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0)
2023(14437)
2022(12371)
2021(11904)
2020(9845)
2019(22736)
2018(23083)
2017(42538)
2016(23838)
2015(26852)
2014(26687)
2013(25463)
2012(23213)
2011(21007)
2010(21241)
2009(19170)
2008(18523)
2007(16088)
2006(14333)
2005(12710)
作者
(63603)
(52439)
(52268)
(49779)
(33541)
(25163)
(23915)
(20432)
(20143)
(18839)
(18165)
(17515)
(16692)
(16619)
(16226)
(16022)
(15602)
(15589)
(14973)
(14971)
(13188)
(12883)
(12449)
(12162)
(11904)
(11819)
(11796)
(11609)
(10481)
(10390)
学科
(81975)
经济(81869)
管理(65573)
(61824)
(53960)
企业(53960)
方法(35966)
数学(30065)
数学方法(29637)
中国(27928)
教育(23657)
(21818)
(21468)
技术(20616)
业经(20382)
(19551)
理论(19405)
(18277)
地方(16696)
(15086)
贸易(15076)
(14677)
金融(14676)
(14651)
(14535)
银行(14498)
农业(14105)
(14073)
(13907)
技术管理(13153)
机构
大学(321149)
学院(315280)
管理(122985)
(119314)
经济(116419)
研究(109324)
理学(106174)
理学院(104920)
管理学(103109)
管理学院(102491)
中国(77007)
(70341)
科学(65633)
(56279)
(53947)
(52037)
师范(51704)
研究所(49018)
中心(47994)
(47071)
北京(45807)
财经(43936)
(43725)
业大(43042)
师范大学(42381)
教育(42170)
(40025)
(39765)
(38143)
技术(36733)
基金
项目(212178)
科学(168530)
研究(165118)
基金(150072)
(128852)
国家(127587)
科学基金(109872)
社会(100827)
社会科(95298)
社会科学(95276)
(84083)
教育(82376)
基金项目(79319)
(72356)
编号(69761)
自然(69235)
自然科(67625)
自然科学(67611)
自然科学基金(66386)
资助(60409)
成果(59792)
课题(50946)
重点(48278)
(48196)
(47802)
(46138)
创新(43763)
项目编号(43469)
教育部(42312)
(41500)
期刊
(132174)
经济(132174)
研究(105984)
中国(72505)
教育(70847)
管理(47121)
学报(44802)
科学(42392)
(41361)
(38756)
大学(35446)
技术(31978)
学学(31336)
农业(27209)
(26918)
金融(26918)
业经(20765)
财经(20650)
经济研究(20617)
图书(18513)
(17662)
职业(17319)
科技(16467)
问题(16326)
(15557)
论坛(15557)
理论(15308)
(14878)
技术经济(14762)
实践(13999)
共检索到48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尧  王运武  
未来教育将进入人机教师协作共存的"双师"时代,机器人教师作为人工智能教师的典型代表之一,愈来愈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筛选得到的有关机器人教师的51篇有效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国际机器人教师研究现状。研究发现:1)机器人教师理论重在拓展机器人教师的定义与角色,发展理论支撑与关键技术;2)机器人教师设计与开发聚焦于智能教育系统的构建,关注教与学功能策略的实现;3)机器人教师教学应用强调知识传授与行为培养,创造机器人教师独特价值;4)机器人教师教育评价旨在探索多样、科学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策略、结构的变革。本研究还探讨了机器人教师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建议,以期为我国机器人教师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伟   董悦   李纯青  
在缺乏家人、朋友和宠物陪伴以及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智能社交机器人未来在日常陪护、情感陪伴和情感抚慰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补充作用。虽然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消费行为研究多有关注,但聚焦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还极为稀缺。因此,该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从关系类型、形成机制和影响后果这三方面总结出人机情感关系研究的现有理论框架并指出其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全景式呈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脉络,启发学者们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同时,论文也为人工智能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群体、开展情感导向的智能社交机器人设计以及政府制定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业规范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伟   董悦   李纯青  
在缺乏家人、朋友和宠物陪伴以及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智能社交机器人未来在日常陪护、情感陪伴和情感抚慰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补充作用。虽然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消费行为研究多有关注,但聚焦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还极为稀缺。因此,该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从关系类型、形成机制和影响后果这三方面总结出人机情感关系研究的现有理论框架并指出其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全景式呈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脉络,启发学者们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同时,论文也为人工智能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群体、开展情感导向的智能社交机器人设计以及政府制定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业规范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展妮  张国亮  
总结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指出构建图书馆机器人系统亟需掌握的三项主要关键技术,深入分析每一项技术的研究特点,并展望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海荣  吴瑜  
根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结合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设计等课程内容,以Freescale16位单片机MC9SXEP100作为核心处理器,开发轮式机器人创新实验平台,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通过比赛项目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比赛要求,在轮式机器人实验平台的基础上扩展相应的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对学生能力进行检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机器人创新实验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莉  孙新宇  
本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二者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显著,在中、高劳动力成本地区不显著;(2)产业协同集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伴随产业协同集聚跨越门槛值,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3)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其中,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系数由负转正外,其余行业均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向影响。未来中国要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应用,以产业协同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振   赖伟   郑应宏  
