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5)
- 2023(12125)
- 2022(10795)
- 2021(9956)
- 2020(8569)
- 2019(19909)
- 2018(19614)
- 2017(39062)
- 2016(20881)
- 2015(23427)
- 2014(23147)
- 2013(23256)
- 2012(21020)
- 2011(18805)
- 2010(18488)
- 2009(17218)
- 2008(17076)
- 2007(14860)
- 2006(12999)
- 2005(11265)
- 学科
- 济(87049)
- 经济(86951)
- 管理(68020)
- 业(67943)
- 企(59842)
- 企业(59842)
- 方法(45711)
- 数学(40000)
- 数学方法(39671)
- 财(27680)
- 务(20033)
- 财务(19973)
- 财务管理(19941)
- 农(19813)
- 中国(19557)
- 企业财务(19156)
- 业经(18652)
- 制(16696)
- 学(16689)
- 地方(15448)
- 贸(15373)
- 贸易(15367)
- 易(14835)
- 理论(14063)
- 农业(13547)
- 和(13497)
- 技术(13396)
- 环境(12411)
- 融(12289)
- 金融(12288)
- 机构
- 大学(301598)
- 学院(297096)
- 管理(125574)
- 济(120053)
- 经济(117572)
- 理学(110262)
- 理学院(109138)
- 管理学(107502)
- 管理学院(106965)
- 研究(91231)
- 中国(68380)
- 京(62689)
- 财(57054)
- 科学(54523)
- 财经(47041)
- 所(44106)
- 经(42943)
- 业大(42122)
- 中心(41464)
- 农(41027)
- 江(40686)
- 研究所(39980)
- 北京(39544)
- 范(37283)
- 师范(36994)
- 经济学(35819)
- 财经大学(35380)
- 商学(34504)
- 商学院(34173)
- 州(33699)
- 基金
- 项目(205355)
- 科学(162944)
- 基金(151962)
- 研究(150600)
- 家(130625)
- 国家(129547)
- 科学基金(113397)
- 社会(96189)
- 社会科(91233)
- 社会科学(91209)
- 基金项目(81529)
- 省(78158)
- 自然(74746)
- 自然科(73027)
- 自然科学(73011)
- 自然科学基金(71744)
- 教育(69361)
- 划(65816)
- 资助(63161)
- 编号(61190)
- 成果(48782)
- 部(46477)
- 重点(44669)
- 创(42771)
- 发(41485)
- 教育部(40706)
- 课题(40446)
- 人文(40245)
- 创新(39685)
- 科研(39437)
- 期刊
- 济(124928)
- 经济(124928)
- 研究(85886)
- 中国(48869)
- 管理(45438)
- 财(45397)
- 学报(43833)
- 科学(40503)
- 农(34905)
- 大学(33840)
- 学学(31896)
- 教育(29286)
- 融(25507)
- 金融(25507)
- 农业(24375)
- 技术(24130)
- 财经(23257)
- 经济研究(20183)
- 业经(19906)
- 经(19561)
- 问题(16109)
- 理论(15193)
- 图书(14979)
- 技术经济(14749)
- 实践(13930)
- 践(13930)
- 商业(13807)
- 财会(13585)
- 科技(13381)
- 现代(13276)
共检索到418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龙振海
本文以2005年到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要约收购为研究背景,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交易期内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交易期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结论表明,在减弱非市场化因素干扰的背景下,受制于本身机制设计的机构投资者并不能显著提升目标公司的价值。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价值 要约收购 公司治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顺武 王梦莹 昌望
本文首次将信息优势划分为具有递进的两层含义,以上市公司重大股权收购事件为样本,并以机构持股变化为判断标准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克服了以往文献仅仅根据投资收益作为判断标准的局限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重大股权收购公告具有明显的价格效应;在存在信息外泄时,机构投资者能够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并做出了准确反应,即机构投资者既具有信息获取优势,也具有信息处理优势。据此,本文首次提出了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优势 股权收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 李梦斐
国内外学者很少有人针对投资者关系与公司价值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为了揭示投资者关系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真正关系,本研究从非财务信息披露和网站互动沟通这个全新视角构建了投资者关系评价体系,利用投资者关系指数模型衡量投资者关系水平。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26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全面采用年报和网站信息,系统地提出公司价值与投资者关系水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假设并加以检验,发现同期公司价值与投资者关系水平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条倒U型曲线,这表明,只有当公司价值处于一定水平时,上市公司才会有更完善的投资者关系计划和政策,才会开展更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此时的投资者关系水平才会达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露
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可以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类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以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证券公司为样本,分别检验他们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行动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
强制要约 投资者保护 市场反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5年6月首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41家2004年度中国A股公司IRM优秀公司和41家配比公司、2006年6月第二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12家2005年度中国A股公司IR优秀公司和12家配比公司,合计1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内在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合力 周立 王博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丽颖 马连福
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并购的实施能够优化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而影响公司的价值,短期的具体表现就是并购活动的实施影响公司股价的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优化公司治理的一种自主性治理机制,通过互动性的信息沟通能够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的短期价值。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9年,沪市钢铁板块发生的40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并公司并购的短期价值效应受到市净率的影响,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市净率影响公司短期价值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市净率 并购 价值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力军
本文以2002~2004年22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两种主要类别,研究了代理问题在哪些公司较为严重,法律对于投资者保护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随着政府层级的提升,国有控制公司价值提高;民营金字塔控制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有负向作用;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其所属公司价值较高;海外上市提高了民营公司价值,但对国有公司的作用不显著;证券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尚存不足。
关键词:
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公司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龚武明
现有的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流动性成本:逆向选择和信息效率。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会增大流动性成本;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通过股票交易使私有信息渗透到股价之中,则会提高信息效率,减少流动性成本。因此,机构投资者与流动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实证问题。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了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和PIN值;进一步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可能导致流动性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认为,监管层应严厉打击机构投资者获取内幕信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应减少机构投资者操纵股票市场等影响股价信息效率的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基金 流动性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
本文创新性地从关系价值理论出发,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质量进行评价并且检验了投资者关系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信任、承诺、满意、沟通指标体系,结合年报、网络两种媒介,更加科学、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质量。该指标体系更加突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本质——非财务信息披露和互动沟通,并且较早地检验了投资者关系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降低资本成本做出的一定贡献,为投资者关系的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实证证据。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 资本成本 投资者关系质量评价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季华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承担何种的角色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用分笔高频交易数据库中分离出机构投资者交易记录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和管理层激励对其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给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幕交易的直接证据,探讨了我国特殊管理层激励状况对其与机构投资者合谋内幕交易的影响,并计算了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而受到的重大损害,指出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内幕交易 管理层激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方飞 范丽
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持股规模和参与持股家数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提升。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妍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导致低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审计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用手投票"及"用脚投票"两种治理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改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薛求知 李茜
本文采用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基金和QFI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所体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我国发展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国际化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