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7)
2023(6432)
2022(5257)
2021(4680)
2020(3867)
2019(8147)
2018(7811)
2017(14302)
2016(7693)
2015(8157)
2014(7887)
2013(7706)
2012(6861)
2011(6050)
2010(5801)
2009(5247)
2008(5037)
2007(4366)
2006(3703)
2005(3095)
作者
(24913)
(20839)
(20826)
(19453)
(13162)
(10132)
(9135)
(8313)
(7848)
(7223)
(7113)
(6790)
(6760)
(6591)
(6377)
(6340)
(6328)
(6263)
(6035)
(5954)
(5440)
(5074)
(4867)
(4761)
(4671)
(4540)
(4533)
(4512)
(4234)
(4141)
学科
(29996)
经济(29961)
(27564)
管理(26001)
(22225)
企业(22225)
方法(14975)
数学(13434)
数学方法(13361)
技术(12839)
(8842)
(7822)
技术管理(7803)
(7656)
贸易(7656)
(7502)
中国(7400)
业经(7081)
(6806)
农业(6490)
环境(5363)
(5081)
财务(5072)
财务管理(5068)
产业(4911)
企业财务(4847)
(4682)
(4588)
(4283)
(4194)
机构
大学(113068)
学院(112926)
(46749)
经济(46016)
管理(44857)
理学(40171)
理学院(39727)
管理学(39113)
管理学院(38918)
研究(38191)
(26985)
中国(26722)
科学(26167)
业大(23070)
(22998)
农业(21834)
(20021)
研究所(18806)
(17904)
中心(17336)
(15642)
财经(15323)
农业大学(14974)
经济学(14368)
(14157)
北京(13770)
(13532)
技术(13392)
经济学院(13289)
经济管理(13102)
基金
项目(85847)
科学(67354)
基金(63831)
(59181)
国家(58708)
研究(55469)
科学基金(49485)
社会(37397)
社会科(35676)
社会科学(35666)
基金项目(34661)
自然(34049)
(33694)
自然科(33343)
自然科学(33330)
自然科学基金(32780)
(29031)
教育(24876)
资助(24485)
编号(19726)
重点(19560)
(19412)
(18503)
计划(18268)
创新(18265)
(18041)
(17114)
科研(16991)
科技(16520)
国家社会(16402)
期刊
(43041)
经济(43041)
研究(26525)
学报(25397)
(22941)
科学(21727)
中国(19898)
大学(18195)
学学(17760)
农业(15714)
管理(15150)
(13107)
技术(10879)
(8989)
科技(8455)
经济研究(7891)
业大(7672)
教育(7541)
业经(7430)
技术经济(7417)
财经(7381)
(6983)
金融(6983)
(6756)
农业大学(6568)
(6318)
问题(5892)
商业(5594)
(5050)
(4999)
共检索到150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璐  涂真  徐清源  刘松吟  
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甚至到类人机器人的转化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在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的机器人"类人化"实践,发现在控制论影响下将机器人和人类同为生命的信息系统后,人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人类智力、社交互动、情感需求等层次需要的逻辑下,使得机器人不断"逼近人性"。同时,机器人成为技术合理化的一种方式后,对生产关系带来的冲击与对伦理关系造成的困境等非合理化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梦薇   徐峰   晏奇   李芳   刘鑫怡  
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将成为缓解人类劳动压力、降低生活成本、弥补服务业人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伦理风险不容忽视。本文聚焦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首先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源分析,进而设计一套通用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价方法,并在服务机器人这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进行实践,对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决策自主受控风险、隐私侵犯风险、偏见或歧视风险、破坏公平风险、责任归属不清或失当风险这五大伦理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价,分析各风险的风险源优先级,解决不同伦理风险“轻重缓急”的判断问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玲玲  郭遥  
智能医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改善了患者医疗体验。然而,伴随着医疗机器人颠覆性技术发展,其应用引起了诸多伦理方面的隐忧,相关风险类型可归纳为安全风险、隐私风险、道德风险、责任风险以及公正风险。医疗机器人伦理风险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界定为管理方、设计方、供给方以及需求方,因此,厘清各主体的角色和责任是实现其伦理治理目标的关键。提出应当通过将负责任创新融入设计环节、建立严格的伦理审查制度、保护使用者的主体权利、构建医疗机器人的道德能力以及完善伦理风险的法律规制加以规避风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杨华  黄珺君  
本文在梳理已往文献基础上,以伦理型领导的渗透过程模型为基础,归纳总结了伦理型领导塑造组织伦理的三条基本路径:价值建构、角色模范和制度激励,对渗透过程模型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伦理型领导对组织伦理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尧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限,李建珊  
人类活动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幸福、改善生活的手段,也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导致后面这种负面结果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加以深入反思。为了防止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滥用,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定位问题,在操作理念层次则要确立科学技术绿色化的理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季相林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的应用,倡导“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融洽的和谐的重要性、迫切性已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诸如: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都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的融洽和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一定意上说,“融洽和谐”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德刚  
由科研机构转型创建的企业如何才能快速发展?新松机器人成功实践了一条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打造完整产业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的道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兆花  徐天亮  
针对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作业环节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现状;然后探讨了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业中的推广应用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最后,对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作业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端旭  赵君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洲  
近年来,世界工业机器人产业和市场发展加速,中国也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的普及不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转型升级起到推动作用,也对制造业就业需求和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虽然替代部分人类劳动者岗位,但也填补了部分人类无法胜任的岗位空缺,同时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岗位,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及对整个人类就业岗位是促进的。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工业机器人的大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者向新的岗位转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烁  陆瑶  田镇嘉  
本文以我国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不同行业的机器人使用量和劳动力数量,结合上市公司同期分行业不同业务的比重构建了企业层面机器人使用率,并实证得到了企业使用机器人有利于生产效率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短期成本效应的原因,其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一影响对非国有、规模大或弱监管企业更为明显。该文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舜   韩雷  
新兴技术变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其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厘清机器人使用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内在逻辑,并综合使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公布的机器人安装数据和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机器人使用降低了女性生育意愿,该结论在使用双重机器学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机器人使用降低女性生育意愿的机制是谈判地位效应;(3)机器人使用对体制外的就业部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受宗族文化影响强的家庭的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更大;(4)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变革改变了家庭生育偏好,说明机器人使用有助于缓解性别比例失衡。同时,机器人使用还冲击了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提高了女性在生育决策中的自主性。为此,可以通过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对经济高质发展的推动作用,缓解性别比例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