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9)
2023(4625)
2022(3832)
2021(3550)
2020(3004)
2019(6560)
2018(6799)
2017(11736)
2016(7214)
2015(8184)
2014(8382)
2013(7873)
2012(7640)
2011(6927)
2010(7117)
2009(6531)
2008(6495)
2007(6013)
2006(5349)
2005(4726)
作者
(24661)
(20766)
(20613)
(19457)
(13092)
(9799)
(9338)
(8055)
(7901)
(7551)
(7196)
(6976)
(6935)
(6891)
(6671)
(6354)
(6298)
(6196)
(6106)
(5904)
(5522)
(5286)
(5092)
(4878)
(4752)
(4568)
(4562)
(4459)
(4441)
(4377)
学科
(21306)
经济(21262)
管理(16631)
(13449)
(10613)
企业(10613)
(10141)
方法(7317)
(7302)
中国(7013)
(6702)
(6076)
(6032)
理论(5780)
数学(5629)
数学方法(5471)
地方(5092)
(4985)
银行(4930)
(4929)
金融(4921)
业经(4879)
(4750)
教育(4612)
农业(4582)
(4071)
环境(3876)
体制(3523)
(3312)
(3284)
机构
大学(104161)
学院(103283)
研究(42928)
(31963)
科学(31576)
管理(31113)
经济(31032)
中国(30457)
(28594)
理学(26140)
理学院(25659)
管理学(24717)
(24643)
管理学院(24553)
(24359)
农业(22982)
研究所(22893)
业大(21630)
中心(18529)
(18033)
(16775)
(15801)
(15729)
(15538)
师范(15489)
(15106)
北京(15082)
技术(15027)
农业大学(14810)
(13705)
基金
项目(71568)
科学(54058)
基金(49742)
研究(47245)
(47050)
国家(46672)
科学基金(37018)
(29396)
自然(26379)
社会(26271)
基金项目(25936)
(25723)
自然科(25705)
自然科学(25691)
自然科学基金(25211)
社会科(24589)
社会科学(24580)
教育(22273)
资助(20148)
编号(18817)
重点(17356)
成果(17088)
计划(16304)
(15473)
科技(15317)
课题(15032)
(14530)
(14403)
科研(14261)
创新(13614)
期刊
(39022)
经济(39022)
研究(28725)
学报(28399)
(26930)
中国(25449)
科学(22483)
大学(19806)
学学(18887)
农业(17904)
教育(15410)
(13461)
管理(11411)
(9292)
业大(8957)
(8708)
金融(8708)
(8055)
技术(8049)
农业大学(7258)
林业(6780)
业经(6365)
财经(6215)
科技(5833)
经济研究(5820)
图书(5685)
(5325)
中国农业(5088)
问题(5048)
自然(4800)
共检索到16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茂  李恒  梁金辉  何林  
【目的】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长期化学防治导致其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因此明确该螨对化学药剂的解毒代谢机制对开展有效的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节肢动物主要的解毒代谢酶之一,笔者前期研究中筛选出了朱砂叶螨体内高表达的一条GST基因TcGSTM7,该基因的表达在药剂处理下具有明显的可诱导性。因此,本研究以TcGSTM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利用异源表达技术分析TcGSTM7重组蛋白和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的互作效应,以及利用RN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雌成螨表皮肤纹突起,在第I对背中毛之间为三角状,密度为8.6个/10μm;第Ⅱ、Ⅲ对背中毛之间的为串珠状.密度为3.35个/10μm;第Ⅲ、Ⅳ对背毛之间的也是串珠状,密度为7.66个/10μm;第Ⅳ对背毛之间区域为三角状,密度为7.9个/10μm.腹部和足上无任何效突.生殖区肤绽放射状,上部区域有粒点,无纹突.眼背侧区域肤纹纵向,纹突三角状,密度为8.1个/10μm.腹部区域肤纹斜向,无纹突.雄成螨末端尖,体背有3~4条深凹陷,体背腹表皮均无肤纹突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晗  贾俊龙  王维  朱玉博  许诺  白文林  罗光彬  
为筛选出最佳的慢病毒转染处理时间,研究三质粒对慢病毒包装的最佳浓度配比,以及对293T细胞的细胞转染率和滴度,通过脂质体与Fugw质粒混合后转染293T细胞,观察293T细胞的形态和荧光表达量。结果表明:转染6h组的细胞形态略好于8h;转染8h组和6h组的转染率均极显著高于10h组(p0.05);质粒配比为4:3:2时,慢病毒滴度最高,达3.795×107Tu·m L-1,经离心后滴度与离心之前相比能提高100倍。不同浓度的质粒配比对293T细胞转染率和滴度方面,B组(4∶3∶2)的转染率最高、C组(3∶2∶1)最低、A组(5∶4∶3)介于二者之间,3组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诺  贾俊龙  王维  朱玉博  王雪晗  白文林  罗光彬  