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为旅游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新的动力。该文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中国省级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并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发现:1)机器人应用驱动了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机器人应用可以通过增强地区旅游业密集度和提高旅游行业竞争性两条路径,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减少旅游业一般性人力资本可以强化机器人应用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4)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该研究为理解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合理利用机器人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证依据和策略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鹏   梁琳   齐荻  
工业机器人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传统劳动力的重要替代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创造性破坏的环境,其能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既可通过提升高素质人才需求、改善劳动力结构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又可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财务风险较高、国有企业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较高的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拓展了工业机器人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范畴,对推动企业劳动力要素转变、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及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礼林  赵蔚  刘阳  王彦宇  
为厘清国际近十年(2010—2019年) K-12领域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选取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ERIC、Wiley数据库的19篇高质量实证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机器人教育主要面对小学生开展小样本、短周期的研究,研究多采用实验与准实验设计,结合问卷调查、测试、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数据,基于此得出以下结论:STEM领域是国际机器人教育实证研究的热门主题,英语、地理、阅读等非STEM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机器人在促进学生学业课程表现、提高元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改善STEM态度、培养STEM动机与兴趣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机器人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新兴技术的接受度和易用性以及机器人课程与师资培训等是现存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研究对机器人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带来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乌力吉图  周威  
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日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拥有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以下一代日本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RT中间件(robot technology middleware)为例,通过构建"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型,考察日本发展下一代服务机器人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及培养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日本下一代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在产品设计上选择模块化产品架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为RT中间件的研发打造开放性创新平台,整合"产""学""官"的相关知识,通过"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式研发出RT中间件,并通过采取RT中间件源代码开放和标准化策略,进而推进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应用,同时重视相关人才培育。鉴于中国机器人产业"高端产业低端化"现状,结合日本培育服务机器人产业的经验,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重构产业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德刚  
由科研机构转型创建的企业如何才能快速发展?新松机器人成功实践了一条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打造完整产业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的道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磊   何艳辉  
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持续深化,不仅表现在传统受雇工作形态,还表现在企业创业选择和决策方面。文章基于国家层面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使用2011—2017年全球创业观察(GEM)创业活动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国家层面机器人数据,研究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按照创业动机划分机会型创业活动和生存型创业活动发现,机器人使用增加显著促进了机会型创业活动。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考虑不同衡量指标下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从市场进入障碍、人力资本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使用通过简化企业生产程序,降低企业市场进入障碍,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业活动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使用对创业活动促进作用在OECD国家幅度更大,机器人使用显著增加了中年群体、女性群体以及中低受教育水平群体机会型创业活动概率,机器人使用有利于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创业差距。文章研究为促进我国机器人应用深化以及机会型创业活动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虹  袁璐雯  
文章通过独特的"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数据,应用OLS、IV和中介效应的实证方法,验证了机器人的使用对于质量改进的显著效应。机器人的使用带来了工艺创新,也就是新的加工方式、生产流程以及检测方法的应用,从而改进了企业的质量。文章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加快推进质量强国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要在制造业企业中全面推进机器人使用;我国制造业的技改项目中,要突出对机器人使用工艺的创新;我国各级政府的科研项目中,要突出对机器人共性技术的公共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