮演价格稳定者的角色,但中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一方面难以扭转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导致美元贬值。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的确是外汇市场上美元价格的稳定者,但并非是美国国债市场上的价格稳定者;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汇率变动的解释力显著高于对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行为的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宇哲 张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比较美国长期国债市场上主要外国投资者的不同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行为特征的可能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市场势力和主动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变化,是导致外国投资者不同行为特征的主要原因。这具体表现在:对于持有较大美国长期国债存量的中国和日本而言,类似做市商角色的市场势力使得其边际投资行为较为谨慎,以避免相应的国债价格变动造成其存量资产的价值波动;欧洲国家的投资行为则显示出风险偏好较高的特点(例如注重收益的逆势投资),这可能是由于它们持有的长期国债占比稳定在低位,从而能够将美国长期国债仅仅当做一类分散风险的...
关键词:
美国长期国债 外国投资者 投资行为比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邵杨楠 陈康洁 廖慧
国债的收益率、收益率的波动性及储备货币地位是影响境外投资者持债动机的重要原因。美国国债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低波动风险和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增强了美国国债的吸引力;日本国债的低波动性使其境外投资者往往在危机时期将日本国债视为避风港。我国国债较高的收益率会加强境外投资者的持债动机,但高波动性不利于债市开放。可从完善境外投资者跨境投资途径、加强外汇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债市开放度。
关键词:
境外投资者 持债动机 收益率 波动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楼继伟 高剑虹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进程正从大思路的圈定走向若干具体技术的处理,国家体改委宏观司的楼继伟、高剑虹撰写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与国债市场的发展》一文,正是这种动向的体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恩新 周俊晨
我国自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经历了由完全的行政摊派到行政、市场手段并用及目前正在向市场化过渡的历程。国债市场的发展变化,已将国债的功能从过去单纯的筹资等财政性功能,拓展到投资、融资、宏观调控货币等非财政性功能。当前,国债作为货币(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已与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赤字、货币发行等共同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指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
国债规模 隐性国债 国债市场功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斌
国债市场化改革中的行政管理辨析王志斌国债市场化,其实质就是在国债运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可以在国债市场化改革中渗入行政管理,它与国债市场化改革方向并不相违背。通过对三类行政管理的具体分析,以期对我国国债市场化改革中的行政管理有个正确的认识。现代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夏林
国债市场投资价值分析中国银行信托咨询公司上海业务部夏林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新兴的国债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与一般企业债券不同,国债是由国家财政收入为担保,具有极高的信誉度,.故称为“金边债券”...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郑孝永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境外各类投资者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规模逐步加大,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但是,由于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所得和转让所得的税收处理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其投资的决心和规模。本文从境外机构投资者基本情况及涉及的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现状、存在的税收问题和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为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境外投资者 债券 所得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王健
本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客观衡量本次股改中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补偿,本文设计了实际对价支付因子,结果发现,在已实施股改的公司中,实际对价支付因子平均仅为0.42,表明流通股东所获得的对价补偿并不高。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将机构投资者按照基金、券商和QFⅡ予以细分,发现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流通股东的对价送达率、非流通股东的对价送出率以及实际对价支付因子均呈现显著负相关,从而验证了Pound(1988)提出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奉行的战略合作假说。上述结果表明,在股改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实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沛瑶 张鹏
文章简述中美利差定价的主要因素,总结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近年来配置习惯、交易活跃度、投资者结构等特征,归纳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最后结合近年中美利差收窄的历史经验和今年来的市场变化,推论境外投资者的行为并非简单跟随中美利差走势,外资增配我国债券市场的空间仍然较大。
关键词:
中美利差 境外投资者 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