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1)
- 2023(3698)
- 2022(3368)
- 2021(3444)
- 2020(2893)
- 2019(6459)
- 2018(6586)
- 2017(12281)
- 2016(7045)
- 2015(7986)
- 2014(8094)
- 2013(7796)
- 2012(7607)
- 2011(6722)
- 2010(7083)
- 2009(6750)
- 2008(7065)
- 2007(6621)
- 2006(6016)
- 2005(5768)
- 学科
- 济(24365)
- 经济(24306)
- 管理(22409)
- 业(21717)
- 企(16989)
- 企业(16989)
- 农(10910)
- 方法(10000)
- 财(8089)
- 数学(7961)
- 数学方法(7642)
- 农业(7441)
- 制(7349)
- 中国(7169)
- 学(6790)
- 业经(6077)
- 理论(6021)
- 银(5376)
- 银行(5367)
- 务(5064)
- 行(5058)
- 财务(5041)
- 财务管理(5018)
- 教学(4851)
- 贸(4811)
- 贸易(4804)
- 企业财务(4734)
- 教育(4723)
- 易(4683)
- 体(4636)
- 机构
- 大学(104709)
- 学院(101887)
- 管理(39454)
- 济(38684)
- 经济(37667)
- 研究(34695)
- 理学(33400)
- 理学院(33006)
- 管理学(32179)
- 管理学院(31999)
- 中国(28438)
- 京(23023)
- 科学(21014)
- 财(19876)
- 农(19870)
- 所(18248)
- 中心(17148)
- 江(17125)
- 研究所(15979)
- 范(15769)
- 师范(15621)
- 业大(15472)
- 农业(15148)
- 财经(15014)
- 北京(14888)
- 州(13589)
- 经(13447)
- 师范大学(12683)
- 院(11743)
- 省(11489)
- 基金
- 项目(61120)
- 科学(48546)
- 研究(45389)
- 基金(45017)
- 家(39230)
- 国家(38873)
- 科学基金(33371)
- 社会(27977)
- 社会科(26239)
- 社会科学(26232)
- 基金项目(23260)
- 省(22692)
- 自然(22239)
- 教育(22106)
- 自然科(21801)
- 自然科学(21798)
- 自然科学基金(21420)
- 编号(19789)
- 划(19750)
- 资助(19300)
- 成果(17972)
- 部(14031)
- 重点(13460)
- 课题(13145)
- 教育部(12221)
- 大学(12067)
- 项目编号(11866)
- 创(11823)
- 发(11798)
- 性(11680)
共检索到16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迅华 吴鼎 卫强 陈国青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数智技术的管理决策广泛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以训练模型。然而,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使用和模型训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偏差(包括数据观测和提取中的采样偏差以及模型构建中的拟合偏差);同时,在情境应用中,模型所做出的预测和推荐会对不同用户的感知、态度、行为选择和观点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行为偏差(包括用户活动的选择偏差和行为表现的表达偏差)。一方面,行为偏差被带入到用户行为数据中,通过算法训练的过程被机器学习模型所习得,产生新的模型偏差;另一方面,模型偏差在系统应用中被输出,在情境交互中干扰用户的自选择及行动,引发新的行为偏差。这样的循环使得模型偏差和行为偏差往复重塑,在交互和习得过程中持续放大和扩散,不仅会导致模型算法的效力降低甚至失效,而且也会使得用户陷入有偏的信息环境,形成信息茧房等行为困境。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对于这些偏差问题的研究是各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对机器学习和用户行为中的偏差问题及其循环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界定分析了其科学内涵、结构机理、性质特征、实践影响和管理意义,并对若干前沿研究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梳理凝练,对相关偏差辨知和纠正策略进行了解析阐释,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探索路径进行了前瞻展望。本文工作为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管理学领域的方法创新和赋能创新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新视角,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应用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乔运超
课堂观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的课堂观察中,一些观察者因个人主观认知偏见、专业职责偏位、心理优势偏误,导致其观察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影响了课堂观察研究的科学性。唤醒观察者客观公正的价值信念,从浅层评判走向深度合作,从虚空描述走向扎实改进,创造和谐平等的讨论交流空间,提升课堂观察科学性与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兰
以教师"工作坊"研修为视角,对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目标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缺乏"元认知策略""他者经验借鉴不足""情感投入不足"是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矫正当下工作坊教师研修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在研修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加强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促进个体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促进教师个体对"他者"的借鉴,激活教师的经验整合;再次,强化情感支持,构建积极向上的共同体文化。
关键词:
工作坊 教师学习 执行偏差 矫正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鹏
在企业合作中,存在着忽视或轻视比较利益、合作战略、文化契合以及合作对风险与灵活性的作用的二重性等倾向,导致合作效能低下,甚至造成重大损失。消弭这些偏差,有助于企业通过合作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合作 偏差 矫正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思贤 那晋领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用户(借贷双方)普遍存在启发式简化、自欺效应、情绪和自我控制、社会交互效应等认知偏差,但其表现和特征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信贷市场。在非完全有效市场上,P2P用户的认知偏差容易产生定价错误并导致资金错配。为提升P2P市场上资金的配置效率,应优化平台信息披露机制,实施"去刚兑"的还款保障措施,增强利率弹性,加大对P2P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强化P2P行业的监管和指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东辉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正彪 张炜 戚景琳
