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3)
- 2023(8943)
- 2022(8078)
- 2021(7736)
- 2020(6576)
- 2019(15072)
- 2018(15202)
- 2017(29315)
- 2016(16145)
- 2015(18214)
- 2014(18250)
- 2013(18117)
- 2012(16472)
- 2011(14670)
- 2010(14382)
- 2009(13060)
- 2008(12428)
- 2007(10546)
- 2006(9047)
- 2005(7694)
- 学科
- 济(59667)
- 经济(59603)
- 管理(45230)
- 业(42650)
- 企(35954)
- 企业(35954)
- 方法(30240)
- 数学(26164)
- 数学方法(25871)
- 农(15781)
- 财(14599)
- 学(14509)
- 中国(14496)
- 业经(13230)
- 地方(12222)
- 理论(10713)
- 农业(10552)
- 贸(10493)
- 贸易(10487)
- 和(10438)
- 易(10178)
- 技术(10070)
- 制(9961)
- 环境(9759)
- 务(9755)
- 财务(9692)
- 财务管理(9673)
- 企业财务(9163)
- 教育(8683)
- 划(8629)
- 机构
- 大学(225116)
- 学院(223272)
- 管理(91935)
- 济(81582)
- 理学(80569)
- 理学院(79690)
- 经济(79601)
- 管理学(78241)
- 管理学院(77856)
- 研究(73599)
- 中国(52143)
- 科学(49129)
- 京(48330)
- 农(40095)
- 业大(38134)
- 所(37635)
- 财(35723)
- 研究所(34792)
- 中心(33119)
- 农业(32035)
- 江(31419)
- 北京(30086)
- 财经(29471)
- 范(28971)
- 师范(28684)
- 经(26866)
- 院(26674)
- 州(25964)
- 技术(24566)
- 师范大学(23284)
- 基金
- 项目(162249)
- 科学(125633)
- 基金(116371)
- 研究(115841)
- 家(102485)
- 国家(101661)
- 科学基金(86527)
- 社会(69894)
- 社会科(66109)
- 社会科学(66091)
- 省(64395)
- 基金项目(63176)
- 自然(58765)
- 自然科(57360)
- 自然科学(57346)
- 自然科学基金(56290)
- 划(54162)
- 教育(52597)
- 资助(47929)
- 编号(47660)
- 成果(37920)
- 重点(36002)
- 部(34915)
- 发(33892)
- 创(33740)
- 课题(32333)
- 科研(31457)
- 创新(31419)
- 计划(30577)
- 大学(29762)
共检索到30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自强
为了探索机动药械喷洒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经济、安全、高效技术方案 ,采用泰山 - 18BC型背负机水平沉积法喷洒 2 0 %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双季早稻稻瘟病 ,分别用药 0 .9,1.2 ,1.5 kg/ hm2 ,分 5 ,10 L 喷量 ,选择 2和 4开度规范行走施药 .结果表明 ,以 1.5 kg/ hm2 ,喷量 10 L 对叶瘟和穗瘟药后第 7天和第 14天的防效最好 ,与低药量、低喷量处理和手动喷雾器 10 0 g,喷量 40 L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机动药械喷洒比手动大容量喷洒可减少农药用量 30 %~ 40 % ,节省用水量 75 % ,工效提高 10倍以上
关键词:
机动药械 稻瘟病 用药量 喷量 防治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会联 刘年喜 赵玉祥 刘慈明
为提高湖南省作物病虫防治的药械整体水平 ,对国内外手动喷雾器和国产机动风送背负机两类药械的 5种机型 ,9种喷射部件和 4种喷洒方式 ,在水稻生长前、中、后期分别进行喷洒分布量试验研究 .采用纸卡法及染色剂测定法对不同药械喷洒液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 ,结果表明 ,两类药械喷洒后的沉积量、药液分布均匀性和农药利用率随水稻生育期增长而提高 ,机动风送喷洒优于手动药械喷洒 .在机动药械试验中 ,以泰山 3WF- 2 .6型非旋转喷头 ,水平沉积法喷洒效果最好 ,手动药械以西班牙产“没得比”喷洒效果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黄金义 蒙美琼 杨秀好 李吉钧
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及NT100GPS导航系统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技术,首次应用于广西武鸣林区防治森林病虫害。2.5%EC溴氰菊酯用0#柴油稀释为油剂,施药量(乳油)为30、45mLhm-2;水剂则为60mLhm-2。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6.4%、98.3%和97.6%;松茸毒蛾为93.6%(水剂)。10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施孢子量为120ghm-2(其配比:孢子水吐温-80盐=51000.50.5)。搅拌均匀,再加3.0L水稀释,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松茸毒蛾,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7.7%和50.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张义丰 俞林祥 张德胜