为探讨3种感染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中EGFP基因表达影响,利用透明带下注射法、胞质内注射法及透明带切口与慢病毒共培养法感染1-细胞期小鼠胚胎,分别提取以上3种方法感染慢病毒的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EGPF基因,并以其为模板,扩增出630bP的EGPF基因片段。结果表明:慢病毒转染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中,均扩增出EGFP目的片段(630bP)。当透明带下注射病毒时,90P L注射组(C组)和60P L注射组(b组)的EGFP基因阳性率显著优于30P L注射组(A组)(P<0.05)。当胞质注射病毒时,C组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透明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的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皮细胞层组成,上表皮由里向外可分为电子致密层、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厚度为0.053μm;原表皮分为外表皮和内表皮两层,外表皮厚0.145μm,内表皮厚0.684μm;外表皮向外延伸形成脊和叶,脊高0.815μm,宽0.105μm,脊距1.105μm;皮细胞层平均厚度为0.793μm。蜕皮时,首先上表皮物质沉积,形成片层结构;然后皮细胞分化,脊状突起渐出现;之后,皮细胞物质积累,脊状突起显著;最后,内表皮渐渐蜕去,被溶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蓓  李桂欢  王培  汤菊芬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为研究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溶血素(Hemolysin,Hly)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已获得的无乳链球菌ZQ0910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ly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 ET-28a-hly,经IPTG诱导表达后,制成亚单位疫苗免疫吉富罗非鱼,并分析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hly基因产物大小1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经测序与Gen Bank报道的链球菌属Hly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达99%。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一条51.7 k D的特异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说明表达的Hly蛋白能与His-T...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燕  王贻莲  魏艳丽  张广志  李纪顺  杨合同  
以BtR05为原始菌株,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对朱砂叶螨成螨有较高毒力的突变株63号.63号菌株的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LB摇瓶培养48 h后显微计数为4.88×109cfu.mL-1.63号发酵液的杀螨活性是原始菌株的1.33倍.通过斜面传代培养,该菌株能稳定遗传10代.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燕  李纪顺  周红姿  张新建  王贻莲  魏艳丽  杨合同  
对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R05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将其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属.通过与已知的苏云金芽孢杆菌29个亚种间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比较,鉴定BtR05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达姆斯特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darmstadiensis).同时,在室内测定了BtR05发酵液对朱砂叶螨幼螨、若螨和成螨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其对朱砂叶螨幼螨的毒杀效果最好.在施用BtR05发酵液后72 h,朱砂叶螨幼螨的校正死亡率为73.3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娟  陈恩祥  刘红玲  彭芷昕  杨从文  沈关望  张海燕  邢润苗  林英  夏庆友  
【目的】克隆家蚕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R),分析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特征,了解正常VgR和突变VgR的表达模式,为阐明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家蚕VgR的基因编码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连接到载体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il BL21(DE3)表达菌株,IPTG诱导获得目的蛋白;用镍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诱导表达的家蚕VgR肽蛋白;将纯化后的肽蛋白制备BmVgR的兔源多克隆抗体;PCR扩增获得大造和突变型白妙卵(scanty vitellin,vit)的LBD1+EGF1结构域(C11D和C11V)片段,连接到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丹丹  王有年  成军  招嘉宁  师光禄  
植食性害螨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生物类群,我国每年用于主要作物的杀螨剂费用约90多亿元(师光禄等,1994)。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种类,可危害粮、棉、油、林木、果树等43科146种植物(李连昌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已倩云  申光茂  王梦瑶  刘家路  潘宇  何林  
【目的】明确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β-COP和Sro两条基因分子生物学信息,并基于优化的RNAi体系评价它们的致死效应,为筛选适用于RNAi防控的靶基因打下基础。【方法】首先克隆目的基因的全长,并通过序列的同源比对、保守区域及蛋白结构预测以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明确其分子生物学信息;其次通过减少ds RNA降解因素、并适时补充ds RNA等方法改进朱砂叶螨的RNAi体系,从而延长干扰时间。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特定时间点的沉默效率,评价优化RNAi体系后的沉默效果;最后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建军  师光禄  谷继成  王建文  王有年  
