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3)
2023(16575)
2022(14360)
2021(13387)
2020(11462)
2019(26475)
2018(26200)
2017(51560)
2016(27512)
2015(30942)
2014(30607)
2013(30190)
2012(27567)
2011(24623)
2010(24568)
2009(22609)
2008(22416)
2007(19718)
2006(17343)
2005(15281)
作者
(77520)
(64247)
(63895)
(60912)
(41076)
(30658)
(29182)
(25124)
(24392)
(22923)
(22008)
(21494)
(20246)
(20140)
(19922)
(19467)
(19068)
(19018)
(18524)
(18446)
(15732)
(15655)
(15487)
(14668)
(14414)
(14398)
(14162)
(14018)
(12948)
(12577)
学科
(112640)
经济(112514)
管理(83502)
(80639)
(67796)
企业(67796)
方法(56671)
数学(50120)
数学方法(49549)
(32192)
中国(29844)
(28506)
业经(24198)
(22541)
(21732)
财务(21660)
财务管理(21618)
(21365)
贸易(21354)
(20900)
(20740)
企业财务(20665)
地方(19301)
(18725)
银行(18688)
农业(18610)
(18296)
金融(18294)
(17753)
理论(17688)
机构
大学(395382)
学院(391449)
(161684)
管理(159937)
经济(158348)
理学(138901)
理学院(137508)
管理学(135196)
管理学院(134470)
研究(123534)
中国(95651)
(82889)
(77539)
科学(72752)
财经(63048)
(59825)
(57375)
中心(57328)
(55863)
业大(55232)
(55118)
研究所(53924)
北京(52530)
经济学(49425)
(48946)
师范(48520)
财经大学(47276)
(45159)
(44996)
经济学院(44930)
基金
项目(264804)
科学(209478)
基金(194836)
研究(194642)
(168050)
国家(166697)
科学基金(145044)
社会(123844)
社会科(117511)
社会科学(117479)
基金项目(103114)
(100766)
自然(94657)
自然科(92515)
自然科学(92493)
自然科学基金(90830)
教育(89927)
(85105)
资助(81449)
编号(79823)
成果(63869)
(59517)
重点(58050)
(54879)
(54593)
课题(52975)
教育部(51917)
创新(51130)
国家社会(51037)
人文(51012)
期刊
(171014)
经济(171014)
研究(115442)
中国(68611)
(59983)
管理(59332)
学报(57228)
科学(52852)
(48559)
大学(44717)
学学(42044)
教育(38881)
(37854)
金融(37854)
技术(34036)
农业(33431)
财经(31413)
业经(28009)
经济研究(27926)
(26684)
问题(22743)
理论(20630)
图书(19912)
技术经济(19455)
(18992)
统计(18941)
实践(18689)
(18689)
商业(18546)
现代(17290)
共检索到567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文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和机构行为与市场波动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且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和机构交易对于市场波动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机构表现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回避态度。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减小了市场波动,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和交易却显著加剧了波动,这与我国基金普遍存在短视和羊群行为的解释相吻合。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公允价值计量,限制机构投机,提高市场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奕均  牛盼强  
文章采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使用对于市场风险的作用。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既没有加剧市场的整体风险也没有加大市场的系统风险,说明我国财政部推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并未在金融危机期间助推市场风险扩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股市上升、下降、盘整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全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损益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与市场波动呈负相关,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从股市上升、下降与盘整的一个完整周期来看,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都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并没有引发并加速金融危机;相反,从长期看,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危机传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文章以中国2007—2010年沪深两市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4年总计16个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替代变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实证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冬林  毕子男  沈正阳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为考查周期,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越低;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则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场波动率也相应提高。从较长周期来看,机构投资者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也不能得出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加剧或减轻A股市场波动的结论。因此,不应单纯寄希望于大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来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应当着眼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和政策透明度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通过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之后,采用2SLS方法检验了机构稳定市场假说。研究同时发现,机构的交易行为和持股机构的数量加剧了市场波动;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保险、社保、信托和一般法人持股的机构显著地稳定了市场波动,而券商持股显著加剧了市场波动,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世俊  王颖  
CEO风险偏好程度随着职业生涯的演变而存在差异。基于职业生涯关注理论,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CEO职业生涯初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任CEO和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CEO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奠定今后的发展基础,会采取激进的策略增加研发投入;基于短期绩效压力,分析师盈余预测对职业生涯初期的CEO形成业绩目标并以此削弱其增加研发投入的动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关注CEO职业生涯发展、平衡资本绩效压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快速增加,但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波动幅度较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波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影响股市波动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减轻我国股市波动幅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广  
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公开信息构建投资者信任指数,然后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任,而较高的投资者信任水平有利于抑制股价波动。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市场"噪声"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程度,并通过投资者信任提升股价稳定性及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广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陆正华  马颖翩  戴其力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款减值计提率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不显著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若微  张娜  
在我国股票市场一片繁荣,投资者参与市场热情极度高涨,IPO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笔者以投资者情绪指数作为研究主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编制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分析了其与上海A股市场指数之间的关系。笔者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上证A股月度IPO首日平均收益(RIPO)、IPO总量(NIPO)、总市值加权的换手率(TURN)及上证A股每月新增开户数(NIA)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剔除了年消费价格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这两个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构建了上证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的SENT指数。通过一致性和优越性分析表明SENT情绪指数对上证A股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彪  何天  
采用TGARCH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我国股指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也均未起到稳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岳意定  周可峰  
本文在完整的市场结构数据基础上,研究了市场波动性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数据方面,我们采用了深度、高频的Topview数据,既避免了前人在研究数据方面的以偏概全,也让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稳健的实证方法。我们设定了恰当的波动性度量指标,运用了稳健的因果推断方法。并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细腻刻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的波动对上证指数波动有显著的影响,是导致上证指数波动最为主要的原因,法人投资者和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的变动对上证指数的波动几乎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波动还会向法人投资者、个人大户投资者持股比率溢出,这些表明在上海证券市场上机构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