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6)
- 2023(9537)
- 2022(8207)
- 2021(7617)
- 2020(6711)
- 2019(15442)
- 2018(15153)
- 2017(29271)
- 2016(16292)
- 2015(18654)
- 2014(19019)
- 2013(19027)
- 2012(17670)
- 2011(15793)
- 2010(16080)
- 2009(15322)
- 2008(15733)
- 2007(14276)
- 2006(12248)
- 2005(11158)
- 学科
- 济(64579)
- 经济(64465)
- 管理(55227)
- 业(49736)
- 企(41721)
- 企业(41721)
- 财(32520)
- 方法(30577)
- 数学(27034)
- 数学方法(26779)
- 制(19393)
- 农(18314)
- 中国(18151)
- 务(16888)
- 财务(16857)
- 财务管理(16801)
- 企业财务(15949)
- 财政(14018)
- 业经(13706)
- 学(13124)
- 地方(12814)
- 体(12748)
- 银(11898)
- 银行(11871)
- 贸(11777)
- 贸易(11775)
- 易(11451)
- 政(11342)
- 行(11146)
- 农业(11101)
- 机构
- 大学(236925)
- 学院(235265)
- 济(98453)
- 经济(96342)
- 管理(89404)
- 研究(78225)
- 理学(76444)
- 理学院(75597)
- 管理学(74399)
- 管理学院(73941)
- 中国(60839)
- 财(57175)
- 京(49198)
- 科学(46798)
- 财经(40968)
- 所(40458)
- 农(39572)
- 江(37326)
- 经(36858)
- 中心(36356)
- 研究所(35935)
- 业大(34089)
- 经济学(31134)
- 农业(31073)
- 北京(30958)
- 财经大学(29989)
- 范(28656)
- 州(28427)
- 师范(28364)
- 经济学院(28220)
- 基金
- 项目(150693)
- 科学(117748)
- 研究(110456)
- 基金(109332)
- 家(94462)
- 国家(93660)
- 科学基金(79863)
- 社会(70452)
- 社会科(66634)
- 社会科学(66613)
- 省(58875)
- 基金项目(58086)
- 教育(51279)
- 自然(50609)
- 自然科(49396)
- 自然科学(49379)
- 划(49175)
- 自然科学基金(48517)
- 编号(45025)
- 资助(44807)
- 成果(38049)
- 部(34463)
- 重点(34168)
- 制(32319)
- 发(31450)
- 课题(31139)
- 创(31074)
- 教育部(29671)
- 科研(29406)
- 性(29329)
- 期刊
- 济(110965)
- 经济(110965)
- 研究(72363)
- 财(51367)
- 中国(49941)
- 学报(36892)
- 农(35578)
- 科学(32662)
- 管理(31690)
- 大学(28078)
- 学学(26587)
- 农业(23000)
- 融(22711)
- 金融(22711)
- 教育(21922)
- 财经(21418)
- 技术(19502)
- 经(18230)
- 经济研究(17890)
- 业经(16720)
- 问题(14871)
- 财会(13305)
- 会计(12852)
- 版(12208)
- 业(12182)
- 贸(12029)
- 技术经济(11745)
- 理论(11630)
- 统计(10946)
- 实践(10373)
共检索到360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凤珍
目前养老金的双轨制使得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制度层面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不仅破坏社会的和谐,而且给财政带来了越积越重的负担。将养老制度并轨是必然的趋势,按照平滑过渡的原则设计待遇给付结构,同时测算转轨给财政造成的压力,根据2009年数据测算表明养老转轨的财政压力不算大,而且并轨将有利于增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制度改革。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养老 双轨制 财政压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曹园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影响养老金的财政支出。本文通过对新政的政策分析,建立精算模型,测算改革前后养老金财政支出缩减额及缩减比例。研究发现,养老金支出缩减额随着职工逐年退休而增大,且当"新人"及"新中人"全部退休时缩减额达到最大;缩减比例逐年小幅降低,相对稳定。可见,改革可减少养老金财政支出,实现养老金待遇的平稳过渡,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新政 财政支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伟 郑伟
"养老金双轨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从国际经验来看,公职人员的职业年金呈现出以基本养老保险的融合为基础、从待遇确定型向混合型转变、坚持"增量改革、平稳过渡"的发展思路等特点。从技术基础、试点经验和心理预期等方面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职业年金 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尤文君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于企业,已经成为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整合的"瓶颈"。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等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元化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目前国家机关公务员(包括群团组织工作人员)、财政全部供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由国家包揽,个人不缴费。机关中合同制工人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养老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艳 胡宏伟
从"双轨制"走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文章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认为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问题流是养老金双轨制引发的社会不公,包括二者是否实行统一养老金制度和待遇差距两个层面。政策流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加职业年金方案、"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实施策略,政治流是权威决策者形成的"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央政府换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之窗打开,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出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褚福灵
高等学校养老金制度逐步改革为风险共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思路是"老人老办法,中人实行过渡,新人建立新制度"。实践表明,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改革,统筹推进。高校要在改革中和谐发展,需要切实解决好教师退休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当前,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正在由单位保障的退休制度,逐步改革为风险共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对于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昌平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延续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受制于历史与现实的局限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存在问题与不足,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一)没有明确"老人"养老金和"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经会 赵子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黎明
