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
2023(39)
2022(25)
2021(31)
2020(16)
2019(47)
2018(41)
2017(85)
2016(65)
2015(76)
2014(59)
2013(71)
2012(68)
2011(67)
2010(39)
2009(61)
2008(63)
2007(44)
2006(32)
2005(32)
作者
(140)
(125)
(118)
(93)
(75)
(58)
(54)
(47)
(41)
(40)
(40)
(39)
(36)
(34)
(33)
(33)
(32)
(32)
(32)
(32)
(31)
(31)
(30)
(28)
(28)
(26)
(26)
(26)
(26)
(25)
学科
(349)
(317)
企业(317)
(278)
经济(275)
管理(246)
(159)
方法(118)
土地(110)
(109)
(104)
业经(100)
(100)
数学(97)
数学方法(97)
(94)
财务(94)
财务管理(94)
企业财务(88)
农业(86)
体制(84)
技术(67)
问题(64)
公司(63)
农村(56)
(56)
技术管理(49)
(49)
(49)
经营(42)
机构
学院(887)
大学(789)
管理(392)
(372)
经济(365)
理学(345)
理学院(344)
管理学(343)
管理学院(342)
研究(212)
(195)
中国(170)
财经(161)
(156)
(137)
业大(134)
(131)
农业(129)
(127)
财经大学(122)
科学(111)
商学(108)
商学院(108)
经济管理(108)
经济学(104)
(97)
(96)
中心(92)
经济学院(88)
农业大学(87)
基金
项目(585)
研究(484)
科学(475)
基金(424)
(350)
国家(346)
社会(324)
社会科(306)
社会科学(306)
科学基金(306)
基金项目(244)
(236)
编号(219)
(211)
教育(200)
自然(179)
自然科(175)
自然科学(175)
成果(173)
自然科学基金(171)
资助(170)
(163)
(158)
(155)
(153)
社科(149)
人文(148)
教育部(143)
(138)
国家社会(133)
期刊
(521)
经济(521)
(238)
研究(212)
(186)
业经(140)
农业(137)
管理(136)
中国(132)
学报(103)
科学(99)
财经(93)
农村(89)
(89)
大学(87)
学学(86)
农村经济(83)
农业经济(75)
(73)
技术(69)
经济研究(69)
问题(61)
改革(60)
(60)
财会(56)
商业(53)
经济问题(51)
(50)
世界(49)
(45)
共检索到1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月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怡  肖洪安  高岚  
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核心问题。能否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本文通过对当前四川水果产业化经营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实证考察,探讨阻碍公司与农户稳定合作的因素,并提出通过股份合作,建立“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新模式,实现产权联结,创新利益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龙昌  范永忠  
文章指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往往造成农户利益的损失。为了保障农户利益,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合同农业的相关制度,推动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才能使农户的利益得以保障。文章试图分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行为,指出了交易过程中农户利益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相关合同、加强信用建设、发展农业期货期权业务、增加农业专项投资,建立风险基金和发挥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保障农户利益的相应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问题之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合同保护型、合同服务型和合同返还型三种形式。其利益分配机制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产生了合同违约现象。根据博弈理论 ,其违约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机制不完善 ,而利用期权思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具有现实可行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娥英  孟宏斌  
在政府主导型新农保试点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养老机构供给保障不足、经办服务机构能力低下等因素,导致出现农民参保需求强烈与被动参保并存的困境,主体间的利益失衡进而影响到新农保的持续运行发展。在新农保制度由试点普及向规范持续运行转轨的关键时期,按照"增加投资、全面覆盖、巩固提高"的新思路,构建经办服务、给付补偿、管理监督纵向一体化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联动改革机制,确保新农保制度的持续运行与规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力  刘静静  席酉民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强调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责任,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实力,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实用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因素,设计了一套包括整体平衡、各类间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利益要求平衡机制,以二滩公司为例,说明平衡机制的实用性,并给出了利益满足平衡的具体实施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涪林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模式重点放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拉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并不一定能使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农业效益回归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各种经营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和流通等领域的农业效益;二是通过农业支持等国家干预的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农业效益。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把国家的财政支持作为平衡农业收益的主要手段,把契约关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力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丁力一、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的意义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更影响我们发展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凌啸   刘余   华中昱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主产区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可以概括为三类,粮食产业发展支持、产粮大县补贴支持和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从补偿情况看,主产区享受的支持资金总规模更大,但单位粮食产量或单位耕地面积享受的支持强度普遍低于非主产区;同时,两类地区在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但在粮食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则不断扩大。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下,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都实现了提升,粮食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大于非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快于非主产区,但绝对差距仍呈扩大之势。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资金规模有限、激励效果不佳、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一是进一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二是补齐非粮食主产区责任分担机制,三是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主产区的粮食产业,四是整合面向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家园  林乃宏  梁鹂  罗成章  曾奇  朱熙华  蔡博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构建以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资金共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赢格局,破解了在农业现代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惠  冉淑青  颜鹏  
随着我国城市扩张和工业化的持续加速,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也在进一步扩大,"失地"带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身份融入、包括返贫致贫等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不仅要强调"小康",更要强调"全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因此,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建立失地农民利益长效保障机制十分必要,确保不让失地农民因为失地而"致贫"或"返贫",不让一人游离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朝晖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必须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连接机制。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多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连接机制 ,本文将对这些利益机制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