用配置HY 1型风动式超低量雾化器的海燕 65 0C型飞机 ,喷洒乳化药液 (保松灵∶水=1∶2 ,体积比 ) 3 0 0~ 3 75L·hm-2 ,能有效地杀死松墨天牛成虫 ,达到降低松材线虫病的目的。试验表明 :喷洒保松灵的林地 ,当年松树枯死率比上一年平均下降 37 4% ;当年松树枯死率比对照林地下降 1 5 3 0 % ;6月中旬飞防松树枯死率可下降 64 0 %。保松灵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机制是 :①击倒松墨天牛成虫 ,喷雾 45min后 ,成虫死亡率 1 0 0 % ;②是胃毒作用 ,用喷雾 1 7d后松枝条饲喂松墨天牛成虫 ,死亡率为 1 0 0 %。表 7参 1 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黄金义 蒙美琼 杨秀好 李吉钧
在广西武鸣县的团结、直属站和定标水库林区,设定了7个试验区,首次用新研制的HU2-HPS-2型喷撒设备及用NT100GPS导航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喷撒孢子100~120亿·g-1球孢白僵菌粉剂,有效喷幅为80m,粉量调节装置放在1,2,3,4挡,喷粉量依次为4,10,16.7,35kg·min-1,喷粉量均为1.3~1.5kg·hm-2,粉粒+孢子密度为84+48个·cm-2。其中6个试验区防治马尾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5.34%,88.09%,93.60%,91.99%,80.99%和81.00%;另一防治松茸毒蛾为46.77%。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迎玲 杨悦
罕见病防治药械关涉人民生命健康,如何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可及,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积累了通过立法开展研发激励的有益经验,但存在激励措施单一、关键制度缺位、激励领域失衡、专门立法缺位、政策待法定化、规范之间存在冲突等问题。从保护患者权益、落实宪法条款、加强制度建设等角度出发,应当在法治轨道上以制度创新、制度合力提升产品可获得性。具体到研发激励法律保障机制建构上,应当遵循回应性立法与前瞻性立法并重、研发激励与全生命周期监管并重等理念;将研发激励立法融入一般法和专门法,聚焦监管环节布局下位法;以“上市前节约研发成本,上市中加快上市进程,上市后提高研发回报”为目标,明确各阶段制度建设重点、框定立法实质内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荣明 周明国 叶钟音
网室盆栽水稻苗接种稻瘟病菌24h后,病菌附着胞中黑色素已完全形成,此时施用三环唑仍有60%左右的防效。三环唑可抑制病斑扩展及产孢,还可诱发水稻叶片内POX酶活性的提高。放线酮对三环唑防效具有拮抗作用,表明三环唑不仅为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抗侵入剂,而且能诱导寄主提高抗病性。
关键词:
稻瘟病 三环唑 作用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岩 任相亮 姜伟丽 马小艳 马亚杰 王丹 马艳
采用3WQF120-12型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喷雾试验,探索植保无人机在棉花上喷洒的雾滴沉积分布规律。以吡虫啉(imidacloprid)和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为试验药剂,在2种施药量(常规剂量和减量20%)、2种喷雾量(12、15L/hm~2)条件下喷雾,以诱惑红水溶液为药剂沉积指示剂,采用雾滴测试卡检测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DepositScan分析雾滴沉积分布状况。试验结果显示:喷液量对吡虫啉在棉花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较大,90g/hm~2吡虫啉施药时,采用12、15L/hm~2的喷液量进行无人机喷雾,在棉花冠层的沉积量分别为99.64、128.04μg/cm~2;按照72g/hm~2剂量喷雾时,2种喷液量处理在棉花上的沉积量分别为75.09、101.32μg/cm~2。施药量影响丁硫克百威在棉花上的沉积,喷液量为12L/hm~2时,施药量为480、600g/hm~2的喷雾处理在棉花上的沉积量分别为613.92、801.59μg/cm~2;喷液量为15L/hm~2时,2种施药量处理在棉花上的沉积量分别为620.17、870.64μg/cm~2。雾滴沉积分布结果显示,15L/hm~2的喷雾处理在棉花叶片背面的雾滴沉积密度较大,为0.8~238.9个/cm~2;12L/hm~2的处理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雾滴密度较小,分别为1.4~65.9、1.1~110.7个/cm~2;上述2种喷雾处理在棉花叶片正面的雾滴粒径较大,分别为83~441、113~418μm,而在棉花叶片背面的雾滴粒径较小,仅为72~242、102~252μ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建坤 张春梅 卢子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艳萍 倪根金
民国时期,治蝗技术革新是中国治蝗技术史上最大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成就在于药械治蝗技术的引入与研发,治蝗效率因此有了质的提升,并直接影响了建国以后的治蝗模式。其引入及本土化进程包括:一是引入国外蝗虫生理学知识及化学除蝗技术及器械;二是国内设置治蝗研究机构开展蝗灾调查和试验、培养治蝗专业人才;三是利用本土植物性毒物和原料,研发便宜实用的除蝗土药及除蝗器具。
