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9)
- 2023(17382)
- 2022(14746)
- 2021(13735)
- 2020(11876)
- 2019(27158)
- 2018(27090)
- 2017(52680)
- 2016(28323)
- 2015(31870)
- 2014(31802)
- 2013(31197)
- 2012(28473)
- 2011(25490)
- 2010(25545)
- 2009(24386)
- 2008(24241)
- 2007(21659)
- 2006(18983)
- 2005(17324)
- 学科
- 济(113848)
- 经济(113694)
- 管理(90421)
- 业(85620)
- 企(73473)
- 企业(73473)
- 方法(54092)
- 数学(47026)
- 数学方法(46466)
- 财(37545)
- 中国(30258)
- 农(29724)
- 制(28002)
- 业经(25688)
- 务(25075)
- 财务(25012)
- 财务管理(24957)
- 企业财务(23824)
- 贸(22001)
- 贸易(21989)
- 学(21590)
- 易(21424)
- 银(20565)
- 银行(20533)
- 行(19491)
- 农业(19129)
- 理论(18856)
- 融(18833)
- 金融(18828)
- 体(18540)
- 机构
- 大学(404286)
- 学院(403913)
- 济(167566)
- 经济(164084)
- 管理(158344)
- 理学(136168)
- 理学院(134764)
- 管理学(132506)
- 管理学院(131746)
- 研究(127965)
- 中国(101296)
- 财(84310)
- 京(83791)
- 科学(74716)
- 财经(66394)
- 所(63277)
- 中心(60173)
- 经(60092)
- 江(59932)
- 农(59824)
- 研究所(56609)
- 业大(55615)
- 北京(52613)
- 经济学(51804)
- 范(50303)
- 师范(49785)
- 财经大学(49326)
- 州(47818)
- 农业(46951)
- 经济学院(46736)
- 基金
- 项目(261899)
- 科学(207289)
- 研究(193061)
- 基金(191823)
- 家(165369)
- 国家(164009)
- 科学基金(142113)
- 社会(123419)
- 社会科(117028)
- 社会科学(116996)
- 省(101521)
- 基金项目(101197)
- 自然(91667)
- 教育(90571)
- 自然科(89567)
- 自然科学(89544)
- 自然科学基金(87944)
- 划(85505)
- 编号(79384)
- 资助(78795)
- 成果(64764)
- 部(59154)
- 重点(58693)
- 发(54904)
- 创(54834)
- 课题(53802)
- 教育部(51608)
- 创新(51257)
- 制(51242)
- 国家社会(50743)
- 期刊
- 济(184658)
- 经济(184658)
- 研究(118121)
- 中国(75607)
- 财(69491)
- 管理(60054)
- 学报(57689)
- 科学(53897)
- 农(53457)
- 大学(44817)
- 学学(42385)
- 融(40452)
- 金融(40452)
- 教育(40299)
- 农业(35751)
- 技术(35291)
- 财经(33606)
- 业经(30197)
- 经济研究(29796)
- 经(28740)
- 问题(24444)
- 贸(21104)
- 理论(19849)
- 技术经济(19599)
- 财会(19455)
- 统计(19334)
- 业(19114)
- 商业(18982)
- 版(18506)
- 国际(18049)
共检索到599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先聪 罗鸿秀 梁静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现有的制度背景探讨了公司内部控制人——控股股东和经理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状及其侵占机理,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内部控制人的动机和能力,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短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静态博弈、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动态博弈,以及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的博弈。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采取监督抑或投机行为与其投资期限、持股比例、监督成本等因素相关;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会增加公司价值,但当机构投资者过于干涉公司行为时也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最后,对如何发展机构投资者和约束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侠 马忠
本文以2013~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制造业公司和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促使公司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者调研制度,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张晓东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与内部控制需求紧密相关。目前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往往站在管理者需求和监管者需求的角度进行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则通常站在监管者角度进行。本文站在投资者需求的角度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索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现状及发展。实证研究表明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着较强的需求 ;投资者对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需求呈现出层次性。重视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协调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 ,建立以管理控制为主导的内部控制系统是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建来 李湘君
实行IPO注册制将对投资者提出新的要求,使投资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实行注册制对投资者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出双方在混合策略下的最优选择,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重要因素,提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建议,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群 黄谦
通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来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盈余管理 内部人控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古继洪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础还很薄弱,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有些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股票首次发行,或是为了应付外部审计、证监会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冰轮 韦婷
本文通过对2011~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控缺陷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在强制实施初期的执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制实施明显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对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质量。不过,上市公司在执行该规范时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结果与其他公开信息矛盾,大量公司倾向于只披露影响程度较轻的控制缺陷,与此同时,内控审计的执业质量也有待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艳丽
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性关系,利用2010—2017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邓氏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风险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2)上市公司对战略目标和效率效果的关注度高于财务报告和法律法规遵循;(3)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依然薄弱;(4)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耦合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道勇
文章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从产权角度向上追溯,具体研究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四个方面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较高,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在资本市场制度发生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变革之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所有权、控制权比例上升但分离度变化不大。另外,实际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层级在逐渐增加。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 所有权 金字塔层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士强 张暖暖
利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依据ERM理论,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内控信息披露六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琴 封华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一)年度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证监会2000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现见2003年3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彩萍 李善民
文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持股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概率和水平,对公司治理起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管理层应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克服国有企业固有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慧慧
文章从内控缺陷的严重性、产生的根源和内控缺陷性质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内控重大缺陷。根据内控缺陷划分标准,采集2010年上市公司的样本,建立内控缺陷数据库,基于内控缺陷数据库制定2010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布图。建立了主要内部控制缺陷与驱动因素的实证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影响内控缺陷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淑蓉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较简单,缺乏自愿披露的动力,这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机制问题。应建立由管理当局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机制,以加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促使上市公司注重内部控制管理,进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清喜 王瑞英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所有者虚位或缺位 ,造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而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双重任职则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的程度。由内部人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更容易发生非公平关联交易 ,同时内部人的效用动机最大化决定了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利益流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