研究经2mg.mL~-1薄荷活性成分处理后朱砂叶螨的症状表现和处理24h后的透射电镜亚细胞结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薄荷活性成分对朱砂叶螨体内的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提取物处理朱砂叶螨后,成螨经历了静止、活跃、痉挛和死亡4个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螨体内MAO活性增强,12h和24h时活性差异显著(P<0.05);GSTS亦被激活,24h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chE活性受抑制,处理后12h时酶活性最低,处理组与对照组酶活性24h内变化趋势相同;蛋白酶活性整体处于被抑制状态。薄荷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毒害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六荣  肖少波  谢京国  潘永飞  姚林  陈焕春  
对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复制子质粒型表达载体pSFV1进行改造,即在SFV非结构蛋白(nSPs) 上游插入依赖于RNA聚合酶Ⅱ的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序列(hCMV IE Pro/Enh),同时在pS- FV1的多克隆位点下游插入SV40 poly(A)终止信号序列,获得可以完全在DNA水平上操作并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表达载体pSFV-DNA。为了进一步探讨改造载体的转染效率、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诱导细胞凋亡等特性, 将报告基因EGFP插入pSFV-DNA中亚基因组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SFV-EGFP转染BHK-21 细胞,转染后12 h即可观察到荧光,但转染效率明显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倪婧  谢道燕  杨振国  柴建萍  江秀均  
【目的】明确天然辣椒碱类物质对敏感朱砂叶螨各发育阶段的杀螨活性、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GSTs)及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处理样品,用酶标仪及荧光定量PCR仪测定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结果】辣椒碱类物质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随药剂浓度升高而增强,杀螨效率从高至低为幼螨>若螨>成螨>卵,故选用低浓度的辣椒碱类物质防控幼、若螨。经过LC_(30)浓度辣椒碱类物质处理,朱砂叶螨体内GSTs活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成螨>若螨>幼螨>卵。在卵期,处理组与对照组GSTs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处理组GSTs活性被显著抑制;幼螨期,处理组与对照组GSTs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8~20 h GSTs比活力高于对照组;若螨期在观测时间段内处理组GSTs比活力未出现明显波动;成螨期药剂胁迫后8 h内,对照组GSTs活性是处理组的4倍以上。雌成螨GSTs中detal3、detal5、detal6、detal8、detal14基因在辣椒碱类物质胁迫后除12 h时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点都被激活而表现为表达量增加。【结论】可推断GSTs在受到辣椒碱类物质胁迫后能发挥一定的解毒作用,而detal3、detal5、detal6、detal8、detal14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机体解毒代谢的抗逆性应激生理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少勃  丁鲜  张峰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建立棉铃虫效应蛋白HARP1体外表达纯化体系,对HARP1蛋白进行体外表达和纯化,为解析HARP1蛋白与植物茉莉酸信号途径中JAZ蛋白的互作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harp1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使用蛋白预测软件预测HARP1中的信号肽和成熟肽。基于以上信息构建目的蛋白的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使用亲和层析、酶切、透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蛋白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通过优化将harp1基因密码子适应度值(CAI)从0.39提升到0.95。蛋白预测软件预测N末端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信号肽与成熟肽切割位点在第21位丙氨酸和第22位亮氨酸之间,成熟肽为第22位亮氨酸至第122位精氨酸。构建表达质粒pETDuet1-His6-MBP-3C-HARP1(22~122),IPTG能够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使用Ni-NTA柱纯化出融合蛋白His6-MBP-3C-HARP1(22~122),3C蛋白酶能够切除His6-MBP标签,使用阴离子交换柱成功分离His6-MBP标签和HARP1(22~122)蛋白,使用Superdex 200 increase Gel Filtration Column进一步纯化获得单体HARP1(22~122)蛋白。[结论]成功建立HARP1蛋白体外表达与纯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