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
- 2023(1522)
- 2022(1260)
- 2021(1268)
- 2020(1036)
- 2019(2605)
- 2018(2376)
- 2017(4859)
- 2016(2422)
- 2015(2708)
- 2014(2859)
- 2013(2860)
- 2012(2688)
- 2011(2392)
- 2010(2275)
- 2009(2310)
- 2008(2597)
- 2007(2453)
- 2006(2265)
- 2005(2179)
- 学科
- 银(13978)
- 银行(13833)
- 行(12643)
- 制(10191)
- 业务(8725)
- 度(7840)
- 制度(7838)
- 银行制(7586)
- 济(6478)
- 经济(6469)
- 融(6299)
- 金融(6297)
- 业(5536)
- 管理(5235)
- 企(4362)
- 企业(4362)
- 方法(3749)
- 数学(3365)
- 数学方法(3329)
- 中国(2635)
- 体(2483)
- 财(2375)
- 体制(2372)
- 务(1772)
- 财务(1762)
- 农(1758)
- 财务管理(1756)
- 企业财务(1694)
- 农业(1479)
- 组织(1473)
- 机构
- 大学(31969)
- 学院(30642)
- 中国(16654)
- 银(16192)
- 银行(15542)
- 行(14397)
- 济(13152)
- 经济(12783)
- 管理(11634)
- 研究(10172)
- 财(9050)
- 理学(8979)
- 理学院(8891)
- 管理学(8761)
- 管理学院(8701)
- 融(7733)
- 金融(7644)
- 京(6995)
- 财经(6734)
- 农(6459)
- 中心(6359)
- 经(6135)
- 人民(6073)
- 江(5836)
- 国人(5408)
- 中国人(5396)
- 分行(5354)
- 中国人民(5333)
- 财经大学(5280)
- 农业(5170)
共检索到62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如果经济不能延续过去几十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如果利率完全市场化,我国的银行业会面临什么样的经营环境?类似的问题已经被反复提出和讨论。这已不单单是理论问题,而是渐行渐近的现实问题。对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来说,现在到了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的时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现在开始,所有银行就应准备模拟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形和挑战,未雨绸缪,加快改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严继昌
21世纪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定是:非学历的教育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主旋律,网络教育将是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继续教育将会更突出服务意识,内涵式发展将是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国宇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答案是:赌徒。道理很简单,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赌徒最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所以,他们最适合创业。科学研究发现,赌徒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普通人,而创业正是一项最需要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活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詹向阳
中国银行业应当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入世"的实际准备。第一,正视金融业分业经营问题。分开考虑金融当局分业监管与银行综合经营的问题,即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应坚持金融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同时允许金融业适度混业经营。第二,尽快提升国内银行的创新能力,放松对银行业务创新的管制:同时要实现管理创新,将银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柜面交易处理层次提高到经营决策管理层次。第三,重视并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打破按行政级别定位的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实行按专业技术等级定位的等级行员制与等级行员工资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轶强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对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均值和波动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未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支付系统发展和超额准备金率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胜勇
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使银行从追求存贷款规模转变为对利润甚至对经济增加值的(EVA)的追求,但是在无法确保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足额计提的前提下,这样的利润导向将很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并会导致银行盲目扩大存贷款规模,出现利润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统一和规范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和各银行间政策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减值 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钧
本文通过采用古典最优化和线性规划方法,为银行准备金要求的确定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求出了准备金要求的调整路径。
关键词:
银行准备金 古典最优化 线性规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霞 王庆东
随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在贷款减值准备方面矛盾突出,不同外资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拨备覆盖率计算及资本充足率计算上差异较大。本文对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部分外资银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监管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贷款减值准备 一般准备 “两者孰高”原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姗姗 戴德明 张东旭
笔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重述数据,检验了商业银行通过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其未来信贷行为的影响。以2005—2014年13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453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由于会计差错而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重述的商业银行未来一期的过度放贷倾向显著高于未发生重述的银行,而在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重述的银行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只有重述调增银行具有高于未重述银行的过度放贷倾向,而重述调减银行与未重述银行的贷款增幅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重述调增银行的过度贷款增量形成了更高的贷款集中率和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出于向上盈余管理动机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放贷从而信贷业绩下降的重要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
人民银行自2003年9月起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决定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7个月的时间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三次调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调整幅度高达25%-33%,这主要是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投资需求膨胀等问题,对于金融结构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效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主要是分析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商业银行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信贷 货币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若 高洁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本充足率管制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西方相关实证文献,银行管理当局主要基于信号传递、盈余平滑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目的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予以操控。由于三种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关文献对这三个动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学术界应该注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和经济后果等研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从2020年4月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我国央行12年来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于超额准备金利率一直是我国实际意义的"零利率",它的调低,表明我国央行确定的利率下限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