伴随着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过去城镇内部养老保险“二元化”特征导致现阶段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和改革存在诸多的分歧,试图在过去改革试点和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以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力图最小化转制成本,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和框架问题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人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鼎 敖小波
基于一般精算准则,在养老金精算公平框架下采用加入年龄成本法构建精算模型,根据制度运行实际情况测算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精算应计负债,并与未来法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解释了结果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实现制度自身精算平衡的指示费率,全面评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未来的偿付能力。研究表明:坚持养老金精算公平原则能够大幅降低制度精算应计负债和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现行统筹账户缴费率才能实现制度长期的精算平衡。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长寿风险的双重冲击,政府应该基于精算公平框架改革完善现行的制度设计,从而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关键词:
精算公平 加入年龄成本法 精算应计负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飚 李航 乔丹
2015年初,在我国实行20余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被正式废除。通过构建"并轨"后新入职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职业年金替代率和总养老金替代率,以此探究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但由于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与缴费年限相关,而且受到缴费基数、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以及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更加具有激励性。据此,提出要统一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采取"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等建议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养老待遇,并促进养老体制公平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翠琴 王雅 薛惠元
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模拟测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财政和单位支出的影响发现:改革大幅降低了财政负担,财政支出缩减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2015~2033年上升幅度较大,2034~2050年间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改革未增加财政全额供款单位的负担,但增加了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的缴费负担;受人口老龄化和工资上涨因素的影响,改革后财政支出和单位支出在2015~2050年间均不断增加,且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单位支出;改革后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养老保险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在2015~2050年间逐年上升;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财政负担非全额供款单位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与改革后财政支出、总支出的缩减比例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尽快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未雨绸缪,化解基金缺口;提高非财政全额供款单位的创收和筹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飞 臧旭恒 姚健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度并轨改革通过改变家庭养老金收入预期和提高家庭未来养老风险,显著提升了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家庭的储蓄率,降低了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但改革的储蓄与消费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在消费类型方面,改革主要减少了参保家庭的食品及在外就餐、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异质性分析方面,此改革对低财富、女性户主、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户主年龄为40岁~50岁和西部省份等家庭的影响更大。替换改革年份、替换实验组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安慰剂检验,以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上述结论。鉴于此,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使实施的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做好改革的事前预测及事后评估。同时,在深化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弱化个人账户作用,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丽萍
一、尽快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明确分类的标准和界线。应在原有文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分类标准,在全面掌握事业单位业务范畴下,将属于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业务尽可能详细地列出,标准可通过市场经营收入占比及编外聘用人员的数量做区分。经营类收入达到单位全部收入一定比例的,可划为企业;编外人员已占1/3或1/2以上,承担一部分基础公共服务的,可划分为二类公益事业;从事基础公共服务,却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绪全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中央和自治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5]53号),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改革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此,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的统一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