关键词:
民国 除蝗土药 除蝗器械 本土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黄金义 蒙美琼 罗基同 李吉钧
报道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的技术参数的测试方法和结果。在超音速风洞实验室,用来流风速27m/s和33m/s,测试1号雾化头转速依次为7460、9350r/min;2号雾化头为8410、11800r/min。药液泵压力3.5~5.0kg/cm2,流量15.0~21.0L/min。有效喷幅40m,雾滴粒径95~170μm,雾滴密度平均9~16滴/cm2,雾滴均匀系数为0.77。说明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主要装置的性能良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沛东 常冬冬 兰波 杨迎青 李湘民
通过温室水稻苗期接种稻瘟病菌,测定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对水稻植株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处理的水稻幼苗,PAL、POD和PPO三种防御酶的活性均大于对照,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酶活性越大;接菌后高浓度药剂处理的水稻防御酶活性的增长速率和高活性维持时间显著大于空白对照;300g/m2药剂(秧盘撒施剂量)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9.98%,对照药剂75%三环唑WP(每667m2施用26.7g,秧盘喷雾剂量)对稻瘟病的防效为76.7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g/m2(秧盘撒施剂量)药剂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分别为75.74%、6...
关键词:
烯丙苯噻唑 稻瘟病 防御酶 防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明艳 徐伟 杜雯雯
目的:研究我国专利药品的价格水平,为完善我国专利药品价格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美国橙皮书(38版)中部分专利药,以价格系数、价格差幅等为指标,比较汇率及购买力平价换算下的我国江苏、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的专利药品价格。结果:30个专利药品中,汇率换算下,重大疾病防治用药、公共卫生用药、临床急需特效药的我国江苏价格高于我国台湾地区或日本的药品数分别为8、9、3;购买力平价换算下的三类专利药品中我国江苏价格最高的药品数分别为10、8、3。结论:与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相比较,我国专利药品的总体价格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重大疾病防治用药、公共卫生用药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而临床急需特效药则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振良 徐一忠 童爱珍
1996~ 1 998年 ,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对危害雪松的红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研究采用喷雾不同的药剂品种及不同的药剂质量浓度 ,在喷后 7d和 1 4d分别进行药效检查。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之间其药效结果差异较大。在若虫孵化盛期前用 4 0 %氧化乐果乳油 4 37mg·L-1,2 67mg·L-1及 35 %快克乳剂 4 37mg·L-1和 2 67mg·L-1喷雾 ,虫口减退率均达80 %以上 ,用 0 6%阿维菌素乳剂 2 4mg·L-1喷雾效果不理想。氧化乐果和快克是防治红蜡蚧较为理想的药剂。表 3参 3
关键词:
红蜡蚧 药剂防治 药效 喷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张求东 罗汉刚 吕亮 杨小林 常向前 肖志民 武家涛 陈其志
于水稻破口前3 d施用8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爱苗、万兴、好力克、井冈霉素、HB20-1、纹曲宁、三唑酮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达67.53%、62.15%、61.75%、57.52%、52.11%、48.35%和29.68%,其每公顷理论和实际增产幅度分别达1.71%-19.62%和3.85%-15.03%。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3 d、齐穗期、扬花期施用爱苗和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推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以孕穗期施药防效最佳,增产最高。爱苗、井冈霉素孕穗期施药防效分别达到67.03%、58.54%,每公顷理论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11.89%和10....
关键词:
稻曲病 药剂 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