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4)
- 2023(13595)
- 2022(11810)
- 2021(11280)
- 2020(9470)
- 2019(22148)
- 2018(21742)
- 2017(42304)
- 2016(22615)
- 2015(25526)
- 2014(25078)
- 2013(25227)
- 2012(23289)
- 2011(21085)
- 2010(20601)
- 2009(18913)
- 2008(18428)
- 2007(15851)
- 2006(13691)
- 2005(12197)
- 学科
- 济(96793)
- 经济(96681)
- 管理(65525)
- 业(62415)
- 企(51556)
- 企业(51556)
- 方法(47887)
- 数学(42678)
- 数学方法(42351)
- 中国(26139)
- 农(24408)
- 财(24384)
- 业经(19502)
- 贸(19159)
- 贸易(19149)
- 易(18621)
- 学(18414)
- 地方(17879)
- 制(17543)
- 农业(16134)
- 务(16005)
- 财务(15944)
- 财务管理(15921)
- 企业财务(15279)
- 环境(14558)
- 融(14464)
- 金融(14463)
- 银(14294)
- 银行(14259)
- 和(14188)
- 机构
- 大学(324824)
- 学院(319294)
- 济(137086)
- 经济(134549)
- 管理(131120)
- 理学(114591)
- 理学院(113372)
- 管理学(111688)
- 管理学院(111108)
- 研究(107667)
- 中国(82932)
- 京(69607)
- 科学(63747)
- 财(61060)
- 所(52602)
- 财经(50421)
- 中心(49091)
- 研究所(47978)
- 农(47460)
- 经(46352)
- 业大(45706)
- 北京(44709)
- 江(43347)
- 经济学(42510)
- 范(40563)
- 师范(40239)
- 院(38896)
- 经济学院(38531)
- 财经大学(38102)
- 农业(37074)
- 基金
- 项目(222262)
- 科学(176555)
- 基金(165714)
- 研究(162476)
- 家(143581)
- 国家(142464)
- 科学基金(123603)
- 社会(105259)
- 社会科(99948)
- 社会科学(99926)
- 基金项目(88184)
- 省(81577)
- 自然(80297)
- 自然科(78507)
- 自然科学(78488)
- 自然科学基金(77139)
- 教育(73783)
- 划(70284)
- 资助(69042)
- 编号(64739)
- 成果(51866)
- 部(50971)
- 重点(48699)
- 发(45940)
- 创(45686)
- 教育部(44367)
- 国家社会(44099)
- 课题(43344)
- 人文(43045)
- 创新(42641)
- 期刊
- 济(141272)
- 经济(141272)
- 研究(95666)
- 中国(58433)
- 学报(47785)
- 管理(46596)
- 科学(45521)
- 财(44901)
- 农(41851)
- 大学(36925)
- 学学(34761)
- 教育(30388)
- 融(29477)
- 金融(29477)
- 农业(29422)
- 技术(25505)
- 财经(25010)
- 经济研究(23657)
- 经(21241)
- 业经(21093)
- 问题(18879)
- 理论(16461)
- 图书(15888)
- 贸(15855)
- 技术经济(15641)
- 业(15580)
- 实践(14763)
- 践(14763)
- 世界(14479)
- 科技(14432)
共检索到460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枫
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季度交易数据分析了机构交易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并非总是具有稳定股市的功能。机构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随着投资者类型、股票市值和流动性水平、市场结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后股改"时代,市场将面临非流通股股本减持的巨大压力,政策制定部门应将机构与中小股东利益集合起来,针对不同市场情况机构买卖单产生的不同影响,制定公平有效的政策和监管机制。
关键词:
机构交易 价格波动 中国股票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孟海 周爱民
本文通过对股市内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Watanabe(2002)的模型,对中国股市交易者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市的波动率与自相关性之间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股市收益在价格下降时,比价格上升时更具有负自相关性;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交易行为,而且波动率越大,正反馈交易越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谢敏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璐 庞皓
由于我国股市和债市的相对分割,使得对其波动溢出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市场间资源配置、信息流动等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构建股市和债市D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Wald和LR检验发现,两市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整体溢出影响较低。通过VECM模型分析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股市之间的内在波动关系,发现交易所市场较银行间市场对股市波动影响更大,而银行间市场受交易所市场波动更剧烈。总的来看,我国目前金融资源在两市配置效率较低,资本和投资主体未形成有效连动体系,市场风险难以释放分散,因此需构筑市场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平 谷慎
融资融券业务对有效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单边市"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股市的波动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融资融券标的股票重新编制了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含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前后股市波动率的变化,以及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在整体上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具体而言,融资交易加剧了股市波动,而融券交易则减小了股市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沪深股市内幕交易者的隐蔽交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沪深股市中的内幕交易者具有隐蔽交易行为;合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显著长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者的交易时距;内幕交易者的交易时距与交易规模以及买入日到信息公布日的时长显著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幕交易者 隐蔽交易 交易时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涨跌停限制 磁吸效应 改进GARCH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雁茜
证券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活动都需要向经纪商、交易所和税务机构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些直接由投资者缴纳的税费称为证券交易的显性成本(或直接成本),通常包括印花税、过户税、交易所手续费和佣金等。这一成本直接作用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和交易决策,从而无疑会对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作用的具体方向和程度的讨论,是当前市场微观结构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亦秋 丁竹英
近年来,融资交易在我国两融业务的发展中占绝对优势,交易规模持续放大。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的双向反馈机制的基础上,进而以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沪深融资余额日变动率为考察对象,以2010年3月31日至2016年12月26日为时间跨度,运用GARCH模型研究在不同股市行情中,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反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整时段来看,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具有正反馈效应,但整体上影响力度有限,效果微弱。从股市的上涨与下跌时段来看,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的正反馈效应非常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助长助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杰 朱文俊
通过199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数据为样本,根据简单标准差和基于GARCH-M模型的条件标准差,对上证综合指数与6个国外综合股价指数的波动程度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是,相对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国股市的波动程度比较剧烈;但相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股市的波动尚属温和。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根源在于新兴市场投资者对股市正常配置资本和积累财富的作用没有真正理解,对股市的持久性没有把握和信心。推进法治,建立良好的规则和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
波动 综合指数 标准差 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金堂 罗猛
基于中国股市波动特征构建了中国股市的两类机构投资者(积极投资策略和保守型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理性模型。随后,借助计量软件对上证指数的时序数据和这一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分析这两个有限理性投资者对上证指数的超额波动所起的作用。最后,利用格兰杰检验法,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解释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之的
选取1999—2013年的上证指数,以市场化指数和对外依存度指代经济体制转换,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否通过经济体制转换作用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股票指数存在强烈的负相关,但市场化指数通过人民币汇率作用后对股票指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依存度通过人民币汇率作用后也与股票指数呈负相关,且三项的系数都很大,即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影响多个参数,进而可能造成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廷辰 张舒
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剧烈,这使得学界有必要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投资者)对加剧或降低股市波动率所起的作用。文章使用2001年~2013年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在控制了不同股票的市值之后,对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对该股票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对于流通市值大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并未对其波动率造成显著影响,但对于流通市值小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显著增加了其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