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483)
- 2022(10184)
- 2021(9568)
- 2020(8001)
- 2019(18502)
- 2018(18490)
- 2017(35787)
- 2016(19576)
- 2015(22038)
- 2014(22036)
- 2013(21733)
- 2012(19720)
- 2011(17747)
- 2010(17588)
- 2009(16274)
- 2008(15888)
- 2007(13773)
- 2006(12069)
- 2005(10730)
- 学科
- 济(73823)
- 经济(73706)
- 管理(61620)
- 业(55945)
- 企(48272)
- 企业(48272)
- 方法(34298)
- 数学(29404)
- 数学方法(29046)
- 财(21813)
- 农(19288)
- 中国(18656)
- 制(18227)
- 业经(17559)
- 学(16428)
- 地方(14335)
- 务(13890)
- 财务(13823)
- 财务管理(13795)
- 企业财务(13093)
- 理论(13015)
- 贸(12810)
- 贸易(12804)
- 环境(12735)
- 体(12624)
- 和(12580)
- 农业(12520)
- 易(12447)
- 技术(12437)
- 银(12034)
- 机构
- 大学(278391)
- 学院(275372)
- 管理(111881)
- 济(106679)
- 经济(104219)
- 理学(97293)
- 理学院(96243)
- 管理学(94632)
- 管理学院(94132)
- 研究(89862)
- 中国(65655)
- 京(59152)
- 科学(55727)
- 财(51511)
- 所(44491)
- 农(42133)
- 业大(41444)
- 财经(40979)
- 研究所(40443)
- 中心(40230)
- 江(39694)
- 北京(37276)
- 经(37142)
- 范(35581)
- 师范(35271)
- 农业(32889)
- 院(32809)
- 州(32141)
- 经济学(31449)
- 财经大学(30577)
- 基金
- 项目(191712)
- 科学(150521)
- 研究(141266)
- 基金(139116)
- 家(120535)
- 国家(119548)
- 科学基金(103107)
- 社会(88089)
- 社会科(83405)
- 社会科学(83385)
- 省(74580)
- 基金项目(74516)
- 自然(67387)
- 自然科(65759)
- 自然科学(65747)
- 自然科学基金(64540)
- 教育(64535)
- 划(62681)
- 编号(57917)
- 资助(56886)
- 成果(47356)
- 重点(42438)
- 部(42332)
- 创(39990)
- 发(39851)
- 课题(39595)
- 制(38219)
- 创新(37305)
- 科研(36540)
- 教育部(36479)
- 期刊
- 济(116630)
- 经济(116630)
- 研究(81814)
- 中国(51174)
- 学报(43842)
- 管理(41427)
- 科学(40080)
- 财(39619)
- 农(38569)
- 大学(33640)
- 学学(31623)
- 教育(30919)
- 农业(26785)
- 技术(23319)
- 融(22306)
- 金融(22306)
- 财经(19846)
- 业经(18815)
- 经济研究(17666)
- 经(16731)
- 问题(15062)
- 图书(14542)
- 理论(14512)
- 科技(14044)
- 实践(13425)
- 践(13425)
- 业(12863)
- 版(12793)
- 技术经济(12703)
- 现代(12648)
共检索到39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 王永和 鲁云岗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河砂和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与河砂混凝土强度基本相同,从而得出机制砂可代替河砂作为混凝土的主骨科的结论.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机制砂混凝土的不利因素,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铁 张大利 陈辉
为实现混凝土材料的重复循环使用 ,将石灰石作基体混凝土粗细集料制备了多种强度等级的原生混凝土 ,经破碎、筛分即得可循环粗细集料。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可循环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关键词:
基体混凝土 可循环集料 正交试验 显著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萌 由士权 康绍斌 程晓辉 郭红仙
微生物封堵技术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向岩土中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从而在较短时间形成封堵。该文对砂土中混凝土裂缝利用微生物封堵法进行试验,设置两个试验组灌入不同的营养物质,分别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流出液的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OD600及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灌入不同营养物质25d后,试块均发生较明显的封堵现象,单位时间内的流量有了显著降低,其中一个灌注马铃薯提取物的试验模型由平均85mL/h下降至0.5mL/h,另一个灌注加铁的马铃薯提取物的试验模型由平均70mL/h下降至0.3mL/h。研究结果证实了微生物代谢在砂土中混凝土裂缝封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渗漏 微生物封堵 混凝土 砂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晓宁 王瑄
为了研究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采用慢冻法对普通混凝土试件、掺2%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和掺4%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每个试件共进行20次冻融循环试验,每次冻融循环后均测定每个试块的质量,全部冻融循环结束后对每一试块的抗压强度都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3种试件质量随冻融时间变化的规律及防冻剂的掺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试件的质量随冻融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掺4%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最好。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防冻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俊
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三种产品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对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性能分析,以此来提高山西省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高温性能试验 沥青混凝土 抗车辙产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琏
混凝土"双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对其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期对"双掺"技术能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增加效益提供理论和试验上的依据。
关键词:
混凝土 配合比 粉煤灰 减水剂 “双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廖彬 韩素月
由于大型水电站所在的高山峡谷区的外部环境限制,导致在开挖坝基岩体地应力释放、降低,岩体变形模量降低等问题,成为重力坝修建中影响坝基岩体变形、稳定的重大工程问题或工程地质问题。因此,以西南某水电站为例,对其坝基大规模开挖、减载所引起的模量的变化,以及高混凝土重力坝较大荷重、较高压应力下对开挖坝基松弛岩体的压密、变形模量的回复进行研究并构建相关模型,获得了坝基岩体在较高压应力下变形模量的回复。对今后高重力坝坝基岩体模量的分析和减少大量的固结灌浆工程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
