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4)
- 2023(12914)
- 2022(11194)
- 2021(10459)
- 2020(8899)
- 2019(20309)
- 2018(19907)
- 2017(38524)
- 2016(21135)
- 2015(23479)
- 2014(23105)
- 2013(23080)
- 2012(20711)
- 2011(18473)
- 2010(18018)
- 2009(16545)
- 2008(16103)
- 2007(13738)
- 2006(11886)
- 2005(10095)
- 学科
- 济(79576)
- 经济(79480)
- 管理(65160)
- 业(63843)
- 企(54883)
- 企业(54883)
- 方法(40402)
- 数学(35265)
- 数学方法(34945)
- 财(24491)
- 农(20678)
- 中国(19221)
- 业经(18285)
- 学(17989)
- 务(17494)
- 财务(17434)
- 财务管理(17412)
- 企业财务(16630)
- 地方(15110)
- 贸(14869)
- 贸易(14861)
- 易(14431)
- 制(14350)
- 农业(14113)
- 技术(13935)
- 环境(12857)
- 和(12855)
- 理论(12635)
- 划(12237)
- 银(10831)
- 机构
- 大学(297295)
- 学院(294648)
- 管理(121791)
- 济(112963)
- 经济(110599)
- 理学(107479)
- 理学院(106321)
- 管理学(104552)
- 管理学院(104039)
- 研究(94617)
- 中国(68643)
- 京(62426)
- 科学(62202)
- 农(52780)
- 财(51003)
- 业大(49767)
- 所(47712)
- 研究所(44106)
- 中心(42651)
- 农业(42005)
- 财经(41972)
- 江(40221)
- 北京(38740)
- 经(38350)
- 范(36645)
- 师范(36171)
- 院(34312)
- 州(33045)
- 经济学(32623)
- 商学(32405)
- 基金
- 项目(213121)
- 科学(166454)
- 基金(155535)
- 研究(149011)
- 家(137793)
- 国家(136681)
- 科学基金(117216)
- 社会(93713)
- 社会科(88855)
- 社会科学(88832)
- 基金项目(84376)
- 省(83369)
- 自然(79772)
- 自然科(77924)
- 自然科学(77901)
- 自然科学基金(76520)
- 划(70707)
- 教育(67859)
- 资助(63430)
- 编号(59474)
- 重点(47352)
- 部(46233)
- 成果(46186)
- 创(44765)
- 发(44015)
- 科研(41698)
- 创新(41675)
- 计划(40455)
- 课题(39952)
- 教育部(39300)
- 期刊
- 济(114268)
- 经济(114268)
- 研究(80046)
- 学报(53729)
- 中国(49335)
- 科学(46474)
- 农(46263)
- 管理(42305)
- 大学(39497)
- 财(39203)
- 学学(37660)
- 农业(32168)
- 教育(27228)
- 技术(22734)
- 融(21238)
- 金融(21238)
- 业经(19653)
- 财经(19523)
- 经济研究(18637)
- 业(16958)
- 经(16457)
- 科技(15984)
- 问题(14944)
- 版(14770)
- 业大(14483)
- 图书(14381)
- 理论(14085)
- 技术经济(13641)
- 商业(13287)
- 实践(13064)
共检索到405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烁 陆瑶 田镇嘉
本文以我国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不同行业的机器人使用量和劳动力数量,结合上市公司同期分行业不同业务的比重构建了企业层面机器人使用率,并实证得到了企业使用机器人有利于生产效率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短期成本效应的原因,其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一影响对非国有、规模大或弱监管企业更为明显。该文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机器人 生产效率 发展能力 盈利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连福 卞娜 刘丽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发布的自查报告进行整理,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投资者关系实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实践活动中,双向互动的沟通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 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昊 闫雪凌 朱博楷
本文在2006-2015年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污染排放数据基础上,匹配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的机器人存量与增量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和估计了行业机器人存量和增量提高对降低污染排放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行业机器人存量和增量提高,可以降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但是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机器人使用降低行业污染排放,主要依靠研发增长效应和人工替代效应来实现。本文从推动机器人使用的角度,提出了减少中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明生 郑玉璐 姚笛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该作用的有效发挥与地区的比较优势息息相关。文章采用2006—2019年中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整体上会显著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从阶段变化上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呈现出第一阶段缩小、第二阶段扩大的变化趋势。机制分析表明,虽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地区技术比较优势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但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降低地区劳动力和资本比较优势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生产率比较优势的渠道作用在现阶段不能有效发挥。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较高、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尤为突出。文章结论对于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工业机器人应用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闫卓毓
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是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机器人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加快机器人在城市产业生产体系的应用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有待检验。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减少城市碳排放;机器人应用通过绿色创新能力、财政科技支出和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城市碳排放;机器人应用对中西部地区、非老工业基地和低行政等级城市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以上结论可以为理解机器人在城市低碳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中国制定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及广度计划、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等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娟 朱喜安 王颖
研究目标:从不同维度测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在静态理论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和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工资水平均存在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减少0.391%,劳动者工资降低0.163%;现阶段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对其上下游产业存在负向的溢出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会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其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会造成负面冲击,长期的就业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越发达、机器人渗透度越高、技术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就业替代效应越显著。研究创新:丰富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经验研究。研究价值:科学评判“机器换人”,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宏兵 郑庆彪 李震 孙丽棠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_(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诗韵 徐承红
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部署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着地方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工业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自动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甚至向创新工具转变的过程。理论分析认为其通用性特征和技术进步效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移回归(PSTR)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工业机器人冲击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空间上可大致划分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高西低的冲击区。(2)随着冲击的不断增大,物质资本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受到抑制,工业劳动力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得以增强。(3)物质资本集聚和工业劳动力集聚的弹性受冲击影响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边际递增,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边际递减,最终收敛。(4)工业机器人在吸引人力资本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引导消费结构改变的过程中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王典 曾世宏
依据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作用显著,且在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普通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中促进作用更显著;产业结构调整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影响机制。鉴于此,应强化空间引导和分区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广度和深度,以充分利用技术红利培育壮大发展经济新动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冬梅 李莹
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如何运用新技术来破解传统制造业出口所面临的“低加成率陷阱”,是促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世界工业机器人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探索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以及内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有显著提升作用,在调整样本选择性偏误、处理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型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出口产品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来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升了大部分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尤其是对处于高老龄化程度区域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企业、非国有出口企业及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幅度更大。因此,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与应用,降低工业机器人应用成本,并针对不同产业与所有制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精准支持的政策,对提升中国制造出口转型升级、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骏 龚熠 刘涛雄
作为智能的柔性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可以灵活调整产量规模,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的外部冲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获取竞争优势。本文利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工业机器人报告公布的2014—2019年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存量数据以及171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中国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指标衡量中国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运用程度,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本文进一步从是否为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和技术水平三个维度考察了企业特性对“工业机器人提升运营效率”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及技术水平越低的企业中,企业机器人渗透度的提高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最后为政府和企业在“如何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效果”问题上提出了可行建议,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高自身运营效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思路。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渗透度 企业运营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砺 黄晓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为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提供资金支持,这是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国际化道路的重要契机。文章以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化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将样本公司所在地区国际化水平对公司绩效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三个地区国际化水平与公司绩效均呈U型关系,其中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国际化水平对公司绩效影响比中西部地区明显,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化水平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勇
本文将资本结构分为资产负债率、负债结构与股权结构三个部分,以2007年-2017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倒U型关系;短期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变量替代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希望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监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商业信用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