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9)
- 2023(2571)
- 2022(2250)
- 2021(2071)
- 2020(1881)
- 2019(4334)
- 2018(4340)
- 2017(8661)
- 2016(4283)
- 2015(4775)
- 2014(4815)
- 2013(4893)
- 2012(4666)
- 2011(4014)
- 2010(4160)
- 2009(3914)
- 2008(3936)
- 2007(3609)
- 2006(3250)
- 2005(3023)
- 学科
- 业(21548)
- 企(20709)
- 企业(20709)
- 管理(19064)
- 济(16856)
- 经济(16836)
- 财(9322)
- 方法(8899)
- 数学(7820)
- 数学方法(7765)
- 务(7638)
- 财务(7635)
- 财务管理(7620)
- 企业财务(7476)
- 制(6912)
- 银(6319)
- 银行(6319)
- 行(6060)
- 融(5877)
- 金融(5877)
- 体(4442)
- 镇(4367)
- 乡(4324)
- 中小(4317)
- 中小型(4317)
- 乡镇(4317)
- 乡镇企业(4317)
- 小型(4317)
- 小型企业(4317)
- 体制(4138)
- 机构
- 大学(63677)
- 学院(62272)
- 管理(27705)
- 济(27256)
- 经济(26621)
- 理学(23572)
- 理学院(23379)
- 管理学(23132)
- 管理学院(23006)
- 研究(17493)
- 中国(17311)
- 财(15636)
- 京(12695)
- 财经(12239)
- 经(11079)
- 中心(9454)
- 财经大学(9227)
- 江(9152)
- 商学(8718)
- 商学院(8668)
- 科学(8589)
- 所(8463)
- 北京(8213)
- 经济学(7908)
- 州(7736)
- 融(7534)
- 金融(7386)
- 研究所(7269)
- 银(7261)
- 经济学院(7121)
- 基金
- 项目(38968)
- 科学(31536)
- 基金(30388)
- 研究(27778)
- 家(25681)
- 国家(25467)
- 科学基金(23011)
- 社会(18373)
- 社会科(17549)
- 社会科学(17543)
- 基金项目(16360)
- 自然(15894)
- 自然科(15578)
- 自然科学(15575)
- 自然科学基金(15309)
- 省(13910)
- 教育(12957)
- 资助(12856)
- 划(11778)
- 编号(10629)
- 部(9277)
- 成果(8615)
- 教育部(8393)
- 人文(8245)
- 重点(8070)
- 创(7980)
- 制(7719)
- 大学(7677)
- 科研(7675)
- 项目编号(7579)
共检索到9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硕 王文举
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这种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动态仿真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指出,严厉的事前监管、完善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以及更高的监管者素质可以有效地杜绝机构投资者侵害违规行为的出现。本文通过运用经济仿真方法对股票市场具体违规行为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将股票市场监管、博弈论与经济仿真这三个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对股票市场监管的研究手段,在经济学研究中做出了一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经济仿真 机构投资者 财富侵占 遗传算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军 居佳欢
A股市场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管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和大股东为实现系统动态均衡而进行博弈的过程。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主线,构建大股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和大股东的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复制动态相位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违规减持 监管 演化博弈 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白兰 邹建华
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直接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证券市场的瘫痪。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法律规则、股权集中度和证券监管力度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问陶 路志刚
中国证券市场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处违规者就可以从根本上遏止这种造假成风、违法违规现象泛滥的势头。本文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的分析,指出加大执法力度可以在短期内减少违规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问题,需要制订一套考核证券监管工作的指标体系,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从而真正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证券市场 金融监管 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飞鸽
详细阐述了一个没有被双方接受的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组合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结论:从长远来看,为更有效抑制金融违规行为的发生,加重对被监管者的处罚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措施却是加重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加强对监管者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
监管者 被监管者 违规行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盛
本文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监管当局之间的博弈。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混合策略均衡,即证券市场中有一定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有不诚实行为,而政府监管部门也仅仅只能对其中一定比例的机构投资者进行查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 混合均衡 违规概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湘萍 房艳敏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05~2012年间352家违规上市公司及其配对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并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其看重短期获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分类来看,相比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与被投资公司不具有商业关系的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企业年金、保险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与被投资公司具有商业关系的非独立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违规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瑶 朱玉杰 胡晓元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和平 曹家和
在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兴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监管问题,通过博弈论模型探讨了促使外资在并购中减少违规行为的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完善中国外资并购的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者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力度是解决我国外资并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监管 上市公司 博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旭光 郑丽娟 陈继蒋 陈颖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同时因为我国的特殊经济模式,监管在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性会产生投机行为,中小投资者往往就成为股市博弈的牺牲品。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市场过热和市场低迷两种情况下,监管者颁布政策和中小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以求规范股市投机行为,维护各方利益均衡,达到市场稳定发展。本文的分析表明监管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均衡策略主要取决于其得到的效用和付出的成本,在不同的临界值下存在不同的均衡结果。最后针对本文的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监管者 中小投资者 博弈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以2008~2012年的违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与影响投资者评价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声誉的审计师不仅能帮助企业减少违规行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劝说客户修改财务报表以避免重大错报的发生;违规程度与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表明违规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负面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对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客户违规产生负面反应,但他们并不关注高声誉审计师客户的违规程度。结论表明,我国大力推行的事务所品牌建设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违规行为 投资者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尚洪涛 孙岩
首先,以2002~2013年间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依据上市公司违规原因将研究样本进一步分为财务违规组和非财务违规组,研究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的交投活跃程度和出入市的愿望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显著强于非财务违规公告。其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影响的程度远远高于处罚公告。
关键词:
财务违规 立案公告 投资者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强制预告 分析师预测 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