关键词:
高混凝土重力坝 变形模量 岩体结构 回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舜尧 徐小蓉 邱流潮 金峰
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RFC)作为一种由大块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组成的非均质材料,浇筑前后的温度分布与常规混凝土有着较大区别。通过开展现场温度监测试验,获得了堆石混凝土在不同季节、不同位置、浇筑前后的温度变化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规律总结和理论分析。讨论了在浇筑前不同时空条件下堆石体温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定量计算得到了气温对等效堆石体的影响深度约0.9m;浇筑前堆石体的仓顶与仓底最大温差在夏季高温时能达到13℃;等效堆石体温度相比气温有约3h的相位滞后。总结了在浇筑后不同季节的堆石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石和SCC在浇筑后的前8 h会进行快速的温度交换直到两者温度趋近一致;在混凝土温升过程中堆石体会辅助吸收SCC的部分水化热,降低了整仓堆石混凝土的温升;计算得到太阳辐射热引起的仓面上下游处的温度差异约3℃。该文研究结果对堆石混凝土的温度仿真数值计算以及可能的工程温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思璐 宋辉 周艳华 张伟伟
为研究掺纳米SiO_2和矿粉的高性能混凝土梁冻损规律,开展了快速水冻水融、电镜扫描和梁弯曲等试验,探讨了冻损后抗压强度折减指标和梁受弯承载力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加,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伤度H呈非线性增大趋势;冻融循环并未改变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弯破坏类型;随n的增加,中性轴位置逐渐下移,极限弯矩逐渐降低;掺入纳米SiO_2和矿粉可有效减缓混凝土梁冻损后抗弯承载力的退化;建议采用H作为表征和评价高性能混凝土梁冻损后弯曲性能退化的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哲 张小锋 郭增玉 何文安
为了研究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抗剪性能,在考虑剪跨比、轴压力系数及配骨率等影响参数的基础上,对14根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和2根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加入钢骨后,其抗剪承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应吉 韩苏建 姚汝方 李元婷
利用纳米微粉的高化学活性和微粒性,通过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研制新型混凝土改性剂。结果表明,当纳米微粉的掺量为1g~3g/kg时,其施工成本与市售外加剂相当,这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提高30%,抗冻等级提高50%。
关键词:
纳米微粉 改性剂 混凝土 抗渗性 抗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炎隆 涂幸 王海生 王瑞科
【目的】基于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温度荷载作用,研究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应力变形特性。【方法】以接触摩擦单元理论为基础,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的接触面,进行了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变形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面板挠度呈现出中部大、两端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为0.24m,位于面板的中心位置,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面板的顺坡向应力分布呈现出中部受压、两端受拉的变化趋势,顺坡向压应力最大值为7.9MPa,出现在约1/2坝高处,拉应力最大值为1.3MPa,出现在面板的底部与顶部;面板底面点与表面点的应力分布是一致的,在同一高程处,面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秀根 剧锦三 王宏志
根据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常用曲线方程,对受弯截面压区混凝土应力进行了矩形应力简化,推导得到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及应力强度的一般公式。选取4种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计算得到了矩形应力图形的简化结果,并分析了单筋截面不同模型的相对抗弯强度及其与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建议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不考虑混凝土受压的软化性能将过高估计截面的承载力,《规范》建议值导致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值提高近5%,且在截面高配筋率下更为显著。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正截面 应力图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甲春 阎培渝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历程对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为解决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和混凝土养护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变温养护系统来模拟实际结构中混凝土所经历的温度历程,测试在恒温20℃、恒温50℃和变温养护条件(由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决定的温度制度)下4种混凝土的早龄期抗压强度,并利用等效龄期方法分析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3种温度环境中,同一混凝土在恒温50℃条件下养护时,24h龄期的抗压强度最高,72h龄期以后在模拟实际温度环境的变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与20℃养护温度相比,在恒温50℃养护条件下,672h龄期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掺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历程 抗压强度 等效龄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保华 易恋 曾哲 周雲
选取砂率、水灰比及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变量,在保障秸秆灰分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的条件下,采用稳态平板导热仪测试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秸秆灰分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油菜秸秆灰分后,导热系数比不掺秸秆灰分的混凝土试件的降低6.8%~21.0%,秸秆灰分的掺量越多,保温性能越好。当水灰比为0.52、秸秆灰分掺量为5%、砂率为30%时,油菜秸杆灰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22.8 MPa,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关键词:
油菜秸秆灰分 混凝土 导热系数 保温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