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1)
2023(13269)
2022(11311)
2021(10386)
2020(8658)
2019(20392)
2018(19923)
2017(36960)
2016(20220)
2015(23411)
2014(23899)
2013(23897)
2012(22544)
2011(20929)
2010(21356)
2009(20596)
2008(20559)
2007(18609)
2006(16637)
2005(15507)
作者
(61872)
(51975)
(51820)
(49782)
(33179)
(24819)
(23805)
(20174)
(19728)
(18636)
(17856)
(17510)
(16808)
(16691)
(16567)
(16276)
(15452)
(15321)
(15116)
(14959)
(13345)
(12808)
(12508)
(11918)
(11749)
(11682)
(11481)
(11472)
(10572)
(10144)
学科
(103283)
经济(103170)
管理(63329)
(54743)
(45787)
企业(45787)
方法(39871)
数学(34131)
数学方法(33797)
中国(25117)
(24779)
(23446)
(22973)
地方(22246)
(21210)
业经(20467)
理论(15753)
(15726)
(15375)
贸易(15366)
(15230)
金融(15226)
(15157)
银行(15123)
农业(15095)
(14962)
环境(14889)
(14836)
(14471)
(14261)
机构
大学(314702)
学院(310464)
(135944)
经济(133006)
管理(114628)
研究(110392)
理学(97119)
理学院(95973)
管理学(94325)
管理学院(93709)
中国(84572)
(66696)
科学(65432)
(64997)
(56967)
研究所(51137)
财经(50355)
(50054)
中心(49714)
(48736)
(45414)
经济学(43209)
业大(43072)
北京(42558)
(41755)
师范(41342)
农业(39157)
(38876)
经济学院(38571)
(37985)
基金
项目(194828)
科学(152426)
研究(143095)
基金(140968)
(122329)
国家(121332)
科学基金(102837)
社会(91880)
社会科(87010)
社会科学(86984)
(75215)
基金项目(73429)
教育(66529)
自然(64325)
(63218)
自然科(62671)
自然科学(62650)
自然科学基金(61530)
资助(58372)
编号(57853)
成果(49174)
重点(44544)
(44253)
(42437)
课题(40463)
(39522)
(38608)
国家社会(38468)
教育部(38081)
创新(37180)
期刊
(160630)
经济(160630)
研究(98075)
中国(66574)
(53070)
学报(49134)
(45391)
管理(44380)
科学(43943)
大学(36755)
学学(34166)
教育(33209)
农业(30106)
(29406)
金融(29406)
技术(28308)
财经(26797)
经济研究(25724)
(23212)
业经(22726)
问题(20797)
(16990)
技术经济(16842)
图书(16840)
(15854)
统计(15471)
理论(15078)
世界(14820)
(14734)
国际(14690)
共检索到48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茨、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因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设计机制为经济主体提供合理的激励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核心主题。1973年赫维茨在最富盛名的《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基本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赫维茨在考察了只有私人物品的环境下,提出了不可能定理,即不存在任何机制既能使每个人透露其真实信息,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马斯金提出并证明了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可以纳什均衡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为我们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了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后来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迈尔森则把显示原理运用到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其友  李宝良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5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埃里克.S.马斯金(Eric S.Maskin)和罗杰.B.迈尔森(Roger B.Myerson),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的奠定及其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以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线索,简要评述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以及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光辉  陈俊君  杨咸月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广泛应用源自于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的重大贡献。机制设计理论的关键内容包括激励相容机制、显示原理与执行理论。激励相容机制能对行为人是自利的且拥有私人信息的经济体进行严谨分析;显示原理则极大简化了对机制设计问题的研究;占优策略均衡和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机制设计解决方案的两个主要概念。而执行理论解决了多重均衡问题,能够设计使所有均衡结果对于给定目标函数都是最优的机制。机制设计理论已经在最优拍卖、规制和审计、社会选择等广泛的经济学领域获得了突破性应用,对经济政策和市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咸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新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Hart和Holmstrom,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Hart拓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权模型,突出了产权结构对契约制度安排的重要性。Holmstrom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提出信息原则,并将道德风险模型拓展到多维度。除契约理论外,Hart在产权理论、公司财务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领域,Holmstrom在激励理论、金融流动性和金融规制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有助于辨识契约的内在机制,并为政策和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新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Hart和Holmstrom,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Hart拓展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权模型,突出了产权结构对契约制度安排的重要性。Holmstrom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提出信息原则,并将道德风险模型拓展到多维度。除契约理论外,Hart在产权理论、公司财务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领域,Holmstrom在激励理论、金融流动性和金融规制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有助于辨识契约的内在机制,并为政策和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赵益民  
200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机制设计理论受到广泛的关注,图书馆学对该理论的吸收引入问题就此凸现。本文在一次专题讨论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层面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学如何借鉴机制设计理论,图书馆工作如何利用机制设计原理,并对该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预测。希望借此引起学界对这一新理论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美国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恩格尔教授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克莱夫·格兰杰教授因在“经济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 ,共同分享了2 0 0 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分别介绍了恩格尔与格兰杰在ARCH模型与金融部门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在协整分析与非平稳经济变量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就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何多次垂青计量经济学谈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优化税制理论邓力平(一)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被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威廉·维克里两人共同获得。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经济学奖委员会的解释,这两位教授的成功就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对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辉华  阮睿  李琛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曼用数理分析工具演绎出概念和假设,并给出精确的公式和结论;用数理模式证明,即使短期利益严重冲突的对立各方,也能够在重复博弈中获得和平合作的均衡结局。谢林开创的非数理博弈理论,更重视决策主体对声誉、自信、传统等社会行为的判断,侧重分析行为者本身与他人间的反应和互动,并打通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通道,成为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钟情博弈论,反映出世界经济决策方式的演变———注重实际和互动,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进行决策的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欧美国家经济危机尽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现行西方经济运行模式的危机意外的获奖者日前,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萨金特研究了经济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玉生  楼铁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慧  
自1969年首次评选和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的40年间,全世界共有64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创建了许多全新的经济学分支或学科;努力探索、创新和发展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充实了经济学研究的"工具箱";以挑战的方式,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展开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展和完善了现代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研究他们成功的宝贵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