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3)
- 2023(5689)
- 2022(4674)
- 2021(4126)
- 2020(3434)
- 2019(7360)
- 2018(6936)
- 2017(12914)
- 2016(6963)
- 2015(7306)
- 2014(6799)
- 2013(6702)
- 2012(5860)
- 2011(5195)
- 2010(4862)
- 2009(4494)
- 2008(4301)
- 2007(3555)
- 2006(3062)
- 2005(2495)
- 学科
- 济(25386)
- 经济(25345)
- 业(21079)
- 管理(20855)
- 企(16294)
- 企业(16294)
- 方法(12388)
- 数学(11197)
- 数学方法(11133)
- 农(8057)
- 财(7656)
- 贸(6917)
- 贸易(6917)
- 易(6761)
- 中国(6746)
- 业经(6228)
- 学(5849)
- 农业(5710)
- 制(4920)
- 务(4891)
- 技术(4890)
- 财务(4889)
- 财务管理(4881)
- 企业财务(4662)
- 环境(4589)
- 划(4322)
- 产业(4180)
- 银(3928)
- 银行(3896)
- 地方(3681)
- 机构
- 大学(98240)
- 学院(97028)
- 济(40131)
- 经济(39548)
- 管理(38774)
- 理学(34883)
- 理学院(34476)
- 管理学(33947)
- 管理学院(33778)
- 研究(32832)
- 农(24547)
- 中国(23860)
- 科学(22128)
- 业大(20281)
- 农业(19840)
- 京(19674)
- 所(17073)
- 财(16617)
- 研究所(15956)
- 中心(15170)
- 财经(14072)
- 农业大学(13862)
- 江(13338)
- 经(13030)
- 经济学(12404)
- 北京(11692)
- 院(11597)
- 经济学院(11468)
- 经济管理(11378)
- 省(11000)
- 基金
- 项目(74417)
- 科学(58638)
- 基金(56426)
- 家(52445)
- 国家(52000)
- 研究(47237)
- 科学基金(43976)
- 社会(32678)
- 社会科(31078)
- 社会科学(31070)
- 基金项目(30757)
- 自然(30570)
- 自然科(29934)
- 自然科学(29921)
- 自然科学基金(29452)
- 省(28578)
- 划(24897)
- 资助(21470)
- 教育(20913)
- 重点(16734)
- 编号(16641)
- 创(16121)
- 部(15973)
- 计划(15845)
- 发(15339)
- 科研(15082)
- 创新(15063)
- 业(14580)
- 国家社会(14411)
- 科技(13717)
共检索到12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舜 韩雷
新兴技术变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其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厘清机器人使用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内在逻辑,并综合使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公布的机器人安装数据和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机器人使用降低了女性生育意愿,该结论在使用双重机器学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机器人使用降低女性生育意愿的机制是谈判地位效应;(3)机器人使用对体制外的就业部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受宗族文化影响强的家庭的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更大;(4)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变革改变了家庭生育偏好,说明机器人使用有助于缓解性别比例失衡。同时,机器人使用还冲击了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提高了女性在生育决策中的自主性。为此,可以通过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对经济高质发展的推动作用,缓解性别比例失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瑾 刘瑞凝 刘聿瑄
在“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支持了零接触消费模式的实施与普及,对疾病流行环境下的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研究信息线索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本文从疾病信息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信息线索对消费者使用服务型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疾病信息线索会增强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对感知风险起到中介作用。另外,机器人能力调节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在弱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强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从客观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本文研究结论补充了关于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为零接触消费繁荣做出贡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宋晨鹏 叶浩彬
工业革命4.0开启智能服务时代,提升智能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推动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服务型机器人是提供智能服务的重要媒介,精准洞察中国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加快补齐当前智能服务短板的关键之一。鉴于此,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构建中国消费者服务型机器人接受模型,探究智能服务情境下机器人功能、消费者情感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文章以517名服务业消费者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此外,文章在智能服务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了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为提高顾客对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接受意愿,促进酒店业智能服务,以及未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斌 王禹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地区)面临的普遍现象。尽管人口老龄化会给供给端带来劳动力短缺等负面冲击,但其对供给端的影响也蕴含着积极因素。使用多种国际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工业机器人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工业机器人使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工业机器人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工资成本倒逼效应、人机矛盾弱化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3条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工业机器人使用的促进作用在智能制造战略准备度、技术准备度和人才准备度高的国家(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部署、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以打通人口老龄化积极影响的释放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丽 苏剑 高子茗
扫地机器人、陪护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兴起与女性就业息息相关。利用服务机器人创新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工具变量,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双变量Probit模型、Heckman二阶段模型研究服务机器人创新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机器人创新有利于女性就业。进一步,从影响女性劳动供给的因素角度,服务机器人创新对家务劳动具有替代效应,对子女照料具有互补效应,对子女教育则无直接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秦玉春 王敬博 戴昕晨
工业化之后,技术进步带来人力资本需求增加,引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性别收入差距缩小,对生育率产生负向影响,构成了人口转型的理论取向。考察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机会成本效应。表现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性别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进而造成女性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生育意愿降低。二是“数量-质量”替代效应。即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引致生育观念发生转变,更为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而非子女数量,使得子女教育投入增加,生育意愿弱化。最后,基于生育率伴随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下降这一规律,提出围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要求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蒲艳萍 张岚欣 袁柏惠
基于2014年和2018年CFPS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并从互联网微观视角分析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结构性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抑制了女性生育意愿,且通过增加生育机会成本和工作—家庭协调成本、推动生育观念转变、促进生育信息交换来实现。在城乡地区,互联网使用通过弱化信息交换限制,更大程度地抑制了身处“信息传递困境”的农村女性的生育意愿,城乡生育意愿趋于收敛;在农村内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越柔化的村落,互联网使用所引致的女性生育意愿自发性转变强度越大,村落女性生育意愿持续向低水平趋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欣 谢礼珊 黎冬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机器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许多服务机器人在设计上也会呈现出一些拟人化特征。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机器人拟人化水平是否能够影响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这一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文章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索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并检验服务胜任力和感知可爱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了不同旅游服务场景(酒店和机场),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如下:(1)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在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上存在差异,相比于低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高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能够让顾客产生更高的价值共创意愿。(2)顾客感知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在其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3)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对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控制感越高,顾客感知到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越强。(4)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的中介强度,即控制感越高,拟人化通过两个中介路径作用于价值共创意愿的效应则越强。该研究结论对人工智能在旅游服务中的理论探索和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者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来管理消费者的反馈,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利用在线评论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进行分析,引入智能机器人来辅助管理等。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影响,并探讨温暖感知与机器人执行任务属性在此过程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具有交互影响;温暖感知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执行任务属性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