本综述旨在揭示国外关于用户在线信息搜索中认知偏差的研究现状,以帮助其他学者对该领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遵循系统综述思想,纳入来自8个学术数据库的104篇文献,分析出版趋势、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4个维度。近年来,对用户在线信息搜索中认知偏差的研究逐渐增多,反映了学者们对该领域的日益关注。这些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来自心理学和传播学。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认知偏差的类型、成因、认知偏差对信息搜索的影响和纠偏策略4个研究子主题。此外,我们观察到研究趋势表明实验法是当前研究中采用最频繁的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济益 许诺
分税制下的地方政府具有财政理性,并利用征地增加财政收入,于是,在征地过程中出现了"饥饿式"征地,突破和模糊"公共利益"界限;寻求超额土地出让金,忽视土地财政的脆弱性;财政理性使地方政府追逐"数字"政绩,成为道德风险聚集的组织;地方政府突破和模糊"公共利益"界限,与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等诸多问题。矫正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偏差的路径是厘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规范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强化土地财政的风险意识,拓展和夯实地方财源的基础;推崇理性的政绩考核制度;务实地界定"公共利益",健全和完善征地程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雪莲 赵璐曼
本文在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出口和投资均受到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研究了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的消费问题。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与2016年第二季度政策调查匹配数据,从更具现实意义的消费者主观心理角度,考察了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以及该认知偏差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普遍存在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高财富水平、高学历和年轻群体中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比重更高。(2)他人信息完整程度可以修正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3)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对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具有享乐特征的消费支出和耐用品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财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则会促进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明洪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的战略偏差及其纠正杨明洪一、推进工业化的战略偏差与非城市化趋向是制约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两个关键因素1979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在人民公社时期不可想象的财产支配权,由此而产生的激励机制,曾导致农业长达5年的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红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学校日渐萎缩、乡村小学班级规模逐渐缩小的当下,小学全科教师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其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上一直存在诸如核心概念偏颇、培养观念偏误、培养定位偏狭、培养机制偏离及培养课程偏失之类的问题,明显制约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为此,文章提出应厘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念、端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观念、瞄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定位、匡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机制、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杰 曲伟强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行为主体的复合性、利益差异化、动机逆向差序以及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中表现出的自我扩张、追求趋同、过度畸形的"行政区行政"状况以及沉没成本巨大、过度负债、短期化与表面化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增多。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约束力量不足等严重的运行机制缺陷是其行为偏差频出的主要根源。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运行机制,突出政府行为的隐性成本和政绩的外延成本,实现城市治理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公众利益保障渠道,硬化机制的约束力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启发式 框架依赖 相对理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志英 葛世伦 苏翔
云用户的数据安全风险感知对云计算的发展非常重要。借鉴心理学理论中的乐观偏差,基于"前因→乐观偏差→结果"的研究逻辑,从个体云用户视角研究数据安全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及其影响。对201个被试的实证分析表明,云用户对数据安全风险感知总体上不存在乐观偏差,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乐观偏差,机密性的风险感知负向乐观偏差最大,可用性的次之,完整性的最小。机密性和可用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受以前经历的显著影响,完整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受事件可控性的显著影响。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均显著影响云用户有效的安全管理决策。研究结果为从信息安全心理学层面分析云用户数据安全风险感知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朋波
为什么那些竞争意识强、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会在极短时间里失去市场地位?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恐怕是这些企业对"竞争"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竞争意识越强就败得越快。长期以来,竞争都是社会的一种基本形态和活动,尤其是工商企业间的竞争由于关系到它们的生死存亡和市场地位更是显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如今,"竞争"这个词在商界更是变得炙手可热,可以说,现在的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如果不谈谈市场竞争之激烈和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很有可能会认为是不懂得洞察环境、甚至是不合格的表现,而波特教授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也成为了MBA和EMBA课堂上必
关键词:
竞争战略 竞争意识 认知 行为 偏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