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7)
- 2023(5498)
- 2022(4419)
- 2021(4140)
- 2020(3515)
- 2019(7856)
- 2018(7422)
- 2017(15178)
- 2016(7743)
- 2015(8568)
- 2014(8202)
- 2013(8187)
- 2012(7451)
- 2011(6400)
- 2010(6827)
- 2009(6964)
- 2008(6231)
- 2007(5661)
- 2006(4988)
- 2005(4658)
- 学科
- 济(30718)
- 经济(30688)
- 业(29172)
- 企(26450)
- 企业(26450)
- 管理(26034)
- 融(25396)
- 金融(25396)
- 银(22180)
- 银行(22180)
- 行(21561)
- 中国(15567)
- 财(14819)
- 方法(14778)
- 数学(13599)
- 数学方法(13521)
- 务(12308)
- 财务(12290)
- 财务管理(12277)
- 贸(11896)
- 贸易(11887)
- 易(11803)
- 企业财务(11521)
- 制(11467)
- 中国金融(10955)
- 出(8042)
- 体(7429)
- 农(7372)
- 口(7354)
- 出口(7347)
- 机构
- 学院(105546)
- 大学(104917)
- 济(50321)
- 经济(49398)
- 管理(41991)
- 理学(35859)
- 理学院(35612)
- 管理学(35199)
- 管理学院(35011)
- 中国(33085)
- 研究(31126)
- 财(27275)
- 财经(21782)
- 京(20149)
- 经(19838)
- 融(18732)
- 金融(18395)
- 中心(17365)
- 银(17332)
- 经济学(17216)
- 银行(16720)
- 财经大学(16646)
- 经济学院(15745)
- 行(15728)
- 江(15145)
- 所(14327)
- 人民(14168)
- 科学(14130)
- 商学(13456)
- 商学院(13334)
- 基金
- 项目(65635)
- 科学(52847)
- 基金(50217)
- 研究(49756)
- 家(41864)
- 国家(41498)
- 科学基金(37212)
- 社会(34070)
- 社会科(32749)
- 社会科学(32742)
- 基金项目(25830)
- 省(24540)
- 自然(22755)
- 教育(22527)
- 自然科(22314)
- 自然科学(22312)
- 自然科学基金(21972)
- 资助(21750)
- 划(20028)
- 编号(19723)
- 成果(16319)
- 部(15609)
- 国家社会(14666)
- 重点(14407)
- 教育部(14343)
- 创(14342)
- 人文(14258)
- 性(14138)
- 制(14022)
- 发(13595)
共检索到166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束景虹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比较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仅仅存在于股票市场高估的时期。本文从市场非理性的角度构建了基于"机会窗口"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模型,并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在于股票价格的高估,逆向选择成本不能阻止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机会窗口"再融资的公司无论是公司质量还是融资后的表现都明显低于其它时期再融资的公司,这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证券监管部门在股权融资上的择时行为是导致股权融资偏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股票市场繁荣的时候有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而从长远看,增加股票市场的有效供给和建设有竞争性的发行市场是解决股权融资偏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机会窗口 逆向选择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钟卫东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崇明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本文从定性与定量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指出了过度股权融资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 偏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叶康涛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对此 ,理论界一般将其直接动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然而 ,本文分析表明 ,融资成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为此 ,我们进一步采用Logit模型 ,从融资成本、破产风险、负债能力约束、代理成本和控制权等因素多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企业资本规模和自由现金流越低 ,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则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但本文研究未发现企业破产风险和成长性指标对企业融资决策有影响。同时 ,本文研究还发现 ,股权融资成本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概率正相关。本文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世辉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既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也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外公司以债务融资为主的情况,而是以股权融资为主。单从融资成本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能因增发新股和配股从流通股股东攫取特殊利益,公司经理因股权融资所面临的筹资风险小、可支配现金多、职位消费有保障,而因债务融资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和职业风险,从而使经理人偏好股权融资而不偏好于负债融资。经理人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内部人控制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因素,信息失灵、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更加剧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
关键词: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股权结构 内部人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关键词:
股权融资 治理结构 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资金成本 债券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关键词:
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资本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增发股票 Logit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喜平
从融资结构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看,融资顺序理论得到遵循,股权融资方式受到冷落,而我国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成本背离风险收益对等原则、股权结构不合理、证券市场功能不完善、国家融资体制存在缺陷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治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完善法规制度,确保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高效运转。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啄食顺序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