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2)
2023(16209)
2022(13978)
2021(13033)
2020(10708)
2019(24576)
2018(24556)
2017(47223)
2016(25595)
2015(28642)
2014(28871)
2013(28742)
2012(26816)
2011(24271)
2010(24507)
2009(22491)
2008(21646)
2007(19040)
2006(17079)
2005(15461)
作者
(75278)
(62516)
(62144)
(59008)
(39947)
(30069)
(28275)
(24570)
(23879)
(22476)
(21350)
(21311)
(20155)
(20014)
(19246)
(19212)
(18446)
(18273)
(17829)
(17811)
(15699)
(15553)
(15071)
(14393)
(14145)
(13910)
(13898)
(13724)
(12744)
(12307)
学科
(120891)
经济(120779)
管理(69186)
(65291)
(51750)
企业(51750)
方法(44872)
数学(38551)
数学方法(38165)
中国(32053)
地方(31638)
(30266)
(25754)
业经(25646)
(23324)
农业(21113)
(18865)
(18861)
贸易(18846)
(18089)
环境(17968)
地方经济(17915)
(17415)
理论(17257)
(16775)
金融(16772)
(16722)
银行(16661)
(16039)
技术(16032)
机构
大学(365204)
学院(364362)
(150557)
经济(147278)
管理(139532)
研究(131743)
理学(119553)
理学院(118069)
管理学(116058)
管理学院(115411)
中国(97804)
科学(81651)
(79952)
(67454)
(66772)
研究所(61260)
(60258)
中心(58200)
(54839)
业大(53708)
财经(52760)
北京(51275)
(50933)
师范(50467)
(48097)
(47765)
农业(46795)
经济学(45115)
(44697)
师范大学(40928)
基金
项目(244157)
科学(190964)
研究(179292)
基金(174765)
(152701)
国家(151386)
科学基金(128710)
社会(112299)
社会科(106212)
社会科学(106185)
(95800)
基金项目(93095)
自然(82861)
教育(81248)
自然科(80835)
自然科学(80820)
(80735)
自然科学基金(79356)
编号(73430)
资助(71666)
成果(59916)
(56349)
重点(55003)
(53027)
课题(51420)
(50101)
创新(46733)
科研(46065)
国家社会(45657)
教育部(45050)
期刊
(177444)
经济(177444)
研究(113908)
中国(74678)
学报(57548)
(55244)
科学(54095)
管理(52705)
(49285)
大学(42944)
教育(42595)
学学(40232)
农业(38322)
(32806)
金融(32806)
技术(32626)
经济研究(28499)
业经(28206)
财经(25723)
问题(22786)
(22096)
图书(20108)
(19749)
技术经济(18872)
资源(17739)
科技(17542)
理论(17230)
现代(16861)
商业(16365)
(16271)
共检索到557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延  李晓津  
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来研究机场吞吐量增长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0-2012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北京市GDP作为基础数据,并且将这些年的面板数据分割为1990-1999年、1991-2000年……和2003-2012年等14个时间段,滚动检验机场吞吐量与地区GDP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新候机楼投入使用后,北京经济发展对航空运输发展均存在单向的格兰杰解释,即北京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地方机场的发展,而北京机场的发展却没有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雪妮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政府纷纷培育临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文在对国外研究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公司报表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为例,分析其对北京市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2006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贡献了北京市GDP的8.6%,并影响到80万个就业岗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文  
文章从临空经济的增长极作用以及区域空间再结构效应出发,讨论了临空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经济互动的耦合作用机理,并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对北京南部临空经济区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对接的促成机制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等给出框架性建议,以寻求对京冀区域合作关系新的理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忠权  王章郡  
研究民航运输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判断机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选取白云国际机场1986—2009年、2004—2009年两个时间段的航空运输量和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二者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广州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白云机场的发展,而白云机场的发展却未能给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相对于旧机场而言,新白云国际机场修建后航空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反而在减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薛俊菲  
首先构造了机场发展规模作用于其与都市区各类空间之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以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仍然处于区域带动机场发展的阶段,机场对城市的辐射效应微弱,中心城区对机场客货运业务的带动较市域经济强,腹地活跃的商务活动和发达的都市服务业,为机场提供了总量支撑;江宁区与机场业务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货运层面,机场货运业务的发展推动了江宁经济,反之,江宁区对机场货运的带动不甚明显;机场运营对其所在地禄口街道的经济影响微弱,而禄口街道对机场客运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在货运方面,由于街道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航空货运需求普遍不强,因此其对货运业务的推动很不明显。可以预见,随着机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南京禄口机场将从依托城市发展转向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并对禄口街道和江宁区产生明显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允春  
随着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中枢机场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 ,重点论述了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的作用 ,以及实施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沈微   吴桑  
选取2005-2020年间反映无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和反映苏南硕放机场运输能力的指标建立VAR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探究苏南硕放机场与无锡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并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定量分析机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论显示,无锡地区经济发展与机场旅客运输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正反馈作用,但对于机场货邮运输作用不显著,临空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桂红  
利用市场负效应的原理,分析了天津机场吞吐量流失的原因;然后用回归预测分析方法,将天津机场纳入京津冀经济圈,预测了天津机场的理论(实际应发生)吞吐量。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天津与北京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国家对机场投入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天津机场的旅客不得不乘2个小时的地面车辆到北京首都机场进出港,故天津机场的吞吐量一直上不去。对天津机场管理者的启示是机场的正确定位非常重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姝威  朱三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忠才  
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对湘鄂渝黔边区1988~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旅游收入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旅游产业发展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约0.26%。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2007年间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与投资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明显,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衍变和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见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本文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京沪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联系,得出结论:京沪两地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带动作用,而且上海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更大,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于后一期。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上海地区只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京沪两地均存在经济增长内部的跨期影响。因此,对于京沪两大中心城市而言,为了推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都要继续着力发展金融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