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6)
- 2023(16978)
- 2022(13790)
- 2021(12711)
- 2020(10776)
- 2019(24192)
- 2018(23669)
- 2017(46353)
- 2016(24262)
- 2015(26804)
- 2014(26210)
- 2013(25679)
- 2012(22960)
- 2011(19917)
- 2010(20138)
- 2009(19191)
- 2008(18609)
- 2007(16413)
- 2006(14173)
- 2005(12990)
- 学科
- 业(101876)
- 济(100046)
- 经济(99899)
- 企(93165)
- 企业(93165)
- 管理(92549)
- 方法(46460)
- 财(40181)
- 数学(37694)
- 数学方法(37312)
- 业经(33184)
- 农(31687)
- 务(30070)
- 财务(30018)
- 财务管理(29967)
- 融(28832)
- 金融(28827)
- 企业财务(28472)
- 中国(28319)
- 制(27921)
- 银(26964)
- 银行(26956)
- 行(25768)
- 农业(22426)
- 体(20058)
- 技术(19511)
- 理论(17993)
- 划(17591)
- 体制(17308)
- 地方(17254)
- 机构
- 学院(335143)
- 大学(329158)
- 济(145129)
- 经济(142390)
- 管理(140853)
- 理学(121129)
- 理学院(120128)
- 管理学(118623)
- 管理学院(117975)
- 研究(97595)
- 中国(85939)
- 财(76296)
- 京(65808)
- 财经(59583)
- 经(54160)
- 科学(51640)
- 江(49910)
- 中心(49225)
- 农(46670)
- 经济学(45088)
- 所(44758)
- 财经大学(44440)
- 业大(42451)
- 经济学院(40870)
- 北京(40377)
- 商学(39827)
- 州(39643)
- 商学院(39474)
- 研究所(39330)
- 经济管理(37109)
- 基金
- 项目(219113)
- 科学(177213)
- 研究(166407)
- 基金(163967)
- 家(138415)
- 国家(137171)
- 科学基金(123031)
- 社会(110852)
- 社会科(105396)
- 社会科学(105372)
- 基金项目(86766)
- 省(84964)
- 自然(76963)
- 教育(76246)
- 自然科(75277)
- 自然科学(75261)
- 自然科学基金(74001)
- 划(69412)
- 编号(66918)
- 资助(65469)
- 成果(53056)
- 部(50119)
- 创(49350)
- 重点(48044)
- 制(47983)
- 国家社会(46726)
- 发(45892)
- 创新(45407)
- 教育部(44791)
- 人文(44539)
- 期刊
- 济(160464)
- 经济(160464)
- 研究(98341)
- 财(67167)
- 中国(62727)
- 管理(56945)
- 融(47315)
- 金融(47315)
- 农(44143)
- 科学(40052)
- 学报(38582)
- 大学(32747)
- 学学(31456)
- 技术(30952)
- 财经(30548)
- 农业(29468)
- 业经(27725)
- 教育(26295)
- 经(26129)
- 经济研究(24787)
- 财会(21023)
- 问题(20448)
- 会计(18190)
- 技术经济(18059)
- 业(16974)
- 现代(16597)
- 理论(16283)
- 商业(15477)
- 贸(15257)
- 世界(14875)
共检索到50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单蒙蒙 李蕾 李元旭
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机构共同持股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共同持股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区域金融环境作为内外部治理机制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在股权集中度较低和处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机构共同持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会更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机构共同持股可以通过改善企业产品市场表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共同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抑制作用更强,且长期、稳定的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能发挥更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关注其共同持股情况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注意引导与规范共同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霍勤
本文选取2010—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审计监督、公司内外部治理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三者之间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公司内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越强,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审计监督能够显著增强公司内外部治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蒙蒙 但菊香 宋运泽
基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文章以2014—2019年全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具体探讨了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其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在内部治理环境方面,当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时,员工持股计划更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说明当公司内部披露机制存在缺陷时,员工持股计划改善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增强了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外部治理环境方面,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员工持股计划对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强,表明较好的外部治理环境有利于员工持股计划发挥监督和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更能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除此之外,员工持股计划要素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研究,拓展了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员工持股计划制度的设计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进 孙谦
员工持股计划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模型,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风险高、代理风险高和融资困难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持股比例和有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更好,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的边际效用强于普通员工持股比例。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会受到“搭便车”的影响。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正面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也为企业设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关键词:
持股金融机构 负债融资 债务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吴晓霜 方芳 朱小青
文章选择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差异,并基于内外治理视角探讨了股权集中度和媒体关注度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加大了股价崩盘风险,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大;股权集中加剧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稳定的消极影响,媒体关注平滑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稳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佳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企业,时间范围为2011-2017年,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公司治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公司治理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公司治理则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且显著削弱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芳 余国新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沪深两市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473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债务融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作为企业治理机制的管理层持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债务融资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管理层持股能够有效减弱债务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提出上市公司应该优化债务融资水平、完善管理层股权激励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莉苹
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上市A股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替换债务融资成本度量指标、多个大股东度量指标后结论依然成立。对其中的影响机理检验,发现多个大股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最终抑制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同时本文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多个大股东的监督机制存在替代效应,即内部控制质量削弱了多个大股东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汉文 周中胜
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内部控制会产生什么经济后果?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所获取的银行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相对于金融市场发达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地区表现更为显著;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从内部控制的五个一级指标来看,影响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祥利
本文选取2013—202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分析了企业违规对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违规次数与公司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在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起到了中介作用,违规行为会通过声誉机制和信号传导,降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商业信用,从而增加了违规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加重了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薇 刘昊云 成群蕊
本文从企业债务融资入手,运用放松卖空管制提供的天然准自然实验,分析卖空机制与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提出卖空机制能通过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双重作用分别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和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得出相对不可卖空企业,卖空机制使卖空企业具有较小的融资规模和较为紧缩的债务融资期限。另外,本文还加入信息中介即分析师关注,进而考察卖空机制对债务融资影响的稳定性。实证结果显示,相比不可卖空公司,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削减卖空机制对可卖空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明亚欣 刘念
利用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和企业成长性对机构持股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机构持股对企业研发的促进效果仅体现在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中,在低成长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不明显。
关键词:
机构持股 研发投入 外部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文涛 马超
本文选取2006—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代理成本角度,实证检验金融机构股权改革,特别是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机构债务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革弱化了政府控股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预算软约束",金融机构的债务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代理成本下降。但同时造成企业控股金融机构获取了数量更多的信贷资金,而且控股金融机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金数量越多,过度公款消费、投资盲目扩张越严重,企业的代理成本越高;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弱化金融机构对控股企业的监督作用,形成另一种"预算软约束"。本文的结论表明,在我国金融机构股权改革中,仍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实行股权控制,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永昌
近年来,在社会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下,企业逐步加快了进行低碳经营的脚步,而碳绩效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企业实质的碳减排效果。文章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测算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衡量企业碳绩效,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碳绩效的因素。
关键词:
碳绩效 内部控制 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